含“臣”的成语大全(78个)

10272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含“臣”的成语大全(78个)

小编为您整理了臣心如水、逆子贰臣、功臣自居等含“臣”的成语78个,其中“臣”开头的2个,“臣”结尾的34个,“臣”在中间的42个,及其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臣”开头的成语

【第1句】:臣心如水[chén xīn rú shuǐ]

【解释】心地洁净如水。比喻为官清廉。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郑崇传》:“上责崇曰:'君门如市人,何以欲禁切主上?’崇对曰:'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愿得考覆。’”

【示例】我神志很清明,却又混沌,一切感想都不起,只停在'臣心如水’的状态之中。 ——冰心《寄小读者》九

【第2句】:臣门如市[chén mén rú shì]

【解释】旧时形容居高位、掌大权的人宾客极多。

【出处】《汉书·郑崇传》:“臣门如市,臣心如水。”

【示例】而且有些人见不到,第二天起早再来的:真正合了古人一句话,叫做“臣门如市”。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

“臣”结尾的成语

【第1句】:逆子贰臣[nì zǐ èr chén]

【解释】贰臣:由旧朝投降后在新朝又担任官职的人。忤逆不孝的儿子,不忠的大臣。

【出处】瞿秋白《鲁迅的精神》:“鲁迅从进化论进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的友人,以至战士。”

【第2句】:逋逃之臣[bū táo zhī chén]

【解释】逃亡的罪臣。

【出处】汉·荀悦《汉纪·成帝纪》:“以单于屈体称臣奉使朝贺,无有二心,而今反受其逋逃之臣,是贪一夫之得,而失一国之心。”

【第3句】:折冲之臣[zhé chōng zhī chén]

【解释】指忠勇之臣。

【出处】《汉书·王尊传》:“刺讥不惮将相,诛恶不避豪强,诛不制之贼,解国家之忧,功著职修,威信不废,诚国家爪牙之吏,折冲之臣。”

【示例】斛律明月,齐朝折冲之臣,无罪被诛,将士解体,周人始有吞齐之志。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

【第4句】:草莽之臣[cǎo mǎng zhī chén]

【解释】草莽:草野,草丛。指草野间未作官的人。

【出处】《左传·昭公元年》:“若野赐之,是委君兄于草莽也。”《孟子·万章下》:“在野曰草莽之臣。”

【第5句】:茵席之臣[yīn xí zhī chén]

【解释】茵席:铺垫的东西,褥垫、草席。指侍奉于皇帝左右的近臣。

【出处】语出《晏子春秋·内篇·杂上》:“公曰:'请进服裘。’对曰:'婴非君茵席之臣也,敢辞。’”

【第6句】:有功之臣[yǒu gōng zhī chén]

【解释】指有功劳的人。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庶百姓知陛下宽仁大度,纳谏容流,而保护有功之臣。是一举两得之意,愿陛下准臣施行。”

【示例】他可是你的有功之臣。

【第7句】:窃簪之臣[qiè zān zhī chén]

【解释】比喻有一小技可解危难者。

【出处】汉·王充《论衡·逢遇》:“亦有以遇者,窃簪之臣,鸡鸣之客是也。”

【第8句】:柱石之臣[zhù shí zhī chén]

【解释】柱石:支梁的柱和承柱的石。旧时指担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出处】《汉书·元后传》:“位历将相,国家柱石臣也。”

【示例】卿等皆国家柱石之臣也,若能同心辅朕之子,朕死亦瞑目矣!(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

【第9句】:贵极人臣[guì jí rén chén]

【解释】君主时代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

【出处】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高阳王寺》:“贵极人臣,富兼山海,居止第宅,匹于帝宫。”

【示例】贵极人臣,独不可见其子为卿监法从乎! ——宋·陈亮《祭王道甫母太宜人文》

【第10句】:孽子孤臣[niè zǐ gū chén]

【解释】被疏远、孤立的臣子与失宠的庶子。

【出处】《孟子·尽心上》:“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示例】但孽子孤臣,义夫节妇,这“不得已”三字也不是一概推委得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

【第11句】:亡国之臣[wáng guó zhī chén]

【解释】使国家灭亡的臣子。现比喻对国家有损害的官员。

【出处】《史记·苏秦列传》:“夫骄君必好利,而亡国之臣必贪于财。”

