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58天观后感范文(通用5篇)
最后58天观后感范文(通用5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最后58天观后感范文(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后58天观后感1
整部电影看下来,比我想象中好的太多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部主旋律电影,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比起主旋律,更喜欢的是大场面、大制作、对观感具有强刺激的商业电影。但对于主旋律题材的电影,把好政治关,能成功上映才是摆在第一位的事情,所以我在评论这部电影时,并不会以一个商业电影的角度去审视它,而是以这部电影是否认真的给观众讲述了一个故事,观众是否会被这个故事触动,我想这才是对《最后58天》的公正。
故事发生在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彼时的重庆已经在准备迎接解放,而在白公馆、渣滓洞中,还被国民党关押着300多共产党人、进步人士,他们盼望着解放、盼望着与家人团圆,但是希望的尽头,是1949年11月27日前,一场惨绝人寰的屠杀。 首先,从故事来看,这是一个历史事实改编的电影,所以一定要将真实的历史还原。我真的非常喜欢看电影,可是最近几年我能看下去的只剩20年前的老电影,现在的电影不论是讲述2000元在上海租住大平层的都市玄幻剧、装古剧、抗战科幻剧,都离常识太遥远了。而《最后58天》只是告诉了我们,有一群人,他们每个人都有名有姓,他们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他们想回家,他们也不想死。他们的敌人,跟他们有一样的面孔、说着同一种语言、流着一样的血,却屠杀着他们。敌人阴险、奸诈,有些恶魔一样的眼神,但敌人并不是一群弱智。进步人士有信仰、目光坚定,但当机枪扫射时,人群中传来的哭喊、撕心裂肺的惨叫才是最真实、最震撼的一面。 语言是无力的,《最后58天》给我带来的触动是无法用语言、用文字再进行转述的,我想,这部电影的意义也许仅仅在于:有一场重庆土地上曾经发生,却连重庆本地人都鲜有人知的屠杀,有一部电影超越了文字,以影像的方式记录了这个故事,并告诉了大家。
最后58天观后感2
赵丽的话道出不少观众的心声。当天,记者走访我市多家影院后了解到,“重庆造”革命题材电影《最后58天》上映首日就凭借紧凑的剧情、独具一格的人物形象吸引了不少观众。
《最后58天》改编自重庆知名作家李乔亚的同名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至“11·27”大屠杀前的58天里,以高天、倪虹、邬江、吴芝兰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渣滓洞组建狱中临时党支部,团结带领狱友,与敌人展开斗争的故事。
在前期筹备过程中,剧组采访了唐珍润等脱险志士,以及大量红岩英烈的后代与亲属,获得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在拍摄过程中,剧组还根据历史照片,重现了1949年的渣滓洞监狱的场景。
15日上午9点30分,记者来到位于大渡口的保利万和国际影城,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市民等待观影。市民王珂手里除了拿着电影票外,还拿着一本《红岩》小说。市民李春翔则指着影厅外的电影海报,给7岁的儿子讲述渣滓洞、白公馆的故事。
随后,记者来到UME影城(重庆渝中店)观影。随着电影镜头,观众回到了1949年的渣滓洞监狱,与倪虹、高天等年轻共产党员一起经历了那段充满血污、人性遭受严酷考验的岁月。不少观众被影片中的情节打动,特别是看到国民党反动派用机枪对监狱中的几百名难友进行无区别射杀时,不少观众留下了热泪。
“虽然我从小就生活在沙坪坝,也去过很多次渣滓洞、白公馆,但《最后58天》依然让我备感震撼。影片再现了革命先烈的崇高理想,也让我感受到‘11·27’大屠杀的残酷。我们的幸福生活是英烈们用生命换来的,要好好珍惜。”市民吴冬对记者说。
