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精选32篇)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精选32篇)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精选32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不妨2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精选32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1

  刚好今天生日,看完这本书,当然,可能未来需要再次阅读……

  我对家庭的理解是真正跟父母在一起后才开始的,或者更确切的说是最近一年多时间才开始的,小时候不在父母身边,记忆中只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所以直到前年,我还会经常做噩梦,梦到自己生病了,但并没有人知道……梦里的那种绝望感,醒来还会觉得真实,然后哭上很久……尽管事实上是,很多次我生病了,我父母都很担心的陪在身边……

  毕业后跟父母住在一起,跟哥哥嫂子在一起,一家人在一起,开始的时候有经常有争吵,有不理解,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事实上我们大家都不熟悉的缘故,尽管我们是一家人,可是互相了解和认识,也真正的是大家住在一起,了解彼此后才发生的……

  写到这里,突然觉得这或许也是一种很好的安排……我们从小独立,但还好,我们现在还相信爱,因为爱一直存在……

  但是,我也常在想,这样反着过,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是否是真的好?一个原本该独立面对的各种问题,现在都是家人扛着……

  文末的那句话很好:家是港湾,爱是退路。因为有家,因为有爱,可以无畏前行……大不了,从头来过……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2

  可能很多人都会有疑问,家应该是温暖的港湾、爱的城堡,是每个人心的依靠,怎么家会伤人呢?在这里,首先说明一下,这是一本关于爱和教育的书籍。在一个家庭里,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夫妻之间的爱,可能是很相似的,而父母给予儿女错误的教育,夫妻之间缺乏沟通的形式却是各有各的不幸……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心得,其中说的“夫妻关系”四个字,印象最深!

  在一个家庭中会有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和婆媳关系最基本的三种,然而很多家庭出现各种各样的争吵、矛盾,可能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夫妻关系。

  在传统的思想中,大多数人觉得家庭中亲子关系是最重要的,而夫妻关系可能是为亲子关系所服务、所牺牲的。但其实不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小孩子可能在3岁左右就会出现俄狄浦斯情结(也就是常说的恋父/恋母情结),如果这个时候,父母宠溺孩子,并且与孩子形成一条战线,常见的情形是母亲可能与儿子特别亲密,并且与父亲对立,无意识中会问儿子是喜欢爸爸多一些还是妈妈多一些,更甚者,可能会在儿子面前说父亲的坏话,相反过来爸爸则与女儿形成一条战线,并且女儿似乎强烈的希望能够代替妈妈,成为爸爸的新宠,这时候,如果愚笨的父母也斤斤计较于小孩子的恩宠,有意表现出好像是大人在争小孩子的宠爱似的,便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因为很多小孩子可能会形成以后错误的异性观念,尤其是女孩子长大后可能就只与男生交往,没有形成正确、健康的交友观。这也让我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父母一些错误的做法,比如在商场里,有时会有妈妈独自带着儿子逛街,然后儿子有三急,母亲就直接把儿子带进女洗手间,其实这很有可能导致儿子长大后错乱的性别倾向(比较严重的情况)。因此,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当小孩表现出明显的与父母形成战线时(比如女儿在父亲面前说妈妈的坏话),父母一方面要给予小孩子正确的关心和爱,另一方面也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会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让孩子知道他很重要,父母也都会很疼他,但是陪伴父母一生的是彼此的配偶,而并不是孩子。

  另外,如果夫妻之间出现了问题,并且其实已经严重到需要离婚的程度,那么该离则离。很多夫妻之间其实已经闹得不可开交、水火不容,但总是碍于有孩子,总是说为了孩子将就,其实这对孩子只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因为在孩子心中,他会认为父母吵架的根源是他,并且会有无限的动力想要挽回父母的关系,然后可能就会做一系列事情,但是效果并不如愿,父母可能冷暴力、可能继续吵,甚者打起来了,这容易形成孩子的自卑心理,甚至自闭,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用,连父母的关系都捍卫不了。所以父母如果负责任,当夫妻之间的感情真的遇到了不可解决、不可妥协的问题,那么也要和孩子讲清楚:父母有父母的问题,即使父母不在一起,也会一样疼爱他,并且要澄清父母之间的问题不是孩子造成的。然后该散则散,请记得,从来没有说单亲家庭的孩子就一定会生活得不好,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天天争吵不休的家庭里,对孩子才是一种严重的伤害。

  希望天下所有的夫妻能够把配偶看成最重要的另一半,夫妻之间如果可以请很爱,如果真的不行那么请离开,不要说什么为了孩子而勉强在一起的借口,那只不过是逼孩子在痛苦的环境中成长。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3

  因为卖房子的事,周三我们请假回了一趟家乡。一下火车面对二十年没变的场景,我跟Charles先生说,我真的不理解为什么我爸希望我留在这个城市?难道仅仅因为这是我生长的地方?他说他们没走出过这里,所以内心有一种抗拒改变的力量,未知带来的恐惧大大超过了希望,所以宁愿固守原状。

  不知道这种解释对不对,我们吃饭时遇到的一对中年夫妻再次引起了我的思考。

  吃饭时的邻桌是一对四十多岁的中年夫妻,落座后两人一声不吭,男人点完了菜单交给女人,女人看了一下无异议就交给服务员,接着男人开始冲茶水、摆餐盘,女人低头玩手机,饭菜陆续上桌,两人仍旧默默地吃饭。