【示例】照你说来,我吴某只能做亡国之臣? ——姚雪垠《李自成》第五卷第三章

【第12句】:逆子贼臣[nì zǐ zéi chén]

【解释】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出处】《敦煌变文·降魔变文》:“唯有逆臣贼子,欲谋王之国政,怀邪抱佞,不谨风谣。”

【第13句】:位极人臣[wèi jí rén chén]

【解释】君主时代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答李严书》:“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

【示例】虽位极人臣,皆行尸走骨矣。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六十

【第14句】:负险不臣[fù xiǎn bù chén]

【解释】犹言负固不服。

【出处】《明史·林润传》:“龙文卜筑深山,乘轩衣蟒,有负险不臣之心。”

【第15句】:不按君臣[bù àn jūn chén]

【解释】中医处方,以君臣相配为原则。君是主药,臣是辅药。不按君臣,就是违反药理,胡乱用药。引申为使用毒药的隐语。

【出处】《水浒传》第一一一回:“解宝身边取出不按君臣的药头,张人眼慢,放在酒壶里。”

【示例】宋四公怀中取出酸馅,着些个不按君臣作怪的药,入在里面。 ——《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第16句】:北面称臣[běi miàn chēng chén]

【解释】古代君主面南而北,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北,指臣服于人。

【出处】《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君主宜郊迎,北面称臣。”

【示例】追慕南越,婴齐入侍,北面称臣,伏听告策。 ——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

【第17句】:草茅之臣[cǎo máo zhī chén]

【解释】草茅:杂草。比喻在野无权的人。

【出处】《仪礼·士相见礼》:“在野则曰草茅之臣。”

【第18句】:割地称臣[gē dì chēng chén]

【解释】割让土地,臣服于对方。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2卷:“若放我南归,愿为金邦细作。侥幸一朝得志,必当主持和议,使南朝割地称臣。”

【示例】割地称臣的做法是十分不明智的。

【第19句】:骨鲠之臣[gǔ gěng zhī chén]

【解释】骨鲠:比喻刚直。刚正忠直的官员。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

【示例】君虽圣,必赖贤臣以调燮之。近虽有二三骨鲠之臣,位卑禄薄,信任未专。 ——《清史稿·李栖凤传》

【第20句】:钦差大臣[qīn chāi dà chén]

【解释】过去指由皇帝派遣并代表皇帝外出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现在用来讽刺从上级机关派到下面去,不了解情况就指手画脚发号施令的人。

【出处】清·阮葵生《茶余客话·钦差官使》:“三品以上用钦差大臣关防,四品以下用钦差官员关防。”

【示例】雯青因是钦差大臣,上海道特地派了一只官轮来接,走了一夜,次早就抵埠头。 ——清·曾朴《孽海花》第九回

【第21句】:九锡宠臣[jiǔ xī chǒng chén]

【解释】九锡:古代帝王赐给重臣的车马、虎贲等九种器物。形容位高权重,深受皇帝宠信的大臣。

【第22句】:一朝天子一朝臣[yī cháo tiān zǐ yī cháo chén]

【解释】指一个人上台,下面的工作人员就另外换一批。

【出处】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三折:“咱王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示例】万里江山万里尘,一朝天子一朝臣。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五出

【第23句】:纳贡称臣[nà gòng chēng chén]

【解释】缴纳贡品,自称为臣下。后来也用以比喻心悦诚服,甘拜下风。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八回:“陈柳虽然大卖私盐,谁知这久惯盐徒都与这巡盐的民壮结成一伙,四时八节都与那巡役纳贡称臣,所以任凭那盐徒四处横行,壅阻盐法。”

【示例】宜要其纳贡称臣,以黄河为界。 ——柯劭忞《清史稿·太宗本纪》

【第24句】:四近之臣[sì jìn nnnzhī chén]

【解释】四近:四辅,古代天子身边的四个辅臣。旧指辅佐天子的四位大臣。喻指皇帝身边的近臣。

【出处】《孔丛子·论书》:“王者前有疑,后有丞,左有辅,右有弼,谓之四近。言前后左右近臣,当畏敬之,不可以非其人也。”