脱险志士郭德贤老人的曾孙刘韦志也在第一时间在UME影城(北城天街店)观看了该片。“这部影片不仅再现了那段惨烈的历史,还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情节,展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仰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刘韦志说。
最后58天观后感3
说起“最后”一词时,不同的人会有着不同的感受。也许是“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的紧迫感,也许是“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的惆怅感,也许是“花开有落时,人生容易老”的惋惜感,也许是“清秋又是一年新,蔓延丹枫映白苹”的兴奋感,也许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期待感。
加上“天”呢?把“最后”一词放在时间量词前,我们就能得到一个倒计时时刻表。当这段时间被放在一个确定的历史语境下,它就会变得具体可感。
电影《最后58天》就是这样的存在,其题材取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1月27日大屠杀惨案这一个特殊时段,它紧扣渣滓洞集中营最后58天的营救与抗争、努力与失败、阴谋与罪行等监狱内外故事展开描述,揭示了重庆渣滓洞监狱黎明前的斗争场面。
随着电影剧情的推进,观众感同身受,为英雄身处困境感到如鲠在喉,为烈士惨遭杀害感到义愤填膺,为身处逆境不忘信念震撼内心,为大义凛然不畏牺牲倍受感动。
屠杀在前,最后58天的底色是悲壮的;希望在后,最后58天面板上是带有亮色的。像这样,在暗淡到可以看出血迹的土布上绣上亮色的星,就是这部电影所做的工作。在能够发挥的范围内,这部电影拿出了肉眼可见的诚意,让镜头中革命烈士在那段风雨如磐的岁月里的智勇,力透纸背,刻骨铭心。这是不大容易的。
电影对于人物的刻画,遵循小说进行。尽管作家李乔亚本人认为《最后的58天》没有《红岩》的影子,针对这部群像小说,他所使用的架构手法、人物定性、叙事手法都有所不同。但我们仍可从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中,看到《红岩》里几个点睛式人物的影子,譬如监狱精神领袖高天、倪虹,前者与许云峰相似,同为决定着渣滓洞人们行动的推手,后者与江雪琴类似,同为刚柔相济、宁难不苟的地下工作者。再比如在监狱出生长大到6岁的“小豆芽”,“小豆芽”出身监狱被女囚长辈们包容爱护,正与《红岩》中“监狱之花”的经历类似。因为是群像剧,因此笔者只选择几位在电影中的人物进行回忆式点评,从个体身上看黎明前黑暗中被捕入狱的地下工作者身上那种群体精神与力量。
从倪虹身上,可看到刚柔相济、信仰坚定的力量。倪虹是《最后58天》中比较丰满的艺术典型。作为一个地下工作者,她有着丰富的经验和高度的警惕。在重庆走街串巷,与接头对象碰面之际,她看到柳家银身着中山装四处探查,身旁跟着陌生人的时候,当即识破了柳家银的叛变。冷静遣走接头的地下党员,开始了斗智斗勇。作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她视死如归,宁折不弯。
面对敌人惨无人道的酷刑,她忍受百般折磨,对党的秘密守口如瓶。面对“小豆芽”,她和颜悦色。面对惨遭酷刑的队友,她敢于斗争,带人绝食断水,又作为代表与敌人谈判。行将就义,她举止从容,整理衣衫,坦然面对被枪杀的未来。她带领同志们作斗争并非空喊口号,她讲政治是带有人情味的政治,为人处世,她知道柔能合力。面对强权她能咬紧牙关,绝不开口,不畏斗争的她明白刚易折断的道理,却还是为了战友们选择缄口沉默。锲而不舍,在暗淡的空间中为他人的一线生机搏斗到底,可见她党性的纯洁。
从高天身上,可看到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解放战争初期,中央南方局始终处在极其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只有善处逆境,勇于牺牲,在艰难的局面中开拓,才能打开局面。电影之外的同一时期,周恩来是善处逆境的典范。在南方局工作期间,他不顾个人安危,公开阐明共产党的立场,揭露国民党的各种罪恶行径。面对国民党的恐吓,他大义凛然,保护同志,承担责任,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皖南事变后,面对危局,他庄严宣告:要作最坏的准备,要准备牺牲。要牺牲,我们一起牺牲!”
