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笔记》的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
《山居笔记》的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山居笔记》的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山居笔记》的读后感1
人的生命由时间和空间组成。时间再怎么长,也就百十来岁吧,延长的余地不大,但空间就不一样了。伸缩的范围可以非常悬殊。因此,生命质量的落差,很大程度上与空间有关。在交通困难,举步维艰的古代,很多人走不了太远。但他们心中的天地却很辽阔。是一些无畏的旅行家给予的,用他们的脚步,用他们的记述。这样的旅行家不仅提升了自身生命的质量,而且也提升了整个文明的力量。
一直喜欢余秋雨的文章。从《霜冷长河》开始。自认为他的文章博古通今,讲每个例子都旁征博引,是不用读很多书就可以得到很多知识的捷径。是的,曾经我愿把他的书当作工具,最快捷最有效的扩充我知识量的一条捷径。本以为自己的知识已够丰富了,可读过《山居笔记》之后,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浅薄。
余秋雨颠覆了众多当代人们心目中对作家的定义。作家不再是只会在书房中闷头写书查资料的主儿了。作家更应该做的是访历名山大川,访遍文明的踪迹,去提升整个文明的力量。
不经过实践,是难有成就的。这条亘古不变的真理适用于任何事情,同样包括写作。《山居笔记》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便是《千年庭院》。白鹿洞书院,岳簏书院,这些都是最早的中华文明的催生剂。文革期间和文革之后,见到的景色固然不同,但不管怎么不同,都掩盖不了古老的文明氤氲出的文化气息。
余秋雨先生说他有一个分工,把已经找到了结论的问题交给课堂,把能够找到结论的问题交给学术,把无法找到结论的问题交给散文。看了他许多散文后,我不禁要问,什么才是找不到结论的问题?
《山居笔记》的读后感2
山居笔记是本关于历史、文化、地理、美术的书。跟随着余秋雨思绪的脚步,他在山居中对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省思,以一种闲散的方式将它用笔记录下来。他仿佛对中国文化做出一次批判;将现实与历史结合,用文字去剖析一个王朝的兴衰,记录着东北土地上的流放,站在走过历史的这块土地上,吟着苏东坡的《赤壁赋》、《念奴娇》,隐约听到广陵散已经响起……
当我一走进,那已斑驳的碑文向我倾诉整个王朝的兴衰,已无昔日《木兰围场》的风光,卧倒在这的只剩整座山林。这时我仿佛看见一个老人逐渐被历史的洪沟吞没,没有什么怨叹,只留下一座承德山庄。凝视这已走进历史的历史,我内心一股无法言喻的怅然,悄悄化作泪从眼角溢了出来。感伤这段历史的所掺杂的苦涩和凄凉,也感伤用生命来奠祭这段历史的文人。走向流放者的土地心中又是一种不同的悸动,在地理课本上读到的它,是那么样的展现因工业,而发达的生命力;是那么样的展现因农业发达而拥有的丰饶,怎么也无法联想起它曾背负着流放者那份在心里的高贵和不屈,孕育过流放的下一代。北大荒已不再是北大荒:流放者也已不是流放者,时间的递嬗。将这段过往带走,但流放者的精神及其意志带不走,因为它已生根,而那脆弱的都城,虽已化作尘土,但那曾经的繁华,已被接承。在十万进士这一篇里也使我感触不少,因为一个神圣的科举制度,居然可以让人搞到一片黑暗,原来是一个争取人才来做官,变到一个大家都变成封闭的读书人,只知道在那一些《四书》《五经》里面打,而不知道要去读一些实用的书,到头来,我的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就只是培养出一些只知道反口仁义道德而骨子却跟一个三岁小孩一样(什么都不知,什么都不会),有的还更可恶的是靠关系就可以做官而不是靠自己的实力去争取到的,还有包庇这些人的人也很可恶,如文中李实对权德舆说:「你可以照我排的名次一一录取,否则,你就会贬到外地,到那是后悔莫及!」还好这一次李实没有成功,可以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吧,但是并不是每一次都是那么幸运的逃过的……
我清楚的了解现在的我要去思索那五千年的文化,只能望洋兴叹,即使耗费一生去探索,也只有徒劳无功。也许去看看那千年书院,感叹那已不再有的朗朗书声;也许去走走那曾有许多商行的山西,体会那曾有的繁荣;也许背着行囊走向那未知的土地,才能感受那文化的冲击……