【第25句】:开国功臣[kāi guó gōng chén]

【解释】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四回:“看那呼延灼一表非俗,正是:开国功臣后裔,先朝良将玄孙。”

【示例】以后元璋作了皇帝,淮西诸将和幕府僚属都成了开国功臣。 ——吴晗《朱元璋传》

【第26句】:遗老孤臣[yí lǎo gū chén]

【解释】指改朝换代后已经失势而仍效忠前朝的老臣。

【出处】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昔者改姓易代,兴亡倏忽,一二遗老孤臣,不忍见宗社之倾,君父之辱,犹或黄冠草履,歌哭空山,乱礁穷岛,相望饮泣。”

【第27句】:羁旅之臣[jī lǚ zhī chén]

【解释】羁旅:寄居在外。指寄居在外的官员。

【出处】《左传·庄公二十二年》:“羁旅之臣,幸若获宥。”《史记·陈杞世家》:“羁旅之臣,幸得免负担。”

【第28句】:垄亩之臣[lǒng mǔ zhī chén]

【解释】垄母:田间。在野的臣民。

【出处】《后汉书·冯衍传》:“疏远垄母之臣,无望高阙之下。”

【第29句】:贼子乱臣[zéi zǐ luàn chén]

【解释】指心怀异志、为奸作恶的人。

【出处】唐·魏徵寿《隋书·许善心传》:“国恶虽讳,君举必书,故贼子乱臣,天下大惧,元龟明镜,昭然可察。”

【示例】忠臣义士,尽陷罗网之中;贼子乱臣,咸置庙廊之上。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三回

【第30句】:社稷之臣[shè jì zhī chén]

【解释】称春秋时附庸于大国的小国。也称身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出处】《论语·季氏》:“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示例】若论此子,乃社稷之臣,栋梁之材。 ——元·李文蔚《蒋神灵仙》第二折

【第31句】:股肱之臣[gǔ gōng zhī chén]

【解释】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指辅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4回:“但叔詹乃吾股肱之臣,岂可去孤左右?”

【第32句】:市井之臣[shì jǐng zhī chén]

【解释】市井:古时称做买卖的地方。旧指城市里的老百姓。

【出处】《管子·小匡》:“处商必就市井。”《孟子·万章下》:“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

【示例】在国曰市井之臣,廛而不征,法而不廛。 ——清·平步清《霞外捃屑》卷四

【第33句】:一代宗臣[yī dài zōng chén]

【解释】一个时代中大家所景仰的大臣。

【出处】《汉书·萧何曹参传赞》:“淮阴黥布等已灭,唯何参擅功名,位冠群臣,声施后世,为一代之宗臣。”

【第34句】:一代鼎臣[yī dài dǐng chén]

【解释】一个时代中大家所景仰的大臣。同“一代宗臣”。

【出处】《南史·丘灵鞠传》:“公为一代鼎臣,不可复为覆餗sù。”

“臣”在中间的成语

【第1句】:功臣自居[gōng chén zì jū]

【解释】功臣:有功的人;居:任,当。做了一定有益的事情,认为自己是功臣而了不起。

【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三章:“这些功臣自居,骄傲自满的将军们都不把焦都督放在眼下。”

【第2句】:谋臣武将[móu chén wǔ jiàng]

【解释】指有计谋的大臣和勇猛的战将。

【出处】汉·张衡《南都赋》:“尔其则有谋臣武将,皆能攫戾执猛,破坚摧刚。”

【示例】今曹操拥兵二十余万,谋臣武将数十员,若得此人扶持社稷,剿除奸党,天下幸甚。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三回

【第3句】:忠臣烈士[zhōng chén liè shì]

【解释】忠义刚烈的臣子。

【出处】《隋书·李文博传》:“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未尝不反复吟玩。”

【示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1回:“今日之下,其所以家喻户晓,知他为忠臣烈士,名垂千古者,皆由无心而传。”

【第4句】:主忧臣辱[zhǔ yōu chén rǔ]

【解释】君主有忧患是作臣子的耻辱。

【出处】宋·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示例】清·侯方域《为司徒公与宁南侯书》:“固以主忧臣辱,金革之义,不敢控辞;亦缘与将军知契素深,相须如左右手,倘得凭先声。”