  到这时我才刻意留意这对夫妻,我对Charles先生说,你注意看一下,邻桌这两个人是不是从开始到现在都没有说过一句话,他说不仅如此,两个人甚至没有眼神交流。我们俩仍旧三言两语的边说边吃,我还边刻意观察着这对夫妻。

  男人带着眼镜,感觉是个文质彬彬的知识分子,女人的衣着发型比较讲究,干净整洁有质感,两个人的长相很般配。不知为何,女人除了吃饭外始终低头玩手机的样子让我感觉她有些嫌弃坐在身边的这个男人,而男人自始至终没有尝试与她说过一句话。两个人似乎形成默契般默默的共同进餐,无言、无眼神和身体接触,冷冰冰的共处了近四十分钟。

  嘈杂的餐馆环境和这对夫妻四周的冷漠空气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个情景让我印象深刻。出门后我跟他说,这样的夫妻俩、这样的关系,是怎么坚持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他说,也有可能人家吵架了呢?我说应该不是,吵架的两口子肯定带着气,至少有一个人在这个过程中会忍不住作出挑衅对方的行为,但是他们俩自始至终都像面对着一个透明人一样。

  从小我没少遇见这样的夫妻,彼此嫌弃、挑剔、冷漠,我的父母有几年也是这样的关系,即便这样,他们边相互折磨、相互忽视的过着生活,边在生活中给自己找各种理由,其中一个就是:都是为了孩子。

  小时候听到这样的说法,我会说那你们离婚算了!可是这样一说,他们就更生气,气得说你这孩子怎么巴不得父母离婚呢,离婚了你有什么好处,没人要你了你怎么生活?

  后面几个确实是我作为孩子没想到的问题,被大人这样一批评也觉得自己非常不好,怎么能这样想父母呢?可是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样啊!为什么?

  这周我在看武志红的《家为何会伤人》,书里就解答了我的疑问。

  父母会转移自己的压力和矛盾,比如本身是自己的工作和人际关系带来的压力,但是却在孩子不好好学习、成绩考不好这个问题上表现出来。我上学的时候老爸就经常训斥我们不看书、考试成绩不好,时间久了我就非常怕他关注我的学习和成绩,对学习非常抵触、特别没信心。

  比如夫妻之间有矛盾,但是一方或双方拉拢孩子抨击另一方,或者将两人的矛盾转移成家庭矛盾,造成的结果是孩子在中间起着拯救和联结父母关系的线,因为弱小的孩子要维护父母双方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所以不得不选择做出牺牲自己感受的行为来维护家庭和谐。

  《家为何会伤人》比起我之前看过的西方心理学书籍,更适合中国家庭和中国的现状,非常推荐需要的朋友们看一看。

  就像前面我对大人说,你们分开吧这样对谁都好。不是我不孝,而是我作为一个独立会思考的人做出的最正当最正确的决定,因为我在维护自己的真实感受,我感觉家里让我压抑让我痛苦,所以要提出方案解决这种痛苦。

  但是父母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怎么面对和解决彼此的问题,才会把他们的矛盾升级成家庭矛盾,并且转移到孩子(我们)身上,抱怨我们不听话不孝顺。他们用这种方式释放自己的压力,转移自己的痛苦,重拾生活中错失的掌控感,在爱与不爱间挣扎纠结。

  我估计我们吃饭遇到的这对夫妻,已经过了彼此抱怨折磨的那一步,完全进化到彼此冷漠和视而不见的地步。孩子大了离开家了,他们分手的成本太大,索性就这样将就下去吧。跟谁过日子不是过啊,这是我的家乡中比较流行的观念。

  很难想象,夫妻关系冷漠的家庭会养育出什么样的孩子?

  或许孩子也很冷漠,不相信爱情,那么等他到了适婚年龄,父母会继续转移自己的压力和关注点,急迫地催他成家,用带孙子来缓解自己多年的无聊和无趣;

  或许他继续使用父母的方式去建立和维系自己的小家庭,继续用类似的方式和另一个人纠缠折磨,那么父母会在孩子的婚姻有矛盾的时候现身说法,说我们也是这么过来的,婚姻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或许孩子逃避爱情和婚姻,选择不恋爱不结婚,那么父母会痛哭流涕的数落孩子不孝,说熬了这么多年委屈着自己不就是为了给他一个完整的家,不就是希望他能比自己幸福。

  以前的我总觉得哪里不对,父母说的这一切貌似都有理,但是情感上却怎么也接受不了,明明孩子也是受害者,怎么后来就变成了狼心狗肺?