以高天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正是这样,如周恩来同志所言,处于逆境,承担责任,善处逆境,宁难不苟。面对艰巨的形势,以及敌人灭亡前夕色厉内荏、垂死挣扎的凶残本性,高天在狱中也保持了自己的判断力,从容地根据敌人的焦躁,判断得出最新的形势,在狱中稳定狱友们的情绪,又在迟迟没有人接应的情况下,及时判断地下党组织已经被拔除,不可坐以待毙,发动在狱中争取过来的黄茂天,带领同志们做好准备。在越狱前夕,他就已被敌人押赴刑场,临走前,他仍在安慰勉励队友继续前行,天光欲曙,斗争愈烈,云破天清有待背水一战。魁垒之士如倪虹曾言:“我随时准备着牺牲”,襟怀磊落如高天方能迎着枪口放话:“少废话,开枪吧”。他们横眉冷对、不屈不挠、大义凛然的样子留下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剪影。
从“小豆芽”妈妈身上,可以看到以诚相待、团结多数的真挚。在对国统区群众做工作时,始终与群众在一起,保存党的组织,保存党的力量,是当时南方局的一个核心目标。南方局为此制定了“勤学、勤业、勤交友”和“职业化、社会化、合法化”的政策,指示地下党的同志要深入社会,独立工作,埋头苦干,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启发群众、教育群众、团结群众。南方局既坚持“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也严格区分国民党顽固派与爱国民主派的界限,争取多数,化敌为友。在“以诚待人,团结多数”的宽广胸怀感召下,演员周小镔饰演的国民党充当了监狱党组织与外部组织联系的传声筒,电影的末尾,他为了掩护狱中人逃离起身射击,不幸胸部中弹,倒在值班室长眠。狱中的同志没有什么能够给他,他却愿意为了这些生命背水一战。诚难可贵!
以诚相待除了感化外人,更对于鼓舞战友有着莫大的作用。“小豆芽”的母亲正是这样一个角色,恰如一轮明月清如镜,万道光芒射周身,在倪虹、高天相继被运送到后山射杀后,她毅然带领、鼓舞、指点身边的战友们看清形势,也不要放弃。在临死前,她做的决定所表现的结果始终是冷静的。《最后58天》中,共产党人正是依靠这种互相扶持的精神,互相照顾,互相鼓励,包容共处,团结一心,直面血污斑驳的亲身经历。在渣滓洞越狱前期,人与人还是能互相扶持着做好一切能做的准备。
从李东方身上,可看到隐忍以待、放手一搏的智勇。欲要成事,在没有条件之前必得潜行等待时机,韬光养晦,厉兵秣马,前工人运动带领者李东方收获了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却得到了母亲被杀的结果,他悲愤欲绝,但黎明前夕弃身不顾绝非明智之举。他在狱中强压下悲痛,把新中国成立的好消息传递给众人。短暂庆祝后的那个晚上,他躲在被子里越哭越急,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对敌人的千仇万恨,也在这之后化悲愤为力量,与其战友们一起前仆后继投入战斗。
沐血浴泪,东曦既驾,正是电影光明来临前夕的写照。革命的浪漫激情,道义的身肩两担,受难的流血躯壳,信仰的吊命药剂,组织启发指导的过程,都在这部电影中得到了体现。狱中地下党员刚柔并济、敢于斗争、不怕牺牲、以诚待人、未雨绸缪的精神,信仰坚定的选择告诉我们,铭记这些倒在黎明前的人,回望惊心动魄的岁月,所有后来人应珍惜当下!