【第5句】:君圣臣贤[jūn shèng chén xián]

【解释】君主圣明,臣子贤良。形容君臣契合,政治清明。

【出处】《旧唐书·马燧传》:“道无不行,谋无不臧,君圣臣贤,运泰时康。”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十九回:“当今乃尧舜之世,君圣臣贤。”

【示例】君圣臣贤国运昌,不须迁务长生方。 ——好古主人《赵太祖三下南唐》第五十一回

【第6句】:君射臣决[jūn shè chén jué]

【解释】射:射箭;决:射箭用具,即扳指,用以钩弦。君主喜好射箭,臣下自然经常带着射箭用具。比喻上司的爱好,随从者自然极力效法。

【出处】《荀子·君首》:“君射则臣决。楚庄王好细腰,故朝有饿人。”

【第7句】:君唱臣和[jūn chàng chén hè]

【解释】唱:歌唱,吟咏;和:应和。形容臣子紧紧遵循君主的旨意办事。

【出处】《晏子外编》:“君唱臣和,教之隆也。”

【示例】君唱臣和,君先臣随。 ——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

【第8句】:君暗臣蔽[jūn àn chén bì]

【解释】暗:昏庸;蔽:欺瞒。君主昏庸无道,臣子欺瞒蒙骗。

【出处】《清史稿·太守本纪》:“君暗臣蔽,枉杀至此。夫将士被擒乞降,使其可赎,犹当赎之,奈何戮其妻子!”

【示例】究竟原因只在如今君暗臣蔽,所以枉杀多人。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二十九章

【第9句】:主辱臣死[zhǔ rǔ chén sǐ]

【解释】主:君主。君主蒙受耻辱时,作臣子的就应当效忠而死。指以死报效君王。

【出处】《国语·越语下》:“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

【示例】主忧臣辱,主辱臣死,敢怀二心乎?(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四回)

【第10句】:主贤臣良[zhǔ xián chén liáng]

【解释】君主圣明,臣子忠诚。比喻上行下效。

【出处】《汉书·薛广德传》:“臣闻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桥安,圣主不乘危。御史大夫言可听。”

【第11句】:君臣佐使[jūn chén zuǒ shǐ]

【解释】原指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种人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后指中药处方中的各味药的不同作用。

【出处】《神农本草经》:“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下药一百二十种为佐使,主治病;用药须合君臣佐使。”

【示例】开中药处方时,要安排好各味药的君臣佐使关系。

【第12句】:买臣覆水[mǎi chén fù shuǐ]

【解释】覆:泼。比喻事成定局,无法挽回。

【出处】相传汉代朱买臣贫贱时,其妻出走,显达后,其妻又回来,朱买臣泼水于地,令妻收回。

【示例】今日无意忽逢,虽不能有相如解渴之情,却怅然有买臣覆水之悲。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回

【第13句】:主圣臣良[zhǔ shèng chén liáng]

【解释】君主圣明,臣下忠良。比喻上行下效。亦作“主明臣直”、“主圣臣直”、“主贤臣良”。

【出处】《北史·仲方传》:“况主圣臣良,兵强国富,陈既主昏于上,人讟于下,险无百二之固,众非九国之师,独此岛夷,而稽天讨!”

【第14句】:谋臣似雨,猛将如云[móu chén sì yǔ,měng jiàng rú yún]

【解释】形容谋士武将非常多,人才济济。

【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

【示例】然则便因你说的他那猛将如云,谋臣似雨,觉得我动不得他?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

【第15句】:名臣硕老[míng chén shuò lǎo]

【解释】硕:大;老:对古代公卿大夫的尊称。指有名望的大臣。

【出处】明·焦竑《玉堂丛语·序》:“夫国家二百年来,名臣硕老,强半出自玉堂精选。”

【第16句】:君辱臣死[jūn rǔ chén sǐ]

【解释】封建礼教认为,帝王遭受耻辱,臣僚应当死节。

【出处】《国语·越语下》:“臣闻之,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

【示例】“君辱臣死”,吾被李傕所杀,乃分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三回

【第17句】: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

【解释】忠臣绝不辅佐两个朝代的君主;贞烈的妇女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这是封建时代的伦理道德。比喻忠诚坚贞,绝无二心。