  现在我明白了,首先父母没有摆正位置,没有明白两个人的问题不应该涉及孩子,不管彼此多么愤恨,都应该各自给孩子自己能给的足够的爱,并且保证不掺和夫妻的关系和情感。用法律的相对性来说,夫妻之间的合同约束夫妻两人,彼此的矛盾只能找对方求偿;而亲子之间的合同约束父母和子女,夫妻关系出了问题,只能找对方理论,轮不到孩子承担什么,但是中国的家庭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

  其次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总觉得是在牺牲自我成就他人。武志红在书中说,溺爱不是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而是父母在孩子身上满足对于小时候的自己的爱,把对自己小时候的关系投射到孩子身上。所以父母死命的给,孩子死命的抵触,因为两者的心根本就没有真正用爱和感受连接起来,亲子关系中缺乏理解和有效交流。

  最后是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渐渐失去了真正的自我,即“本我”。他明明知道怎么样才是自己真正感觉舒服和开心的状态,但是父母告诉他这样不对,那样才是对的、好的,时间久了孩子活成了父母的影子,变成了“他我”。他感觉哪里不对,但是又不知道哪里不对,因为已经丧失了用本我思考的能力。本我中天然带着的激情、热爱、积极向上,全部被置换掉了,所以孩子沉默、委屈,要不向外发泄,父母震惊失望,要不向内发泄,自己自卑怀疑。

  我属于后者的孩子。不过好在一直没有丧失对真实自我的渴望和追寻,所以我才在成年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家庭的影响,逐渐找到遗失的本我,真正做到人我合一。

  我一直追求的离开家离开父母,就是真实自我的迫切需求,我知道只有远离熟悉的已经给我形成掌控力的环境,自己才有真正的自主权,才能真正活得开心。

  大学时离开家读书四年,毕业后离开家工作三年,是我和他我分割的时间。我从被迫的无意识的不懂反抗的服从父母的小孩,真正有机会磨练成长为按照自己期望生活的大人,并且在我的第二次人生(恋爱)中自主选择了自己的命运。

  父母期望我通过离家生活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大人,能够让他们放心,然后按照他们的期望结婚生子孝敬父母。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离开家磨练的意义对我们彼此不一样,对他们是放手让我继续按照他们的安排长大(因为前二十年的教育让他们认定了我非常听话),对我却是找回真我的开始。

  看完《家为何会伤人》,我终于明白了自己所谓的工作前几年和恋爱前几年的自我挣扎、对父母的反叛、情感和意识的觉醒,其实是一种分离,是我与家庭的最后一步分离。

  当时的我就像书中所说:“无意识中,我们都将恋爱当成了治疗,希望恋人能扮演理想父母的角色,将我们治好。”

  最初我对Charles先生的感激和依赖,是因为他给我的爱、理解和包容、鼓励,是我从父母那里得不到的关注和爱护,在他面前,我退回到儿童状态,贪婪的享受儿时欠缺的关爱和理解;

  一年后我们出现的矛盾,是因为我们慢慢从享受理想父母(即自己用理想中的父母来要求恋爱对象)的关爱中清醒过来,发现原来这个人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这个想象,其实就是我们彼此把小时候的亲子关系投射到恋爱关系中以后期望对方变成的样子。因为他是一个独立的人,所以永远不可能和自己想象和要求的一样;

  后来的磨合,就是我们彼此暴露缺点、展示伤口、表达脆弱的过程,我们都变成了小时候的自己,用最真实的需求去要求对方。这一步磨合的好结果就好,但是磨合的过程不仅仅需要彼此发现对方的脆弱,理解对方的理由,更需要自己做出改变的努力,否则恋爱对象再好再宽容再理解,永远拯救不了一个放弃自我的病人。

  现在回味很多事,会发现我遇到的很多人,就如吃饭时遇到的那对夫妻一样,早早放弃了挣扎,安心的接受自己就是那样的人的命运。他们一开始不知道自己的真实需求是什么(因为本我的缺失),后来不学习怎么在恋爱和婚姻中远离家庭影响将自己打破重塑,最后只能放手接受不幸福的婚姻和不甘心的人生。

  为什么?这是很多人不会思考的问题,或许是不愿意思考。比起随波逐流和听之任之,毕竟反抗和证明自己的代价太大了,一次次的幼时打击已经形成了彻底的创伤,本我彻底丧失,一个人的真实人格就在家庭和教育中被扭曲了。

  连岳说:爱情的剧本太差,所以我们都成了蹩脚的演员。真是对遗传自家庭的亲子关系投射到恋爱关系的行为最形象的表达。

  他还说:稍稍有点反省精神的人都像百合长在荆棘丛中,因为参照物丑陋生硬,百合总是要怀疑自己的柔弱与美丽不合时宜。真是对有改变愿望的自我怀疑心态的准确描述。

  我很感激遇到这些话和这些书,让我知道自己的想法没有错,让我有力量在荆棘丛中坚持,只因为远方有些许的光亮。

  我还想对所有想改变,或者只觉得哪里不对但是不知道到底怎么了的人说,尊重自己最真实的感受,那一定是你内心深处最本真的声音,找到它、听到它、看到它,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

  还有,武志红老师有篇转发率很高的文章《谎言中的NO。1: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我最近才看到,但是道理很早之前就懂得,就因为我的感受和父母宣称的不一样,所以我没办法骗自己父母很爱很爱我,因为他们虽然爱,但是我感觉不到那么爱。仅此而已。

  所以你应该知道,尊重自己的意愿有多么重要了。如果不是有这个观念,我不会养成独立的性格和人格,也早早就丢失了找回真我的能力。所以,我感激经历的一切,但是最感激自己,这是我应得的荣耀。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4

  因为看了奇葩说的一期节目,对于原生家庭问题产生了兴趣,于是看了武志红的《家为何会伤人》。以前从未想过原生家庭会对一个人产生多大的影响;’也没有思考过自身的性格,对待事物的反应与态度竟然都是父母的翻版。