《山居笔记》的读后感3
山居笔记是继《文化苦旅》之后我所读余秋雨先生的第二部文集。因为真实喜欢所以看,因为炒作的厉害所以急着看,因为它的人文气息不可不看。
余秋雨先生的这部书从《一个王朝的背影》开始,以《历史的暗角》结束,这本书是在20xx年1月出版的,他在这本新版的自序中说他写这本书历时两年有余,而且牺牲是相当大的,他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十分纯粹地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仅仅十一篇文章却耗费了两年多的时间。这,并不是他的写作效率低,而是那有股坚韧的探求精神,正是他的那种认真态度和永无止境的追求让人心悦诚服。多年来他通过边走边想,有机地将写作与考察结合在了一起,很多写到的地方,他是一次又一次的拜访求证。曾经就为了核对海南岛某古迹的一副对联上面的两个字,在几度函询都得不到准确回答后,只得亲自再次去海南,很多时候,他就是这样不得不一去再去,在追求真理和对文学的无比热爱方面,他是毫不吝啬的,不管时间还是金钱。对他的文章,他真正做到了“得失寸心知”,是不会在乎他的经济和得失的。
按照余先生的话说:“全书是我以直接感悟方式探访中华文明的第二阶段记述”。他还说:“写作这本书的最大困难,不在言论之勇,不在跋涉之苦,也不在考证之烦,而在于要把深涩嶙峋的思考粹炼得平易可感,把玄奥细微的感触释放给更大的人群,这等于用手掌碾碎石块,用体温焐化坚冰,字字句句都要耗费难言的艰辛,而艰辛的结果却是不能让人感受到艰辛。”我被他的这种治学精神和严谨的求实作风以及认真的求学态度所折服,我深深地被他的文字和精神打动了。这种境界早已超越了文字本身,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穿梭,在东西南北的古老土地上走过。余先生的文章带给我们的都是精彩纷呈的人文、地理、历史、故事,上下求索,展示出人类人文历史的绚丽诗篇,给我们掀开了精神的家园、文化的粮仓。其中,我最喜欢《天涯故事》和《十万进士》这两篇。
从《天涯故事》里,我终于知道了寻求已久的“鹿回头”,一解我长期的牵挂。我一遍又一遍地读着这段美丽动人的传说,那“清澈而美丽,无奈而凄凉”的鹿的目光和那对闪耀着渴求生命光彩的眼睛,它们从遥远的地方投过来,穿透了时空,一直走进了我们的心里,这种震撼力是无疑置否的。每当身临绝境,总会产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美丽与快感,以及顿悟生命的意义,如果不是天涯海角,不是绝壁死谷,不是生命被逼到了最后的边界,那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不会有这么深刻的场景。
纵观海南,从战国到当今,那些历史的片段强烈地吸引着我,特别是先生谈到的海南历史中的女性文明。洗夫人、黄道婆带来的整个中原大地的兴旺繁荣,还有从这里走出去的宋氏三姐妹,都带着海南强劲的浪潮,是我们女性的骄傲。
女性文明派生并推动了家园文明。苏东坡、李光他们是泪涔涔地来,却在家园文明里破涕为笑;海瑞、邱浚他们虽然是气昂昂地走,却也放不下这里的家园文明,终究乐极生悲。
通过余先生的笔,经过大脑细胞的溶解、过滤的排列组合,于是一个以非历史学家的思绪和眼光,让我们最广大的读者读懂了海南,让我们寻找到了海南的灵魂所在。海南已经成为我的一种向往和追求,闭上眼睛,一阵啪嗒因熟透而掉下来的椰子声敲打着我的心,更加勾起了我对椰汁的占有欲望。我飘身过去摸摸这个,摇摇那个,完全沉浸在了这片惊喜之中。
看完这个故事,我陷入了久久的品味中,将自己的头深深地埋在书页中,仿佛嗅到了椰子的香味和浓浓南国的水果大拼盘,贪婪吮吸着。
《山居笔记》的读后感4
读完一部不算很厚的《山居笔记》,只觉得心中有些沉甸甸的,历史的沉淀,文化的积累,余秋雨先生娓娓道来,千年风云如高山流水般在面前穿行而过,感觉有如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描述的那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于是我在感慨他知识丰富之余,与他同呼吸:流放者的凄楚,进士们的挣扎,小人们的挣扎…千年画卷仿佛只有一个“灰”字了得——阴沉沉的让人难以透气,这就是中华历史五千年的繁荣,表面之下掩盖着怎样一副颓败倾轧的景象?人类文明进步了吗?怎么有时猛然发现周围的事有俨然历史重现?
