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我不是你的陌生人-2294字作文
早上六点,我询问了酒店大堂的应侍生,他简单地介绍后,递给我一份澳门旅游地图,用双手,只是这个细节,只是一双手的姿态,我读到了一种真诚和尊重,我道了谢,携着欢悦心情,出了假日酒店,独自去品读这座城市。
从广州街往西步行,不到五分钟,就是葡金娱乐城,已有着正装的女侍者,点了玫瑰红的唇彩,踩着标准的步伐来上班了,我拍下了这个举世闻名的博弈者的天堂的大门。前往大三巴。
一
殷皇子大马路
这路名弥散着一股贵族气息,从地图看,这里是最繁华的闹市区了,可能因为时间还早,行人和车都不多。澳门的街道是从容的,连红绿灯都很少,路旁的广告牌也少,并且典雅。绝对不象香港或内地的闹市,各式各样的招牌气势汹汹地直逼你的眼。
其中一座淡雅的牌,远远地立在巴士站前,宛如一位深闺出来的妇人,温婉而端庄地静默着,这是咀香园饼家的招牌,上面说“陪伴澳门七十载”——她说的是“陪伴”,我一下子觉得亲近了。咀香园饼家可说是澳门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食品,除杏仁饼,咀香园的老婆饼和老公饼,也让人感到份外亲切,好象温馨的家和那些亲昵的称呼就在眼前了。为表彰咀香园对旅游业发展的贡献,特首何厚铧颁发旅游功绩勋章给咀香园第三代继承人黄若礼。
人行道是白色石镶嵌而成,中间间或拼出一些图案来,乌贼、箭鱼、章鱼,太阳等等,澳门总不忘了它是受惠于大海的岛城。颇有欧洲风格的路灯两侧,高高悬着两挂玲珑的花篮,宛如童话里公主手中的花篮,鲜红的小花从绿丛里探出头来,在风中摇曳生姿,让人生出呵护的爱怜来。小城的美,更多了几分女儿的娇羞。
一个街口,红灯亮了,看看路牌,是南湾大马路,也是一条绚丽无比的街道啊。一棵古树,被截去了两杆主枝,只剩下一枝闪亮着鲜绿的叶,再往东的那花团锦簇的路啊,在霞光中诱惑着我的脚步,可是,面对着两条美丽的路,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说“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吧!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头……”而我,也只能拍下照片,留下这条美丽的路在记忆里。
二
议事亭前地
在旅游图册里,议事亭前地的广场,最吸引人的是那由黑白石铺垫起来的波纹地面,宛如一纹一纹的海浪,似乎涌动着,那么舒缓的起伏,又如舞动的霓裳的丝带,飘起飘落,如梦如幻。此刻走近广场,则更是为它的浪漫气息而叹惋留恋。
广场中央,一座袖珍喷水池,比起内地的任何城市的喷泉,它都可以说是小巧玲珑的,水池中央的青铜雕塑,让我恍然回到紫金山天文台。澳门,在你流落在外的岁月里,也曾有多少过往于此的人,在丝丝缕缕的细节中,感受着你与母亲的血脉相连呵。
广场北面的两座建筑,虽比不上巴黎的风韵和伦敦的成熟端庄,但也有着典型的南欧风格,鹅黄和橘黄的迷人色调,体现着葡萄牙人惟美的风范;走在澳门,那些潜藏着艳丽与颓丧气息的尖顶建筑,隐隐约约透出寞落的神色,总是令人仰瞻低回,比起隔海相望的香港那样摩登的城市来,不知道要雍容多少,温婉多少。而我们中国的传统建筑也是醇厚悠久的,但是它们都是一本正经的,集体体现着一种工工整整的王者之气,或是说那些建筑群总有一个中心,从故宫到西湖的官邸,带着明显的三纲五常的等级。
这里,就如东方的欧洲。清晨的阳光渗透进那一扇扇穹形的窗子里,橘色的房子散发出一种柔和的温情,这也是卸下“成者为王”的傲慢之后依然扼守尊严的一种气度,或者更准确地说,它现在更好表明了它与人平等相待的浅浅微笑,是的,我觉得它是一座浅浅微笑的房子。
我向广场南面木椅上的长者问路,他用带有粤味的国语给我指路,还带了我一程,攀谈中,他说他祖籍中山,在这里镶牙为业。直到三巴街,他才止了步,我向他道了谢,从他沧桑的皱纹与和蔼的笑容里,感受到一种遥远的有些陌生的祖父般的关爱。一个人行走在陌生的城市,总是能遇上熟悉的表情,微笑的表情。
三
慈善堂
从议事亭前地往东不远,有一条叫慈善堂的小巷,我只能说它是一条妙曼的小街,悠闲宁静,别有韵致,就如颓势豪门中的小姐,依然坚持她心中的高贵。小巷中央一串圆形花坛,开着雅致的小花,左边鹅黄的墙壁上伸出一台台小窗,一方洁白的花钵就恰如其分地安下了家,而那些艳丽的花儿呀,兀自美丽着,陶醉着,那么无忧无虑,我不觉羡慕起这些花儿来,还有什么比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让一些美丽的花儿肆意的开放更幸福的呢?
右边灰白的建筑上,泻下一瀑绿色的藤萝来,青碧,幽深而繁茂,面对这些盎然的生命,竟然开始留恋季节,担心秋风拂来时,这些美丽的生命又将怎么样书写凋零啊?
小街的尽头,怀念着这里最早的主人:贾尼劳主教的塑像和墓碑。
在慈善堂旁边有一家成衣店,你若留心一定会喜欢,玻璃门上只有一句话,你就成了这里的朋友了,上面说“这里没有陌生人”,我钦佩店主,他(她)让你觉得被信任,心好象悄悄地被什么碰了一下,一种莫名的隐约的喜悦闪过。在澳门,我总能够时不时被一些陌生的东西温暖一下,很好的感觉,真的很好。
走过澳门,占据我心中最美好地位的,就是这条小街了。它让我感觉,我不是这里的陌生人。
四
大三巴
沿着有些狭窄的三巴街墨色的路往北,两旁的店铺比较冷清,在一个小街口,见到一位卖花老妈妈,她那里有康乃馨,有黄玫瑰,还有荷花——全是饱满的花骨朵。荷花在我的家乡是野生的,自己开了,之后默默谢了,除了文人墨客的精神寄托外,没有这么贵气,当然也不能与玫瑰平分秋色的。我本来没有买的意思,可是我站得久了,而老妈妈的花摊前还没有一位顾客,结果我买两只,买的是荷花。
在大三巴前,竟有一池荷,还有了两朵怒放的荷花,那池里一尊雕塑,是一对爱恋中的男女,彼此赠送荷花,我才明白,原来在这里,清水芙蓉在恋人心中,大概比玫瑰更纯净高洁吧。
终于来到这座牌坊前,这曾是三百年前的一座教堂,它与火有着很深的渊源。先后曾发生过三次火灾,一八三五年的那场大火,终于把这座兼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东方典雅风格的伟大建筑付之一炬,只留下了这座前壁墙。
牌坊上下共五层,顶端十字架下有一只铜鸽,围绕着太阳、月亮及星辰,下面几层是圣母和圣经里圣人的雕像,圣母旁边围绕的牡丹象征中国,而菊花则是纪念建造这座殿堂的日本的能工巧匠。
也许是已经矗立了三百多年的缘故,大三巴牌坊好像一个见惯了大场面的老人,安静地立在一旁,任凭脚下纷争喧嚣随风而逝。
站在大三巴牌坊高高的台阶上,我的心沉静下来了。
我不是你的陌生人,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