  看完这本书让我对家庭有了重新的理解。父母之间的关系是这个家庭中最重要及稳定的部分。父母不健康的关系会对于孩子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妈宝男,啃老族都是由此造成的。这让我对于选择未来的另一半持有更谨慎的态度。

  “恋爱,其主要意义不是让我们找到一个能黏一辈子的伴侣,而是让我们真正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伴侣是另外一个和自己一样独立、一样重要的人。而且,我们还深深地懂得,这两个人相互独立的人,又能无比亲密地相处”。

  4月份开始,看了三本理财的书籍。第一本就是给小白看的入门款《小狗钱钱》。书中的语言非常质朴,没有任何理财基础的人都可以看的懂。

  这本书中有个重要的概念就是梦想储蓄罐。意思就是让我们明确目标,有了目标之后再付诸实践,切实努力的进行储蓄。当然,除了储蓄之外,还要开动脑筋学会开源,用心发现别人所看不到的赚钱之道。

  第一,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把希望只寄托在一份工作上,它持续的时间不会像你设想的那么长,所以你要立即寻找另一份替代的工作。除此之外,作者还告诉我们,要分期用最少的钱还款,这样手中才有余钱进行储蓄,才能早日摆脱债务。《富爸爸,穷爸爸》这本更进阶一些。讲述了两个爸爸之间的不同思维,看待事物的不同方式,导致了最后的财富差距。

  看完之后最大的收获是让我们分清了资产与负债的区别。资产是把钱放进你口袋里的东西,负债是把钱从你口袋里取走的东西。穷人永远在负债,中产阶级会购入自以为资产的负债,而富人永远在购买资产。此外还分清了职业与事业。我的.职业可以是老师,但这绝不是我的事业。这告诉我们不要只依靠一份工作去赚钱,这样你永远在为公司、政府和银行工作。

  同时也让我明白,应该先构筑自己的资产项,然后用资产所产生的收入购买奢侈品,而不是本末倒置。除了以上提到的,书中举出了大量作者投资的案例,当然我们不能一味地模仿,但其方法我们可以借鉴。三公子的这本畅销书,详细地记载了她如何在五年内有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首先是积累。三公子将自己的每月收入分到了三张卡中。第一张用于日常花销,第二张用于应急,第三张是存款卡。只有先通过强制储蓄,严格控制不必要的花销,才能有一定的存款数。

  积攒了一定的存款数,那么就可以进入市场,进行初步投资。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股票基金,指数基金等都是在这本书中学到的知识,让我对于基金有了初步的了解。

  此外,还认识到了复利的力量,也让我更加明确了储蓄的重要性。从现在开始就要贯彻落实我的五年计划,拥有自己的第一桶金。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5

  一直都有这样的感受。看一部电视或者是一本书,总是迫不及待的要看完。看的最初是因为内容的吸引,但在中间的过程中时,却是奔这结局或者完成去的。看完之后就会有种“终于完成任务”的解脱,同时又有种“深深的”空虚和失落。此时,特别想找到一个和这个电视或者书相当的电视或者书来开始新的“征程”。可同时又会发现,要么找到的都不能满足这个“等同”的需求,要么就是根本看不进去。

  今天同样的,在集中时间(虽然是几天,但对于时间零散的我来说已经是集中时间在看了)看完了《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之后。我就在房间里做做这,做做那,但是,我的感觉是我的心是漂浮的。看书时候那种满满的感觉突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莫名的空虚和没落。所以,突然有了这个想法,是否我要把我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形成文字,就像是和自己进行了交流一样,这样我的这种长期的失落感就会找到了解决的方法?我不知道,但是,我现在是这么想的。所以,我就开始做了。是的。

  现在,我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尽量的让自己听从自己的内心的想法,不让自己去纠结。因为我知道,再怎么纠结都还是要回到原点,解决“做还是不做”的问题。三十几年的做事风格,让我感觉自己身上充满了满满的‘死能量’。这样的能量,让我总是回到八九岁、十四岁的时候,因为好像从那之后,自己就是行尸走肉的活着。身体成长到现在,而心里面住着的却是那个十四岁的小女孩。昨天在读《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到非常的悲伤。那种悲伤像是一张无形的网将我罩住。我深深的陷在那种悲伤之中。我跟先生说,我好悲伤。先生过来揽着我说:“那就哭吧”。我流泪了。我特别想对那个十四岁的自己说“让我抱抱你”。我感觉得到那个小孩的无助和伤感。我也感受得到她的迷惘和怨恨。曾经我接受不了有这样的自己的存在,虽然她总是不时的出现,但是我对自己说,那不是我,我不是那样的,我不应该是那样的。我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我应该是父母的乖乖女,应该是所有人眼里的老好人,是好的孩子、好的学生、好的员工、好的妻子、好的妈妈、好的老师。但是我现在发现。我做不到那么多的好,因为,所有的这些都是别人对我的要求,但这不是我。

  是的,这些都是别人眼里的我,是我希望的我,但唯独不是真真正正的我。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对自己说。好好的爱自己。这个成长的开始是因为很多痛的积压。还好,我有一个和我共同成长的先生。还好,他看得到我,虽然不是随时随刻。因为此时,我懂得了,现在的成长是需要我自己完成的。我已经不是那个随时随刻都需要‘妈妈’回应的孩子了。还好,先生支持我的成长和进步。同时他是一个乐观的人,用我的话是“盲目乐观”。但是不管是怎样的乐观,这些都感染了我,让我知道,我是可以再次成长的。