不管是帝王是学者或是一个草民,无论地位高贵,地位低贱,他都首先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存在,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都是个人选择,有人为国家,有人为自己在历史的画页上寻找自己的位置,成败功过自有人评说!
《山居笔记》的读后感5
偶然翻看书架,《山居笔记》映入眼帘,伴着书香,不觉已夕阳西下,不禁感觉有些奇怪,因为我竟然从那些挥洒自如的文字中嗅到了些许的味道。确切地说应该是透过字里行间,我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上的碰撞,或许这就是通常说的所谓心灵上的共鸣吧!
《山居笔记》以《一个王朝的背影》开始,以《历史的暗角》结束,余秋雨领着我们在一处处山水间浏览着岁月的痕迹,在一座座古刹前回味着历史的兴衰,他带着我们更深刻的去品读中国那沧桑的历史。他悲痛地遥望着一个王朝的背影,告诉我们清代的荣辱兴衰,从一个避暑山庄读出了清朝几代君王的雄才伟略或昏庸无道,兴盛或衰亡,英勇或懦弱。他心痛的遥望着一个脆弱的都城,诉说着文明与野蛮,昔日与未来。他又满怀崇敬的讲述着一代文豪苏东坡的伟岸与冤屈,潇洒与凄楚。一切的一切,余秋雨用他那朴实而又不失华丽的语言,生动且精妙的比喻,紧凑又巧妙的文章布局向我们讲述那中国的沉重、历史的悠久
余秋雨用亲身游历,切身体验,为我们探访了中华文明,他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然后把惊讶、悲痛、遗憾、感动告诉我们,每一段文字,每一段过往都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不得不叹服余秋雨先生的见识之广,领略之深。整本书充斥着他的横溢的才华与渊博的知识,每一章的内容都填充进了大量的史料,名言及各类文学知识等诸多内容。整本书涉及的知识面之广,让我叹为观止。
此外,在阅读余秋雨先生在书后写的答学生问,更是让我对他徒添一层敬意。有这样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问:这些年,报刊上有不少对您的评论,有些评论明显带有恶意,您为什么不反驳?——答:有的文章用词比较尖刻,但其中也指出了我文章中的某个错误或疑点。作个比喻,这是包装粗砺的无价馈赠。你至多只能说‘恶词’而不是‘恶意’。”这样宽宏的心态,这样容人的大气,又一次的让我认识了大师的风范!让我对这样一位新时代的文学家肃然起敬。
《山居笔记》的读后感6
与这本书的首次“见面”,是一次在书店的邂逅。
它首先吸引我的当然是它的第一章——一个王朝的背影。它并没有在开头就大肆记叙清王朝曾经是多么的辉煌,而是抱着一份谦虚的心态以一个游者的身份,在游历清王朝所创造的壮观遗址来走近它,窥探它曾经耀眼的辉煌。这个王朝是个多难的王朝,不过幸得有几位不错的君主:康熙、雍正、乾隆。我最为欣赏的是康熙,欣赏他在表态是否继续修复长城时的那份觉悟: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但我也终究为清王朝败在一个女人的手里而叹惋……
一章过后我的情思不由地被它牵动,便决定与这本书做“朋友”。
