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争功”故事的渊源与发展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五官争功”故事的渊源与发展

1987年春晚,马季等五名相声演员表演的相声《五官争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声采用拟人化的方式,以主人的一个梦为起因,由四个演员分别代表主人的口、耳、眼、鼻,它们互相争论,都认为主人获得的荣誉是自己的功劳。

这段相声是马季根据传统相声改编的,而传统相声的题材来源是古代民间故事。在王谠《唐语林》卷六《补遗》中有这样一条记载:

顾况从辟,与府公相失,揖出幕。况曰:“某梦口与鼻争高下,口曰:‘我談今古是非,尔何能,居我上?’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察天际,惟我当先。’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我上?’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若无眉,成何面目?’”府公悟其讥,待之如初。

在这条记载中,顾况是借用五官争功这一寓言作巧妙的进谏。由于这一卷是四库馆臣根据《永乐大典》辑录出来的,我们不知道此条在原书中属于哪一门,但根据材料的性质,我想应该是属于“规谏”门的。也就是说,在此书中,它不属于笑话。

到了宋朝,在罗烨编的《醉翁谈录》丁集《嘲戏绮语》中载有“嘲人不识羞”这一段子:

陈大卿云:眉眼口鼻四者,皆有神也。一日,口为鼻曰:“尔有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方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我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曰:“我也不解与诸君相争得,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在那里?”

《醉翁谈录》这本书在国内早已失传,后来在日本发现。1941年在日本影印,称“观澜阁藏孤本宋椠”。但其中有元人作的诗,所以实际上可能是元朝的刻本。这段记载的重点已经演变为用巧妙的方式来嘲笑人“不要脸”。前面鼻与口、鼻与眼的争论属于铺垫,最后一句才是抖出包袱。这种组织包袱的手段就是所谓的“三翻四抖”。这一时期,段子中出现的都还只是眼、鼻、口、眉四官,所以,还称不上是“五官”争功。

到了明朝,在《华筵趣乐谈笑酒令》卷四《讥争坐席》中,眼、鼻、口、眉的争执基本如前,但最后引入耳朵的劝解:“君子无所争”,这是书上的明训。还是俗语说得好:“我每从幼两边分,会合人头寄此身。劝君休争大与小,列位都是面前人。”至此,五官才全出现在段子中。

在明朝人乐天大笑生编的《解愠编》卷八《尚气》、冯梦龙《广笑府·尚气》中均有“眉争高下”这一段子,包括清代游戏主人《笑林广记》卷四《形体部》“争坐”,都只是截取最后的眼眉之争这一最具“笑果”的包袱:

目问眉曰:“我能辨别好歹,认识万象,有大功于人,尔有何能,位居吾上?”眉曰:“我也不与你争高下,必欲我在尔下,好看不好看?”

此一段子至今还在民间流传,如果使用AT分类法的话,其编号是293。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将其命名为“肚子和人体的其他器官争大”,金荣华《民间故事类型索引》、顾希佳《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命名为“人体器官争功劳”,祁连休《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则命名为“四官争大型”故事。

金华荣认为这一类型故事的渊源是伊索寓言的。在罗念生等人译的《伊索寓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中,有一篇题为《胃与脚》:

胃和脚争论谁的力量大。脚说自己强大,能搬动整个肚子,胃回答说:“可是,朋友,假如我不接收食物,你们就什么也搬不动了。”

由此可见,在征战中,如果将领不善于运筹帷幄,士兵人数最多也毫无用处。

我觉得,这个寓言从情节到寓意,与中国的五官争功故事还是有较大的差异,似乎不是这一故事的直接渊源。《经律异相》卷一七引《惟娄王师子乳譬喻经》载有一个故事:

昔有国王,号曰惟娄,身体有疾,迎医往视,合药应用师子乳。王即募,得之者分土封之,并妻以小女。时有贫人启言:“能得。”王即听许。其人巧点,先寻师子所在,乃杀羊,蒲桃酒数斛,往到其山。伺师子出行,便杀羊,并蒲桃酒着其住处。师子见酒肉,即便饮食,大醉而卧。前捉取乳,欢喜而还。未达本国,暮宿聚落,有一罗汉宿。与此人同追师子,经历险道,体极眠卧,都无所知。道人睹其身中六识各自诤功。足神言:“赖因我行,到此得乳。”手神复言:“赖我手捉取。”目神复言:“赖我见之。”耳神复言:“赖我闻王求乳,将尔等来。”舌神即言:“汝等空以竞诤。此功是我有,今杀活在我耳。”此人齎乳诣王所,白言:“今已得师子乳在外。”王言:“是?非?但进之!”王适见乳,舌即言:“此非师子乳,但驴乳耳。”王闻大怒,言:“我使汝取师子乳,乃以驴乳。”即欲杀之。时共宿道人,即以神足到王前报言:“此信是师子乳。我时与是人共宿聚中,见其身中六体共争其功勤,舌言:‘我当反尔等。’今果如此。”

我觉得,这可能是“五官争功”故事的直接来源。在这段材料中,足、手、目、耳、舌等“六体争功”这个情节是发生在道人的一个梦里的,这一点在《唐语林》中顾况的谏言里尚还保留,但在以后的笑话中都删掉了这一入题。一直到了马季,才回复到印度故事的原貌,从梦境入题,让我们听到了一个古老的印度寓言在中国现代艺术中产生的悠远回声。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