  书里的很多话我都记不住了。我以前会因为这个而拒绝看书,因为感觉既然什么都记不住看书也是没用的。但是现在我不会这么想,虽然我会忘记具体的内容,但是看过书的感受我不会忘记,看书时候的思考我不会忘记,书对我的触动我不会忘记。所以,我会不停的继续看书。我也相信,只要我不停的努力,我一定会成长,再次成长为一个健康快乐的人。

  本来是想收笔去做饭的了。但是提到了快乐。我发现,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快乐的。我们对自己或者对别人的祝福也都是“希望你永远快乐”。但是生活中的情绪不全是快乐。这样的祝福和希望其实会让我们无形中形成一种挂念,不快乐是不好的,悲伤的坏的。真的是这样的吗?我现在觉得不是的。这些都是我们的情绪,都是我们自己的一部分。否定了这些,其实也是对我们感觉的否定,也是对自己的否定。所以我想对自己说。我也对宝贝说。不管是什么样的情绪,不要试图去抗拒他,试着去接受他,沉浸其中,在他想退去的时候,全然的接受,就OK了。因为没有一种情绪是可以长期的持续的。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6

  这本书的作者是武志红老师,他是中国很有名的心理咨询师,我从去年十一月份开始,读了三本他的书,分别是《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身体知道答案》、《为何家会伤人》,读完后,发现这三本书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武志红老师在心理咨询中的真实案例,换句话说,这都是我们普通人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通过阅读这些案例,就像是看一个个小故事一样,很易读,读完后通过武志红老师的专业讲解,我们能够发现案例中的心理问题,进而让自己在生活中避免这样的情况。

  最近刚读完《为何家会伤人》,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读这本书的感受。

  这本书主要是讲在家庭中的心理问题而导致的生活矛盾,有关于夫妻关系的,有关于夫妻和孩子关系的,有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的,还有关于婆媳矛盾的。通过了解这些案例,我们站在第三者的视角上,也许能够很容易地看出谁对谁错,再加上武志红老师的专业心理讲解,对于这个心理问题而引发的生活矛盾就会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看问题一定要看到本质问题,例如你觉得婆媳矛盾是婆婆和媳妇的矛盾,但是,解决这个困局的关键其实是丈夫,只有丈夫完全地站在媳妇这边,认清夫妻关系才是家庭的第一原则,婆媳关系的矛盾才有可能化解。婆媳矛盾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婆婆在抢儿子,媳妇在抢老公,但儿子和老公都是一个人,这个时候男人必须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不然家庭的关系很可能会出现问题。

  看一个问题一定要看到始终,看到本质,如果仅仅看表面,仅仅看谁和谁发生了矛盾,仅仅看这个矛盾的事件本身,很可能根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甚至你解决的方向都是错的。例如孩子不好好学习,整天上网,父母就去督促孩子,给孩子压力,不让他上网,但是却没有了解这个问题的本质和始终,为什么孩子会去上网呢?或者说,父母为什么觉得上网不好呢?其实一步步思考下来,会发现,往往表面问题出在孩子身上,实则本质问题在父母身上,如果本质问题不能够解决,那么按照表面问题来解决,问题只会越来越糟。

  这本书是心理学畅销图书,但是我更认为,这是一本极好的育儿书,现在太多的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我认为这是缘木求鱼的做法,孩子在小时候最需要的绝不是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而是心理问题的建设,当孩子的心理能够得到很好的成长,那么孩子在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中,势必一生受益。所以,与其给孩子报辅导班,不如家长自己去读这本书,因为一个好的家庭成长环境是最重要的,能够给孩子最根本教育的不是辅导班,不是老师,而是家长你。

  愿你我的孩子,都有能够被照亮的生命。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7

  这是一本很柔软的书,武志红将家庭中出现的问题一一剖析,娓娓道来,直指人心,真实得让我不敢去面对。

  婴儿:

  面对自己内心的婴儿,是武志红心理治疗的核心。所有人格上,感情上的问题都源自于三岁前母亲和婴儿的关系,那个时候,大人们认为的无知的婴儿,却是最敏感的心理学专家,他们蕴藏着巨大的力量,这个力量在他们小的时候没有展现出来,却会记在心底,从今后的种种行为表现中告诉身边的人自己婴儿期的无助和愤怒。

  成年人在恋爱中的不顺利,家庭关系的扭曲,恋母情结,恋子情结,外遇,叛逆,压力,焦虑...种种家庭问题的背后根源都是三岁前和母亲的关系,这个婴儿从小一直跟到大,他健康成长,还是被扭曲地藏了起来,都是和母亲的关照有关,可以说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是谁都无法取代,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爱与自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词。三岁前超过两周的分离就算是长时间的分离,但是这种分离对于大部分的婴儿来说太普遍了,妈妈的产假只有半年,半年后就要投入到工作中去,工作是阻碍和孩子亲密接触的一个巨大障碍,但这前三年对于孩子的人格发展至关重要,这样的矛盾让妈妈焦虑,母爱成了婴儿的奢侈品。

  哭喊是婴儿试探的信号:

  婴儿会有情绪的反应,哭喊是他们表达情绪的方式,妈妈如果对婴儿的哭喊有密切的关注度,随哭随到,婴儿就会觉得妈妈由他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反应妈妈看得见,就会慢慢形成一种安全感。如果妈妈觉得婴儿哭就让他哭去吧,反正等下就不哭了,这样长期以来下去,婴儿就会形成一种无助感,觉得这个世界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自己是没有力量的,于是就用无回应告诉妈妈我内心的绝望,长大以后就会自卑,不敢去控制,不敢去探索。

  因此优秀的妈妈要有对情绪的敏感能力,并且对婴儿的情绪能够及时地捕捉,并且与婴儿形成积极乐观的互动,婴儿对这个世界的最初认识,就源自于自己的母亲,长大后他会把和母亲的这种关系投射到和其他人之间的互动,情绪被看见,被理解,被接纳,心灵上变会产生共鸣,愤怒的情绪是在表达自己的委屈,接纳情绪比提出办法更有效果。

  这是三岁前妈妈对孩子的无条件的爱,若今后其他年龄段对孩子依旧维持这样奉献式的爱,便会形成溺爱,溺爱是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做是自己的幼年,把自己童年没有得到的爱用自己的方式去满足孩子,溺爱其实是父母的自恋,并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因此在溺爱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强,觉得父母什么都能给自己包办,如果有些事情自己搞定不了,父母也搞定不了就怪父母能力太弱,从而与父母产生冲突。

  其实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渴望展示自己的力量,小到小时候主动想帮妈妈做家务,大到青春期的叛逆,这些信号是孩子在像父母宣战,我自己有力量,我不用你们的力量我也能做到,我是一个独立的人,如果父母懂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解决问题,就算失败了也无条件地包容接纳孩子,这种逆境就会提高孩子的挫商,孩子本身会明白事情是会有不同的结果,不好的结果也会被接纳,爱孩子,就要让孩子去尝试,去试错,去体验,父母能给孩子提供的就是充分的爱与自由,人之初,性本善,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孩子不会做出很极端的事情,如果孩子做出了极端的事情,父母就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哪里的教育方法用错了,让孩子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本无错,他们的错都是大人造就的。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定海神针,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都是潜移默化的,身教效果大于言传,健康的家庭关系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心理有问题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都伴随着大大小小的问题,一段好的爱情是疗伤的妙药,否则爱情的模式就会重复父母的婚姻模式,进入中国家庭的轮回链条。

  爱是治愈一切的良药,爱能抚平伤口:

  看完了这本书后我也找到了我自己想要的答案。我总是迷茫,总是无力,总是没有激情,找不到能让自己快乐的事,每天像一具被抽去灵魂的躯壳得过且过,总是容易困,总是容易乏力。我之前认为我是睡不够的原因,但是休息的时候我一天就算睡12个小时,或者一整天躺在床上,也充电不够,总觉得身体中缺少了一种能力,像是被符咒封印了自己的活力,看完武志红老师的分析之后,我深切地明白了我的存在只是一个假自我,我的身体服务于别人,服务于别人的安排,服务于别人的评价,从别人的眼光和话语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我把自己内心原始的欲望和生命力压下去了,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什么该由自己去争取,看起来平静如水,实则没有活力没有欲望,为了他们的想法和心情而活,所以我反应迟钝,因为我的身体和灵魂是分家的,并将真自我割裂到一个与身体无关的空间。

  假自我者,仍在寻求为真自我留一块纯净天地,常用的办法是,他的真自我与哲学、理论或纯粹精神结合在一起,完全不沾染卑俗的身体。但身体是真实的,身体才能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所以,这个纯精神性的真自我,得不到身体的滋养,沦为虚幻。所以我消沉,我爱睡觉,因为只有把自己封闭起来了,才能和这个真实的自我建立连接,我想,我建立真实自我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白真实的自我是什么样子的,并且成长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学会与家进行分离,尝试着自己独立去探索这个世界。

  真实的自我告诉我不喜欢这种被掌控的生活,就连工作也是被掌控性非常强,身不由己地做很多自己不乐意的事情,思考很多事情的意义,却没有头绪,依旧按照这种畸形的体制运转下去,我必须花时间思考自己内心的婴儿是什么样子的,把真实的自我和身体建立链接,这样才能唤起我体内的能量,激发自己的活力,让生活不被绝望和抑郁所吞没。

  了解我自己,成为我自己,学着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看得见自己的力量,不要再做一个好人了,让自己内心中邪恶的力量被看见,活着也就更真实。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8

  一、作为母亲应该进化爱的方式,更多地考虑儿子的人格成长和心理需求。

  回想我与儿子的相处,更多的时候我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看问题,没有考虑儿子的感受。总以“我是为你好”的名义,大包大揽他的相关问题,没有听听他自己的想法。殊不知,即便是十几岁的他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灵魂,应该让儿子展现自己的想法,哪怕是错了,那也是他在对外界事物的做出的探索。记得在儿子蹒跚学步的时候,我总是鼓励他尝试,在孩子懵懵懂懂初识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也是很有耐心。为什么到现在,孩子才十几岁的时候,我却拿成人的眼界、标准来要求、约束他,不能等他慢慢成长。最终是孩子要学会走路、吃饭、认识世界,适应周围。我不能代替他成长,我要放手,慢慢培养他成长适应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孩子出问题了,必然能从家长的身上找到相关原因。