最后58天观后感4
我观看了《最后58天》,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1月27日这最后58天的特殊时段为背景,讲述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以高天、倪虹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广大狱友与敌人进行一系列惊心动魄斗争的故事。它不仅是一部故事片,也是历史和艺术的高度融合的成果。用更为立体的方式,让先烈们的形象从书本上站起来,让和平年代的我们更为直观的感受到那段充满血污和人性考验的岁月,将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完美展现。
这部影片让我非常震撼,我们至今没有面对过战争的鲜血和枪口,而先烈们勇敢地面对,换来了如今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希望更多的青年人能够走进影院,了解这段历史,铭记这段历史,明白如今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奋斗和牺牲换来的。
而当前,面对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以及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这种精神的传达、传承显得更为珍贵。作为一名中国人、党员,我将秉承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为构建和谐友爱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贡献智慧。
最后58天观后感5
选择,是一个难题,有选择的选择更难选择,对人生,如此;对信念,如此;对电影,亦是如此。
在电影创作高速发展的今天,主旋律片、艺术片和商业片三分天下,形成了三种类型成熟的电影美学观。主旋律电影一般宏大叙事,弘扬国家形象,家国一体,激发观众的爱国情怀。艺术电影集文学与艺术于一体,以创作隐含美学用于和他人分享的情感与意识,表达既有感知并将群体体验进行沉淀与展现。商业电影集合多种商业元素,集流量明星、知名导演于一体,汇超大投资、炫目特效于一剧,重娱乐而轻现实、以票房收益为最高目的。
很显然,《最后58天》在题材选择上,电影的策划方、出品方、主创方坚定地选择了前者。
该片改编自重庆作家李乔亚的长篇小说《最后的'58天》,再现了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到11月27日大屠杀惨案这58天时间里,讲述了在黎明前至暗时刻,关押在渣滓洞集中营内的郭江、高天、倪虹等共产党人,面对酷刑与利诱、营救与失败、抗争与牺牲、依然不忘初心、团结带领狱中广大难友与敌人进行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斗争事迹,还原了“11·27”大屠杀惨案,深情讴歌了革命志士坚定的理想信仰。
主旋律电影常如命题作文,政治表达大于艺术表达,容易产生题材共性化、人物塑造面具化、语言单调化、叙事戏剧化、场景写实化等问题,而且所强调的社会情感、集体记忆往往要高于个人情感与个体记忆,难以引起观众情感的共鸣。
作为一部本土革命题材电影,《最后58天》在筹拍之前,所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因为这段历史的记录者《红岩》已重印超百次、印数超过千万册,已经把这段特殊记忆以红色经典IP的方式,深深植入了一代又一代民众的记忆里,嵌入了不可更改的意识基因中。
让人惊喜的是,《最后58天》在创作上做到了突破!全片以时间为中轴,以情节为环纬,以男女牢为两极,这种围绕主轴而采用的非线性结构的平行叙事,呈现出美剧大片的节奏。不但用点、线、面、网构建了丰满立体的叙事脉络,还把地下党、狱中人、民主人士、国共方面的高层争斗表现得扣人心弦。既丰富了信息表达,还让官能感受得以全方位延伸。
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狱友们不禁热泪相拥,这是近在咫尺的光明与身陷囹圄的黑暗之间的对比;王茹芳入党宣誓时,就将“坚守党的秘密”深深烙在骨骼血脉里,平凡之躯铸造的铮铮铁骨扛住了肉体遭受的百般折磨和严刑拷打,直至在最后的就义时刻,才坚定地告诉在场的所有人,“我就是共产党员”,这是保守组织机密的隐藏与就义前公开的自豪之间的对比;进步青年林晨与共产党员高天的诀别,从单纯地追求思想进步到在狱中亲身感知共产党人对信仰的不离不弃,在革命志士的遗体被一层层堆积起来之时,他与豆芽儿被成功营救,这是为信仰而死与因信仰而生之间的对比!
通过剧中的这几组对比关系,观众对“革命志士”原有的固化标签版的单一人物符号进行了认知重构,在付出了感知成本后,不仅获得感知收益,还升华了所期望得到的感知价值。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主创团队尽可能地去还原具体时代背景下人物行为合理性和复杂 性。弥合建立了人伦情感升华的行为逻辑。剧中对正反面角色,主次要人物、关联人物的人设清晰表达,使该片没有局限于《红岩》系IP中江姐、许云峰、陈然、甫志高、小萝卜头等传统人物的个体范畴,完美塑造了红岩文化宏大的鲜活的人物群像谱。
有骨有脉有情节,有血有肉有情感,正如该片第一出品方、总制片人吕真的感慨:“选择主旋律题材进行电影创作确实很艰难,但观众的感动让我相信我们的选择是有价值的。”该片导演常晓阳也很满意:“该片做到了既接地气又冒热气。”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最后58天》的成功在于,在对红岩文化的挖掘、重塑、创造中,很好地发现并选择了主旋律电影宏大命题与观众细腻情感的交集点,让《红岩》精神再次迸发出了耀眼的光辉和强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