【出处】《史记·田单列传》:“忠臣不事二君,忠女不更二夫,齐王不听吾谏,故退而耕于野。”

【示例】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我为隋臣,不能匡救君恶,致被逆贼所弒,不能报仇,而事别主,何面目立于世乎?(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四十九回)

【第18句】:猛将如云,谋臣似雨[měng jiàng rú yún,móu chén sì yǔ]

【解释】形容谋士武将非常多,人才济济。

【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

【示例】然则便因你说的他那猛将如云,谋臣似雨,觉得我动不得他?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

【第19句】: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zhēn nǚ bù gēng èr fū]

【解释】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田单列传》:“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齐王不听吾谏,故退而耕子野。”

【第20句】:主忧臣劳[zhǔ yōu chén láo]

【解释】君主有忧虑,作臣子的要立即效劳。

【出处】《国语·越语下》:“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

【示例】主忧臣劳,孰不祗懔。(晋·潘岳《关中诗十六首》其八)

【第21句】:忠臣良将[zhōng chén liáng jiàng]

【解释】忠实的大臣和优秀的将帅。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6回:“袭人道:'忠臣良将,出于不得已他才死。’”

【第22句】:乱臣贼子[luàn chén zéi zǐ]

【解释】乱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

【出处】《孟子·藤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俱。”

【示例】有贼不讨,则故君不得书葬,新君不得书即位,所以防乱臣贼子,法至严也。 ——清·爱新觉罗·多尔衮《致史可法书》

【第23句】:猛将如云,谋臣如雨[měng jiàng rú yún,móu chén rú yǔ]

【解释】指文臣武将很多,势力强大。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1回:“与其坐承大统,兵精粮足,手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示例】他的手上真是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呵! ——郭沫若《蔡文姬》第二幕

【第24句】:贼臣逆子[zéi chén nì zǐ]

【解释】指心怀异志、为奸作恶的人。同“贼臣乱子”。

【出处】《敦煌变文·降魔变文》:“贼臣逆子设阴谋,虑恐国破人消灭。”

【示例】且闻之,自古代有屯剥,贼臣逆子,无世无之。 ——唐·魏徵寿《隋书·炀三子传》

【第25句】:贼臣乱子[zéi chén luàn zǐ]

【解释】指心怀异志、为奸作恶的人。

【出处】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崔慧景传》:“臣窃惟太祖、高宗之孝子忠臣,而昏主之贼臣乱子者,江夏王与陛下,先臣与镇军是也。”

【第26句】:乱臣逆子[luàn chén nì zǐ]

【解释】乱臣:叛乱之臣;逆子:忤逆之子。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三国志·魏志·武文世王公传》:“近汉氏淮南、阜陵,皆为乱臣逆子,而犹或及身而复国,或至子而锡土。”

【示例】载垣、端华、肃顺等乱臣逆子,伤乎理,违乎易,所拟年号'祺祥’二字,不吉不利,群议之,则废。 ——赵辉《同治皇帝》第五章

【第27句】:谋臣如雨[móu chén rú yǔ]

【解释】形容智谋之士极多。

【出处】西汉·李陵《答苏武书》:“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

【示例】南岳会议是在十一月尾上召开的,我只是在闭幕的一天赶去参加了一次,依然是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场面。 ——郭沫若《洪波曲》第16章

【第28句】:忠臣孝子[zhōng chén xiào zǐ]

【解释】对君主尽忠对父母尽孝的人。

【出处】《荀子·礼论》:“使生死终始若一,一足以为人愿,是先王之道,忠臣孝子之极也。”

【示例】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25回:“大凡忠臣孝子,存心最正,去仙最近。”

【第29句】:君仁臣直[jūn rén chén zhí]

【解释】仁:仁义;直:正直。君主仁爱,臣下才能直言相谏。

【出处】充·刘向《新序·杂事》:“臣闻其君仁者其臣直,向者,翟黄之言直,臣是以知君仁君也。”

【第30句】:孤臣孽子[gū chén niè zǐ]

【解释】孤臣:封建朝廷中孤立无援的远臣;孽子:妾所生的庶子。比喻遭遇艰难困苦的人。

【出处】《孟子·尽心上》:“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示例】我一个人留在苏州,真正成了一个孤臣孽子了。 ——郭沫若《革命春秋·脱离蒋介石以后》