以前读过一二本钱老先生的书,觉得他对人对事的分析一针见血,总能以最简洁到位的语言直达中心。但《山居笔记》却更多地体现对人与人性的多层次剖析,渐渐为读者拨开迷雾,看清本质。就像《桃花源记》里的一句话“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感谢这个朋友让我看到了历黑暗的角落,在《苏东坡的突围》一章中作者为了展现中国世俗社会机制中的奇特,即“它一方面愿意播扬和哄传一位文化名人的声誉,利用它、榨取他、引诱他,另一方面从本质上却把它视为异类,迟早会排斥他、糟践他、毁坏他”,他一共列举了五个对苏东坡进行毁谤的人和事。有两个是朝中位居高位之人,比如李定,一个不孝之人却也毁谤苏轼不学无术、文辞不好。也有在地方任职一个芝麻绿豆小官的李宜之,他非要污蔑苏轼在游览安徽一座园林时作了一首诗,诗词的内容是叫人不必热衷做官,他以这首诗缺乏上进心会影响取士的理由给皇上写信检举揭发苏轼,理由之荒唐真叫人贻笑大方。也许像他这样的小人物,若不是赶上朝野一股反苏热潮并插上一手,他也不会被后人所知道。还有一个诋毁苏轼的大人物,他就是沈括,我国古代的科学家。他嫉妒苏轼徒以文笔博得圣上及百姓的赞誉,便常在圣上面前说苏轼的坏话。由此可见,一个人在一方面的伟大并不妨碍他在另一方面的龌蹉。作者选取的几个例子看似杂乱却隐含深意:朝中的大臣诋毁苏轼就罢了,连芝麻绿豆大的官也敢插上一手,甚至连成就显赫的“伟人”也不例外,足见中国世俗社会机制的黑暗与悲哀。在这种机制下连苏轼这等伟人都无法逃脱被陷害的厄运,那么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文人因此而遭受非人的对待。
反思现在,这种机制似乎依然存在,有多少人因为得到辉煌的成就而遭遇多方的关注,进而受到多方的质疑,最终逃脱不了厄运。像海明威和川端康成,取得诺贝尔奖后不久都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环视四周,也许我们自己也曾经听说或经历过失势如山倒,一个人失败后总会有不少身边的人对他施加不闻不问的冷暴力甚至对其落井下石。这种机制其实不是中国的专利,也许只是在中国的表现得比较突出。我不敢说这种机制来源于人的劣根性,但我们应该冷静地反思,至少我们自己不能成为那种卑鄙的小人,妨碍世界创造伟大。
谢谢《山居笔记》这位朋友,它让我看到了更深层的问题,我也会以史为鉴,不枉我与它的一场相识。
《山居笔记》的读后感7
跟随余秋雨,我走进了清朝的历史,那破败王朝的背影,看到历代流放者那凄凉落寞的生活,感慨人生无常,谁又能抵挡的了那些事故变迁呢?苏东坡的突围,让我感慨哪个朝代对于大师的埋没,想到历代大师都经历的摧残,想到我们国人嫉妒品质的劣迹其实由来已久,其实根深蒂固,早已化为血液里一丝我们不远承认的遗传。
《愧抱山西》则描述了一代晋商的发家成名史,让我对山西有了一番新的认识,敬佩山西晋商的精名能干,敬佩他们的审时度势,敬佩他们的种种。正是这些优秀品质,使得一代晋商在异乡的土地上扎根发芽,开花结果,遍地的.分号,无不诉说着这个人群的智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一切都发生变化之后,山西晋商似乎一夜蒸发。他们的颓然落幕,是战争纷乱的影响,也是时代前进的必然。但是,他们留下的在山西的总票号,却还在向世人昭示着这里昔日的繁华,即便是见惯世面的人们,也会为这里的富贵大气所震撼。相必,若是山西晋商的风范尚存,山西晋商的经商之道尚存,我国商业文化,必然又是一番新天地。当然,当今的温、浙、广的商人已经遍布全国,支撑着经济的繁荣,但他们比起山西晋商,缺少了厚道,更缺少了长远的眼光。
余秋雨带我们到他的家乡余姚走了一番,那个不甚出名的地方,是他心疼永远的记忆,也是永远的痛。“少小离家”,却“老不能回”,即便回去,也未踏进家乡的土地,也没有迎接的亲朋好友了,回去也是一片寂然,除非顶著名人的称号,官员的接洽显得热闹些罢了。落叶归根的观念,怕是难以实现。越是难以实现,越成为心底里那柔软的痛,越是思恋。
让我感触深的,还有《十万进士》。余秋雨这个人的眼光,实在比一般人深邃,当代人们除了怒斥科举制度的残害人,却并不想它曾经为我们挑选人才时带来的好处,也不去探究在哪个环节致使这一妙策变质,成为众多书生枷锁。而余秋雨的分析,则是犀利深刻,却有委婉絮叨,这观点,怕是用在当今高考也适用吧。
