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描写移觉的句子集锦五篇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目的】
【第1句】: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比喻和通感的表达效果。
【第2句】: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第3句】: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第4句】: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教学重点】
【第1句】: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第2句】: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第3句】: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教学难点】
【第1句】: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第2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荷塘月色》一文,是一篇写景散文,又是一篇抒情散文。其写景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写荷塘上的月色,写月光下的荷塘,相当成功。作者表现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淡淡的喜悦。低调情绪笼罩着全文,如作者心里不宁静,路是幽僻、幽静的,云、月是淡淡的,树色是阴阴的。蝉声与蛙声虽热闹,但与“我”无缘。不满现实,但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至于喜悦,课文开头忽然想到日日走过的荷塘,“总该有另一番样子吧”,于是欣然前往。通向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的,“今晚却很好”,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了。到了荷塘,心系美景,暂得自由,怡然自得之情顿生。于是,由赏景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淡淡喜悦之情也是笼罩在全文的。我认为,本文的教学,应加强朗读,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韵味,通过反复诵读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第1句】:初步感知课文;【第2句】:品读课文第二部分(集中写“荷塘”写“月色”的【第4句】:【第5句】:6段)
教学过程:
【第1句】: 导入新课
荷花深为中国人所喜爱,无数的`骚人墨客为之陶醉,留下了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可以说,荷花已成为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意蕴可谓深远,其意境可谓独特而优美。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写荷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板书)
【第2句】: 听课文录音,初读感知课文
在过程中要求(板书):
(1)在重要词语(特别是生字新词)下面做上标记(第二课时时检查)。
(2)在作者集中写“荷塘”与“月色”的段落边做上标记。
【第3句】: 品读课文第二部分(【第4句】:【第5句】:6段)
提问:听过录音,请大家说说,文章集中笔力写荷塘月色的是哪几个自然段?
(【第4句】:【第5句】:6自然段(有的学生可能认为是【第4句】:5自然段)
(一)品读第4自然段
【第1句】:请一位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第2句】:让学生为这一段文字取个小标题(学生可能会取“荷塘月色图”、“荷塘图”等等,结合文题归纳出最合适的——月下荷塘图)
【第3句】:师:这段文字描绘了哪些景物?各自有什么特点?
景 特点 修辞 (板书)
荷叶——圆形舒展 ——比喻
荷花——晶莹剔透、忽隐忽现、纤尘不染妍媚多姿 ——比喻、拟人
荷香——若有若无、轻淡飘渺 ——比喻、通感
荷波(荷叶)——凝碧 ——拟人、比喻
流水 脉脉(形容流水无声而似有情意) ——拟人
引导明确:
细致描绘荷塘的容貌,顺序写出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
(重点引导学生明确比喻和拟人的用法)
先找出用了比喻的句子;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例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舒展、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圆形舒展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找出运用拟人的句子;例析:“袅娜”,本指草木细长柔软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羞涩,意思是难为情,态度不自然,是专写人的情态的词。这两个词用来形容荷花妍媚多姿。
引导学生理解,并且完成上面板书。
【第4句】:赏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问: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我们把五官功能相互转换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又称移觉)。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例:你的耳朵在侦察,
你的眼睛在倾听,
你的指挥棒上
跳动着你的神经。(艾青《小泽征尔》)
以耳当目,以目当耳,视觉、听觉互换,正写出指挥家高度专注如痴如醉的神态,强化人的感受,巧妙地传递感情。
小结:细致描绘荷塘的容貌,顺序写出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层次井然,委婉精细,栩栩如生,柔美动人。整段没有谈月,但处处有月。写荷叶、写荷花、写荷香、写荷波,都确然是在月光照耀下的。
(二)品读第5自然段
【第1句】: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
【第2句】:让学生再给这段文字取个小标题 “荷塘月色”
【第3句】:(略)比喻句赏析:
师:在这一小节中作者也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等等。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的”不是比喻句)
【第4句】:(重点)体会句子中词语使用的妙处
这一小节中不仅仅句子用得好,一些字也用得非常巧妙。
①辨析:A、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B、薄薄的青雾浮(升)起在荷塘里。
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明确:A、“泻”表现出月光似流水自上而下的动态 “照”仅写出光线的照射
B、“浮”表现出雾气朦胧,“升”则失去朦胧之态
②析:“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画”,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师:(总结)可见,虽是一字之差,但表达效果却明显不同,意境也相去甚远。我们要以严谨的姿态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汉字,在用字方面要仔细推敲。
【第5句】:析句: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一句转折复句是前几句描写月色的总结。作者又一次运用“通感”或“移觉”的修辞说法,把上文描写的月光、树影揉合在一起,在读者面前,既树立视觉形象又树立听觉形象,给读者以清新雅洁的艺术享受。
小结:第五自然段,着力描写月色,先是正面写,后是反衬。多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工巧熨贴。有光有影,有明有暗,从月光的映照下又进一步写出了荷塘胜景。
(三)品读第6自然段
【第1句】:请全班学生朗读第6自然段
【第2句】: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思考:
有人认为,这一自然段并没有写月光,请说说认为这一段没有写月光的理由;有人认为这一段其实写了月色,请说说认为这一段写了月色的理由。
第一种观点:这一自然段只是写了荷塘四周的景物、杨柳、树色、远山、路灯光以及声音,从文中看不到描写月光的句子。
第二种观点:虽然这一自然段写了许多除月色之外的景物,尤其花了大量笔墨描写树,但如果没有月色的衬托,景色就会截然不同。所有的景物都是在月色笼罩之下的,正是在这样的月色之下,才能有如此独特的感受。例:“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雾;但扬柳的风姿在烟雾里也分辨得出”这一句。设想如果在白天的光线下看这些树,肯定不会有一种朦胧凄迷之感,只有在月色之下才会产生“阴阴的”感觉,才会“像一团雾”。
【第3句】:小结: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所有的景物都是在月色笼罩之下的,似乎无一处写月,其实处处体现了月色。
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板书]:
树:重重、阴阴(沉郁)
远山:隐隐约约
四周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自远而近)蝉鸣、蛙叫
【第4句】:学生比较这三段前后景的不同和情感的不同之处(稍点拨):淡淡的-喜悦-哀愁
结束语:“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蝉蛙如此“热闹”,“我什么也没有”。如此美丽的月色,如此让人陶醉的美景,却也难掩作者心中的哀愁,是什么,让作者的心情如此复杂?我们下节课继续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