  听了老师的答疑解惑,忽然明白,孩子的问题,都能从家长身上找出相关原因。孩子在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还在会将与父亲的相处方式延伸至与他人的相处方式上来。平时,在家我爱唠叨,当着儿子的面数落丈夫的不是,抱怨声声。现在从儿子的形容动作里我可以看到我的影子。通过孩子这一面镜子,我可以照出自己,原来真的不是孩子的原因,是我自己错了。

  三、父母用转嫁压力的方式,控制住了孩子。

  的确,儿子长大了,不再是小时候的跟屁虫了,作为母亲的我没有及时成长,调整心态,潜意识里怕失去儿子,想依旧掌控他,就以爱的名义,转嫁压力给他,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控制他的目的。不分析不知道,原来如此,我依旧是为了满足我自己的的需要。

  四、父母的压力远超过教师,是孩子们学习压力的主要来源。

  知晓这一点后,我尽量不去唠叨儿子,告诉他只要他天天快乐着就好,十几岁的青春岁月,不要老是拧巴这过日子。想想我也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那时我们最烦恼父母什么。现在我却不由自主地做那些曾经令人讨厌的事。

  五、改善与丈夫的关系,把情感重心从与儿子的关系转移到与丈夫的关系上来,让丈夫来填补我的情感需要。

  在原生家庭里,应该是等边三角线的模式。而我却忽视了夫妻关系,情感的天平倾斜于孩子。经常与丈夫发生大小矛盾,觉得有孩子足矣,与儿子关系密切,站在一条线上,与丈夫是对立的。却没有想到,儿子会模仿我们的行为方式,并潜移默化的用于他的行为方式上。与其指责孩子,不如改变自己。通过我自己的改变,不断地细小的变化,带动影响丈夫,促成家庭关系的和谐。当家庭关系和谐了,其他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是根本。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9

  作者敢于挑战中国的传统式权威“父母一定是无条件爱你的”,也提出自己对儒家思想的不同见解,让我感觉读到了不一样的东西,不再是以往简单的心灵鸡汤式文章。当我看美剧时,我总会惊叹于他们的直接,敢爱敢恨,忠于内心,他们经常很坦然地说出父母是如此糟糕,而不是一味地美化父母,他们只是简单的陈述事实,却没有加进去那些多余的道德绑架式暗示“父母是爱我的,我怎么能这么对他们呢,一定是我错了”,这种真实感在书中得到强烈共鸣,其实好多不合理现象我们有目共睹,但我们总善于去伪装,去模糊真相,去逃避,而用一句无法求证的“爱”来代替一切深层次的思考和回答。这也提醒我们缺乏思考的人云亦云是如此的可怕乃至可恨,应常怀一份独立思考的智慧。

  作者一直也在强调两个字“感受”,无论在于朋友,家人,恋人的相处中,我们都应记住这一点,“感受”才是重中之重,因为在这种相处中,我们追求的都是“爱”,而非利益,对爱而言,事实不重要,对错不重要,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感受”,只有你懂我,我才存在,爱才存在。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10

  想到阅读这本书实在自己与妻子和孩子出现一系列矛盾的时候产生的欲望。开篇的内容直触自己的某些痛点,随着展开的文字,牵引着自己的思绪回忆童年到如今的一张张记忆图片。

  童年时的自己没有任何抵抗的接受原生家庭的影响,一直影响到儿子出生的第三年。当自己借以不能让儿子长大后为一个胖父亲而感到羞愧的理由开始减肥,并减肥成功后。其实,后面实质的内容是内心对自卑感的觉醒,内在的幸运力量促使自己超越自卑,建立自信。在随后的一段时间,事实上无意识的真正脱离开了原生家庭和父母的链接。从而也真正意义上建立起自己的家庭。我想在这一点,真正的成长一定是从真正意义上的与父母分离开始的。

  后续因为一些挫折让自己又开始真正的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从阅读听书开始,真正的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有意识的去发掘成功和幸福背后的规律,探索和总结自己的人生哲学和可以复制的成功学。通过了解宗教和哲学,思考人生的意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家是港湾,爱是退路。基于爱,通过感受的认知才会建立最健康的家庭关系,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温馨的环境。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11

  爱永远是好的,家永远是温暖的,这是我之前心里的定见。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广泛存在的概念进行了深刻剖析,读之让我对爱和家的功能与作用有了全新的认知。

  父母、夫妻、亲子,这些最亲近的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似乎每个人天生就知道如何去处,但说实话并不一定科学,很多时候属于当局者迷的状态,即使蕴藏着很大隐患,如果不能得到恰当的指导,也根本察觉不到,更不用说找到问题的病根对症下药了。

  本书的长处就在于将常见的家庭各成员之间关系的问题展现出来,让我们明白很多严重后果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因为很多问题如果不明白形成的原理,是不大可能做到最好的,因为很多时候需要从一种旁观者的心态和视角观察与理解。通常,恋人或夫妻之间吵架也好,父母和孩子之间闹矛盾也罢,更多的是纠结于一时一事,很少有人会想那么多那么深,对于对方的不讲道理和无理取闹,往往是难以理解、徒然助长火气。

  明白这些道理之后就会完全不同,再面对类似问题时,至少心里有深度探究的概念、更妥善处理的方法,不至于只是火上浇油、激化矛盾了。

  如果不去了解这些知识和理念,一味按照自己的观念,根据自己的喜好,将自己的意志、想法和做法强加给家庭成员,或者任家人处置的话,爱也会造成不好的结果,家也确实会伤人的……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12