我最爱的一篇是《遥远的绝响》。原因有二,其一,这主人公阮籍和嵇康,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美男子,大文豪,其中嵇康更是通宵音律,为人潇洒,不拘礼节,是如我般凡夫俗子所向往而又不能企及的。这些哀叹,也只能心里想想,合上书,天亮还要回到这规范的框架里生活。我注定不能做到那般潇洒,权且在这羡慕他们吧。
想不到的是,余秋雨在书的结尾,提到的却是小人。小人的确构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历史的一部分,小人做不得,小人不得不防。这是大师给予的忠告。
《山居笔记》的读后感8
暑假期间,闲暇时间我翻阅了一下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笔记》,不得不说他的确称得上是一位大师,不仅仅是在写作方面,更在于他一次次身体力行的旅行中,他不安于那死板的史书和史学家们的看法,而是执着于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这5000年来历朝历代的兴衰荣辱,以一个客观者的角度去评价,给我带来了许多感慨。
在他的书中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全书显得很朴实,没有电视剧或电影带来的视觉感华丽,但我却从中感受到了历史的浓重气息。刚看完时我并不理解为何会有这种感觉,但在闭上眼睛沉静了一会儿后,恍然间发现我一直都不算是个真正的中华子孙,我竟从未想到过在这片土地上会有着如此沉重的负担,或者说是感受历史的沧桑。但尽管这一切是如此的承重,但我却从中品味出一种如红酒一般沉淀下来后的芬芳,这时我才知道,历史固然沉重,但他所带来的文化之珍贵也是一笔无法想像的财富。我不知该如何来评价这五千年的历史,因为我不是史学家,我也不是学者,我没有资格,我也没有过这种想法去把历史分解成一块块碎布,那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去看整件衣服,才能看出花头。
平日里总会听到一些对于历史的评价是如何如何。诸如:某某皇帝昏庸,某某大臣贪污,哪个地方的百姓不团结……可如果把这些所谓的罪恶抹杀去,国家还会存在吗?有反才有正,抛去那些错误的,剩下的就一定是正确的吗?历史不能只用对错去看待,只有沉浸于历史的浓厚中,沉浸于历史的无论黑暗或者光明中,你才会找到体会,每个人有不同的体会,去领悟那个中的潮起潮落,花开花落的境界,何必要拘泥于对错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待一个人尚应如此,又何况是一段厚重的历史呢?对待历史,我们永远只能是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去对待。
所以,心怀淡然,眼界才能开阔,思绪才能自由,视线才会清明,这就是我在《山居笔记》中学到的,我这一篇读后感也不过道出其中的一丝见解,也不知是否深刻,但如果我真的能够道尽,我也不会仅仅是个中学生了。
《山居笔记》的读后感9
《山居笔记》是余秋雨大师的一部散文集,作者以散文的创作方式讲述了大量的历史文化内容。并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地阐述出自己的观点,使人们在感受历史厚重的同时,也与作者的思想交汇,达到相得益彰的好处。此书也涉及多个反方面:文化的流传、历史的演变、地域的差别、战争的残酷、政治的光明与黑暗、教育的不同与相同,能让人们全方位多层次领略历史的沧桑、世事沉浮。
