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接受教训”的机会-1464字作文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说的是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渔民们尊为“渔王”。但渔王常常向人们诉说自己的苦恼:“我的捕鱼技术这么好,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
芽从他们懂事起,我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如何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等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一点一滴,凡是我长年辛苦总结出来的经验,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他们的脑子也不笨。可是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他们的捕鱼技术还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选”一位智者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他:“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芽”“是的。”“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芽”“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把他们带在身边,生活上也照顾周到,生怕他们受苦受难。”
于是智者语重心长地说:“问题就出在这里,你只传授给他们技术,却没有传授给他们教训。要知道,对于一个人来说,教训与经验一样重要,缺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现如今许多独生子女的家长缺乏让孩子“接受教训”的意识。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为孩子遮风挡雨,从孩子的衣食住行到求学、就业,各方面都关怀备至,生怕孩子遇到半点麻烦和挫折。
殊不知这样等于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挖掘了一个温柔的陷阱,掉进陷阱里的孩子由于被剥夺了遭遇失败和“接受教训”的机会,没有机会犯错误也不懂得改正错误,自然也得不到经验和教训,因而永远不会长大成人。马克思说得好:“人要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才能学会走路。”如果当一个母亲看到孩子第一次系鞋带时打了个死结,以后便不再给他买带鞋带的鞋子;当孩子第一次洗碗时打碎了碗或弄湿了衣服,以后便不再让他洗碗;当孩子第一次叠被子时花费了一个小时,便嫌他笨手笨脚,以后统统由母亲自己代劳——那孩子能有基本的生活能力吗?芽家长们的这种做法与渔王的教子法,不是一样吗?芽渔王为了让儿子们少走弯路,手把手地教,寸步不离地教,剥夺了儿子们自己经受失败和“接受教训”的机会,不放手让他们单独去与风浪搏斗,他们怎么能掌握高超的捕鱼技术呢?
事实上,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免不了要经受一些挫折和失败。在他们独立解决和处理这些问题和困难的同时,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教训,接受了教训,才能增长智慧、勇气、能力、经验等,才会有生存的本领和自立于社会的能力,才能成大器,干大事,立于不败之地。曾任明朝宰相的张居正,自幼勤奋好学,聪明过人,13岁赴武昌乡试,湖北按察会事陈东看了他的试卷,拍案叫绝。这时,恰好湖广巡抚顾玉麟到武昌巡游,他也认为张居正是个非常难得的人才,但他却说:“最好这次让张居正落第。”理由是,“居正是个将相之才,如过早发达易使他自满,断送了上进心。
让他落第,能够使他看到自己的不足,反而更能促其奋发图强。”在他看来,挫折与教训对一个人的成长很有益处,它可以磨练人的意志、催人奋进、使人清醒,可以使人感悟到平常情况下难以得到的人生真谛。一个具有雄心壮志和远见卓识的人,应该能够接受教训,经受住失败与挫折的考验。张居正后来成为中兴明朝杰出的政治家,这同他少年“落第”、经受挫折和接受教训的磨练不能说没有关系。历史上有许多教子有方的名人都十分重视给孩子创造“接受教训”的机会,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就是其中一位。
平时,他对孩子们的要求很严格,从不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欲望。当孩子蹒跚学步时,他就买一箱皮球给他们玩,孩子摔倒了,他不但不去扶,反而笑着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他还经常带孩子们到野外徒步旅行,遇上狂风暴雨,他就有意和孩子们在一起经受雨淋。有时,他还和孩子一起禁食,让他们学会忍饥挨饿。他要让孩子们学会自制、忍耐,培养孩子坚韧的品质,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有人说:生活中最有用的东西是自己的经验,而经验是从教训和比较中产生的。由此说来,给孩子“接受教训”的机会,就是为孩子开掘幸福生活的源泉。笔者建议诸位家长,在现实生活中,给孩子们创造点“接受教训”的机会,让他们在挫折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