【第31句】:谋臣猛将[móu chén měng jiāng]

【解释】善于谋划的文臣和勇猛善战的将帅。

【出处】汉·张衡《南都赋》:“尔其则有谋臣武将,皆能攫戾执猛,破坚摧刚。”

【示例】方元昊强时,谋臣猛将尽其智力,十年而敢近。 ——宋·苏轼《代滕甫论西夏书》

【第32句】:忠臣义士[zhōng chén yì shì]

【解释】忠诚而有节操的臣民。

【出处】《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每览史籍,观古忠臣义士,出一朝之命,以徇国家之难。”

【示例】清·钱彩《说岳全传》第73回:“忠臣义士,尽陷罗网之中;乱臣贼子,咸置庙廊之上。”

【第33句】:为臣死忠,为子死孝[wé chén sī zhōng,wéi zǐ sǐ xiào]

【解释】为:作为;臣:臣子。封建社会认为当臣子的应当不惜生命忠于帝王,为儿女的应当不惜生命孝敬父母。

【出处】宋·文天祥《沁园春》词:“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

【示例】为臣死忠,为子死孝,刬的说这等言语也。 ——明·无名氏《岳飞精忠》头折

【第34句】:迁臣逐客[qiān chén zhú kè]

【解释】指遭贬官放逐的人。

【出处】宋·张端义《<贵耳集>自序》:“子录非《资治通鉴》,奚益于迁臣逐客?火之久矣。”

【示例】迁臣逐客皆前辈,幕长郎官尽上才。 ——元·范悙《休日出郊》

【第35句】:逆臣贼子[nì chén zéi zǐ]

【解释】逆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

【出处】《孟子·藤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示例】逆臣贼子,何世无之,岂意今者近出臣族!(《晋书·王导传》)

【第36句】:为子死孝,为臣死忠[wéi zǐ sǐ xiào,wé chén sī zhōng]

【解释】为:作为;臣:臣子。封建社会认为做儿女的应当不惜生命孝敬父母,当臣子的应当不惜生命忠于帝王。

【出处】宋·文天祥《沁园春》词:“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

【示例】为子死孝,为臣死忠,分也!忽将从子纠于地下,安能受桎梏之辱?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

【第37句】:主明臣直[zhǔ míng chén zhí]

【解释】君主圣明,臣子忠诚。比喻上行下效。

【出处】《北史·张晏之传》:“天下有道,主明臣直;虽休勿休,永贻世则。”

【示例】妾闻主明臣直,今朝有直臣魏征,就是陛下的圣明呢。(蔡东藩《唐史演义》第十八回)

【第38句】:不臣之心[bù chén zhī xīn]

【解释】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出处】《三国志·魏书·二公孙陶四张传》:“是时术阴有不臣之心,不利国家有长主,外托公义以答拒之。”《晋书·周处传》:“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恆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示例】后又结托朝贵,遂任显官,统西州大军二十万,常有不臣之心。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

【第39句】:主圣臣直[zhǔ shèng chén zhí]

【解释】君主圣明,臣子忠诚。比喻上行下效。

【出处】《汉书·薛广德传》:“臣闻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桥安,圣主不乘危。御史大夫言可听。”

【示例】臣闻主圣臣直。今既遇圣主,辄为直臣,上答殊私,下塞群谤,誓除国蠹,无以家为。(《旧唐书·裴度传》)

【第40句】:上求材,臣残木[shàng qiú cái,chén cán mù]

【解释】指只要上级有所要求,下边的人就竭意奉承。

【出处】《淮南子·说山训》:“上求材臣残木,上求鱼臣干谷,上求楫而下致船。”

【第41句】:称臣纳贡[chēng chén nà gòng]

【解释】旧时指小国向大国臣服而年年进贡。

【出处】旧时指小国向大国臣服而年年进贡。

【示例】我们不能干称臣纳贡的事。

【第42句】:奸臣当道[jiān chén dāng dào]

【解释】奸佞的小人控制朝政。指坏人当权。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15回:“此时因纣王失政,妲己残害生灵,奸臣当道,豺狼满朝,故此天心不顺。”

【示例】奸臣当道,老百姓就没有活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