它也是一幅巨幅的画卷,优美的自然、厚重的历史、古朴的人民、绚丽多彩的文化,使人们自然而然的感受到即使最浓郁的古老文化气息铺天盖地而来,人们也不会感到丝毫的压抑。同时《山居笔记》也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大千世界的魅力、古代历史的纵横。使那些时间紧凑的人们放松工作学习压力的同时,也提高了自我文化涵养。
以地域为分隔、以时间为线索、以时间为主线,《山居笔记》为我们演绎着华夏古国两千年来不朽的文化剧。全书共分为十一章,每一章都有一个地点、一些故事、一些人物。作者以一个探访者身份,一步步为读者揭开文化背后的历史。末代王朝的民族关系以及西学东传,东北大地的苦难文化,城市文明的兴衰荣辱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思考。苏东坡那充满艰辛与不满的跌宕生命之旅,岳麓书院那继承千年而从未断掉的读书灵气,晋商经世的传奇,可这背后又有多少的辛酸与泪水。自己家乡的怀念与解读,天涯海角上的特殊文化,科举制下的现象与反思,还有嵇康的造诣才气与境界令观之的每个人叹服。最后,作者对文化圈子中的负面因素进行描写,也是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全书中的每一故事都娓娓道来,读着、思考着、震撼着,有的浩瀚大气震撼人心,有的跌宕起伏令人揪心,有的过早凋零不禁使人扼腕。
作者通过行走以自己的见闻和思考集成了《山居笔记》一书,可谓是中国文化的总结,作者智慧的凝聚。作者以亲身感受道出中国文化的内涵,使读者触碰到其中最真实最柔软的部分。读此书好像与余秋雨先生一起重温华夏历史,并肩行走在中国文化熏染的大地上,一切如真如幻,如梦如现,使每一个读者流连忘返、兴奋至极。
《山居笔记》以举重若轻的笔法巧妙地把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壮丽画卷化为轻风拂袖的优美言辞,让厚重的历史与超然的意境完美结合,激荡出焕然神采,让人回味无穷。
《山居笔记》的读后感10
《山居笔记》是余秋雨先生花了二年多的时间精心写成的。为此他辞去了行政职务,按照他的说法是纯粹为了写作。余先生为了海南某副对联的准确,不惜亲自前去考证,可见其创作态度之严谨。
《山居笔记》以“一个王朝的背影”始,“历史的暗角”终。凡一十一篇。我断断续续地读来差不多有一年时间了。每每捧起书本,总能感觉到一位学者对历史的回顾,对文化的思索。虽然我今天不能达到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境界,但通过读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笔记》我恍然随余先生在历史中遨游,读着他的文字体会他的思想脉搏,实现自己对历史、对人生的理解。
近来央视播出开年大戏《走西口》,反映当年山西人的一段困苦的历史。余先生在“抱愧山西”一文中剖析了山西,揭开山西作为中国“华尔街”的面目。展现了晋商那曾经的辉煌。而这段历史是我所不知的,我读乔贵发创“复字号”才知道乔家大院的由来,才知道“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读日升昌总经理雷履泰的经历才明白了什么是管理!决不输给现代管理方式的管理模式!凡此种种,我对山西有了不同以往的认识。明白了从商要成功也要又文化的支撑,只有融文化于商道中才能做大做强。
与走西口相对应的就是“闯关东”了,去年电视剧《闯关东》得到了不少的好评。与“走西口”独自闯天涯不同“闯关东”的拖家带口的迁徙,是人口的大移民。余先生在“流放者的土地”一文中又给我介绍了一种迥然不同的人口流动――流放。触怒君王的大臣被免一死的无不被流放,清宫辫子戏中时常出了这么一句“发配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于是东北的土地上多了由于株连而获罪的家族。余先生经过亲历实地,用心考证,从文化传播的角度阐述了由于文人士子的流放他们给东北带来了新的文化。南宋时被金虏的洪皓在白桦树皮上默写《四书》,教村人弟子;张绍甚至开讲《大易》。清代杨越还教当地人南方的农耕技术,破木为屋。余先生还引章太炎语介绍了因文字狱世代流放的吕留良家族对东北文化传播的贡献。
