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之变的时候,夏侯玄为什么没有动静
高平陵之变的时候,夏侯玄为什么没有动静
夏侯玄,身为曹爽的表弟,曹魏大将,经历过司马懿的高平陵之变。这一场政变,司马懿正式夺取了曹魏政权,曹魏已经基本上不再姓曹。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夏侯玄当时明明手握重兵,自然应该捍卫曹家的统治才是,但是为什么在发动政变的时候夏侯玄并没有一点动静,他为什么没有站出来保卫曹魏?夏侯玄当时在做什么?
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在曹魏多位皇帝的重用下,司马懿的权力和地位一步一步的增长。直到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起兵控制京都,并诛杀了曹爽等人。自此曹魏大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件。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兵变的时候,夏侯玄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州、凉州军事。因为承担着防御诸葛亮的重任,夏侯渊当时可谓手握重兵。那么,问题来了,司马懿叛乱曹魏时,夏侯玄手握重兵,却为何等死呢?
1.首先,之所以说“夏侯玄手握重兵,却为何等死”,是因为夏侯玄在司马懿叛乱时束手就擒,甘愿被剥夺兵权,最终被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所杀。
具体来说,夏侯玄(209年-254年),字泰初(《三国志》等作太初)。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众所周知,夏侯氏和曹氏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根据史料记载,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之子、右将军夏侯霸之侄、大将军曹爽表弟。对于夏侯玄来说,父亲夏侯尚是曹操、曹丕时代的重要将领。等到曹芳这位皇帝在位时,夏侯玄因为和曹爽之间的关系密切,夏侯玄升任散骑常侍、中护军。
2.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夏侯玄任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州、凉州军事。
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国的雍州、凉州因为是诸葛亮北伐经常涉及到的地方,所以曹魏在该地区调集了数十万大军。在此基础上,征西大将军夏侯玄,自然是手握重兵,成为曹爽势力中的重要力量。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起兵控制京都,并诛杀了曹爽等人。对于曹爽来说,在司马懿控制都城时,自己手中还有曹芳这个天子,完全可以像曹操当年一样挟天子以令诸侯。
3.但是,缺乏斗争经验的曹爽,或者说是不敢奋力一搏的曹爽,却选择对司马懿束手就擒,以此保全自己的性命。
不过,曹爽的幻想最终落空。不久之后,曹爽遭到了司马懿的诛杀。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因为曹爽的束手就擒,导致夏侯玄等人也没有起兵反抗。类似于一场战争中的统帅率先投降,底下的将领也会不知所措。另一方面,在笔者看来,夏侯玄之所以没有起兵反抗司马懿,很可能是因为司马懿一开始没有立即要杀害他。在掌握曹魏大权后,夏侯玄被剥夺兵权,入朝任大鸿胪,不久改任太常。
4.最后,对于经验老到的司马懿,明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所以没有表面上没有降罪于夏侯玄这位将领,而是让他入朝任大鸿胪,不久改任太常。
在秦汉时期,大鸿胪是三公九卿之一。至少明面上,这是给予夏侯玄一个职位较高的官职,以此放松夏侯玄的警惕。当然,到了京城之后,夏侯玄还是受到了司马氏的严加防范。嘉平六年(254年),在司马懿去世之后,中书令李丰与外戚张缉密谋诛杀大将军司马师,以夏侯玄代替他。但密谋泄露,夏侯玄被司马师杀害,夷灭三族。总的来说,对于夏侯玄来说,交出兵权、甘愿入朝,可谓完全丧失了自己的主动权,即便最后没有谋反,可能也不会被司马师等人相容。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司马懿叛乱是,夏侯玄的叔父夏侯霸则主动投奔蜀汉,没有接受等死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