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的哨火-972字作文
腊月二十一,我们一家人默默地送走了九十岁的太公。以往的元宵节,我们都会围着太公做元宵。太公的耳朵不好,所以话很少,他只是一直目不转睛地看着我们,咧着只有两颗牙的嘴巴颤巍巍地笑……
今天又是元宵节,不见了太公,多了几许思念。奶奶一边搅拌着米粉,一边往里面加桂花,米粉的香味和着桂花的甜香一下子在屋里蔓开,奶奶的思绪也随着这香气飞回了以往的日子。“我们小时候兄弟姊妹多,家里穷,每到过年的时候太公都‘如临大敌’,根本拿不出钱来购置年货,更别提新衣服啦、压岁钱啦,能吃顿饱饭就很满足了。”奶奶悠悠地道来,米粉不一会儿就在她手上变成了粉团,还冒着热气。奶奶掰下一小块粉团搓成了圆,再用手指边抠边捏边转,就像变魔术一样,一个精致的“小碗”就捏好了。
我贪心地往里面放了一大块豆沙,把“小碗”装得满满的。奶奶用食指和大拇指慢慢地收拢“碗口”,边收边转着说:“那时做元宵哪还像现在这样考究啊,又是桂花又是馅儿的。”奶奶转着转着,“碗口”就变成一个小尖尖,一个扎着冲天辫的“元宵娃娃”就做好了。“吃好了实心圆子,太公就会带着我们兄弟姐妹一大帮子去‘放哨火’。”说到这儿,一丝笑意挂上了奶奶的嘴角。
我实在好奇“哨火”是什么,终于忍不住打断了她,问道:“奶奶,什么叫‘放哨火’?是烟花吗?”被我一问,奶奶笑意更浓了,说:“我们小的时候,到了元宵节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要拿着火把,到田埂上、到旷地里,大声地为新年祈福许愿。据说谁的嗓门最高,过路的神仙菩萨就会听到,保佑他心想事成。”“还有这样的风俗啊!”我惊呼,一直以为我们是个内敛的民族,许愿从来都是默默的,可是刚刚就在奶奶的叙述中,我知道原来中国人也有酣畅淋漓吐露心声的时候!“奶奶,‘放哨火’真酷!”“是啊,那是让我们在穷苦的日子里,对新年燃起希望、鼓起勇气的呐喊,太公每次都恨不得扯破嗓门儿,祈求过上吃穿不愁的好日子。”原来,哨火是太公直面困境、乐观向上的宣言!
是他一肩挑起生活的重担,艰难地把奶奶拉扯大,这才有了今天我们这一大家子!我若有所思地看着伤感的奶奶,灵机一动:“不如今天我们也来放一次哨火吧!”我挥挥手中的礼花棒说:“看,这不是现成的火把吗?”我搀着奶奶,来到楼顶的露台上点燃了礼花棒,耀眼的礼花一飞冲天,照亮了夜空。被这火光鼓舞着,被初春乍寒的清风吹拂着,一股异样的激情在我胸口起伏澎湃,我大声地喊道:“太公,谢谢你!谢谢你,在最艰难的日子里没有放弃!”我的喊声久久在新村的上空回荡,此起彼伏。我突然觉悟,此时的哨火应该是一种传承!是我们接过太公的火把,继续追求美好生活的开始;也是我们接过中华民族的火把,传承上下五千年的深邃与博大,继续开拓未来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