我读到祖籍上海松江的被流放的艺术家杨瑄“生经多难情愈好,未觉人间古道论”时不禁感觉到文化的力量,中国之所以走过漫漫五千年而不毁,文化是支撑的脊梁。
余先生对文化的关切,对乡情的眷恋在文中随处可见。在“乡关何处”中他把笔触写到了自己的故乡――余姚。
余姚,我们当今对它的了解就是每年黄梅季节产的杨梅的故乡。想不到这个“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地方孕育了不少文人学士,其中不乏大家!它还临河姆渡文化遗址,是个不折不扣的文化之乡。在这片土地上,产生了王阳明、黄宗羲、朱舜水这些文化巨子。当余先生用深情的笔调娓娓道来时,我也为之感动,随着他的记忆流动。故乡之情是中国人不舍的情怀,“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岳麓书院,一个有千年历史的学府。它承载着历代文人的向往。余先生在“千年庭院”一文中倾诉着自己的感情。岳麓书院有着一流的文化哲学大师教授,朱熹、张栻。他们进行了中国文化史上极有名的“朱、张会讲”,类似当前的学术交流研讨会,可是决不是任何研讨会能与之比肩的。当时的学生们听讲论道,即推动了学术又促进了教学。还有一位就是明代的王阳明,他的哲学理念不仅仅影响中国,还影响着扶桑。日本海军东乡平八郎随身佩一印章,上刻“一生低首拜阳明”。
在这个“唯楚有才,於斯为盛”的千年学府中走出了哲学家、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理财圣手。王夫之、魏源、曾国藩、左宗棠等等影响中国史的人物皆出此们。随着余先生的笔触我又体会到文化的力量。
提到“天涯海角”我们一定知道那就是海南。在现如今我们要去趟那里飞机不过几个小时,而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又是怎样一幅情景呢?余秋雨先生通过“天涯故事”告诉了我海南的故事。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名句我们都很熟悉,可是他在吟诵后又被发送到了海南岛。唐至宋以来有5位宰相被贬海南岛,以此有了“五公祠”,可人们记忆犹新的还是苏东坡。他在海南岛自己耕作,自己酿酒,甚至还自己制墨,豪放派词人度过初期的忧伤后还是不改豪放作风。他为自己三年的海南生活吟了两句: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而海南人民认为那些贬斥到此的人物是海南人的缘分。“唐宋君王非寡恩,琼崖人士有奇缘”。一唱一和颇为有趣。
余先生在篇篇文中流露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景仰,对故乡的眷恋,对当今世事的思考。他在“一个王朝的背影”对清进行了客观的评述,不以非我同类而左右评价;在“抱愧山西”中批判了太平天国对山西票号业发展的摧残;在“苏东坡突围”中点了那些因妒忌而陷害词人的官员的名。尤其在“遥远的绝响”一文中对魏晋人物的评点,对嵇康、阮籍的推崇,对山涛的评说。循于格而又不囿于格,体现了一个文化人保持自己观点,独立思考的品格。
我读了余先生的《山居笔记》好像给自己的思想也开了一扇窗,新鲜的空气呼呼地吹了进来。开卷有益,追崇先圣,言语无忌,独立思考。这应该是我以后学习的准则,也是余先生这本笔记对我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