  寒假反复阅读了武志红写的《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真是一本温柔的书,也是一本有用的书,也真叫开卷有益,感触颇深。自己一直以为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比如:棍棒教育等,但是,随着自己越来越多的读书,越来越多的思考,已经不太认同所谓传统的教育方式了,但是,自己在具体的执行上,有时候还是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自己一直以来做的不太好的地方。

  家既是爱的最主要传递者也是恨的最主要传递者。家庭暴力的因子从小种下,新闻事件报道中形容伤害孩子的父亲为恶父,从心理学角度是说有心理疾病的,暴力偏执。夫妻矛盾,吵架用刀割伤妻子腹部。孩子问题引发矛盾,甩死孩子。只是孩子的问题么?没了孩子家庭就相安无事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猜想该男子小时父母和他的关系,父母对他也是棍棒教育,或者威胁打骂来表达父母的不满情绪。受伤的孩子因畏惧而妥协,即使表面没有反抗,也会心生恨意,因为这是强迫加给我的,给我带来痛苦,不是我自主选择。孩子从切身经历学会和其他人沟通的手段–用武力吵架表达自己的情绪,让你听我的。孩子成为父母意志的简单复制,长大后会把吵架武力打骂的沟通模式用到婚姻、家庭工作上。发生矛盾,对待妻子、孩子、单位同事也是用同样的方法,粗暴。就像故事中的男子,伤害了妻子和孩子,酿成无法挽回的恶果。

  特别提到目前中国家庭常见的几种教育问题,分析下去是心理问题。比如中国文化中,特别不鼓励孩子独立,对好孩子评价就是“听话”。在家听父母话,依赖父母。在学校听老师话,依赖老师。父母控制欲太强,没有给孩子独立空间,甚至抑制孩子独立-叛逆期。理由是—我是为你好。仿佛除了孩子自己,其他人都知道孩子该怎么做,就他自己不知道。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自我评价很低,不会自己做决定。长大后,觉得人生不是自己的,形成外部评价体系,太在乎别人的评价,做事不是为了自己内心的需要,而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好评。他们学习,生活的动力来自父母的压力,不知道自己内心想要什么。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发展,其实扼杀了孩子独立性,孩子成了父母粗糙的复制。我们不乏听到从选择大学专业到选择另一半成立自己家庭,再到养育第三代,原生家庭父母都会习惯的干涉。

  要改善最好的就是“适当放手”,给孩子设立底线—认真生活,不做坏事,没有完美的孩子。教孩子知识,不如给孩子爱。引用书中的话:最好的父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鼓励你。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13

  “五一”假期,看到书架上有一本书《为何家会伤人》,当时就产生强烈了疑问,家应该是温暖的港湾、爱的城堡,是每个人心的依靠,怎么家会伤人呢???我带着好奇与疑惑的心态,开始阅读,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全书,然后又慢慢地看了一遍。

  这是一本有着丰富资源却浅显易懂的关于爱和教育的书籍,适合所有人阅读的书,因为一个人可能没有事业,可能没有爱情,但却一定有一个家。从我们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注定和“家”不可分离。在家里,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爱,也开始学习如何爱人,以及如何被爱。在一个家庭里,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夫妻之间的爱,可能是很相似的,而父母给予儿女错误的教育,夫妻之间缺乏沟通的形式却是各有各的不幸……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心得。

  作为一个教师和家长对书中感触最深的莫过于父母给予孩子的爱:绝大多数的父母是非常爱自己的孩子的,希望孩子长大后有一个好的前程。但很多时候,父母无视孩子的自主意志,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发展,并没有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他们不懂得孩子真正需要什么,也并不真正关注孩子的成长需要,甚至都没有兴趣去了解孩子自己的真实感觉、真实想法,他们只想把孩子塑造成他们心目中的小孩的形象,而这会让真实的孩子丧失自我。对于这样的孩子而言,爱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枷锁。这样的孩子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父母而活。孩子因而会变得精神上非常虚弱,许多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孩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有的会因此自杀。

  多年的教师生涯,和同事们说起学生的问题时,往往会说“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有问题的家长”。表面上看,这本书与学校教育无关,事实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每个学生都来自各自迥然不同的家庭,其家庭教育对他性格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因素。要了解一个学生,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就要走进他们的心,首先就是要了解他们的家庭,我们的成长经历、成长环境给我们带来的影响远比我们所知道的要大得多。

  “别老挑孩子的错!”这句适用于家长和教师。平时教学中,可以说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学生犯错了,就开始挑他们的错,一条条,一筐筐,原意是指望着他能改正,结果反而起了反向打击,抑制了孩子的积极性,潜意识里排斥教师,可是正在成长过程中的孩子,怎么不犯错呢?谁不是在不断地犯错中成长起来的呢?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成为他自己的过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问题的,比如叛逆、网瘾、恋爱等等,所出现的种种问题,除了社会因素以外,家和学校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处理问题?我们该怎样处理这些问题?了解孩子那就要了解他们所生长的环境。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是长辈眼中的惟一,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呵护着,包办型的溺爱抑或纵容型的溺爱,父母替孩子决定生活、老师替孩子决定学习的情况愈演愈烈,而孩子们的反抗也越来越强,其常见方式是网瘾和叛逆,而极端方式则是自杀和杀人。当然这与我们所处的社会体制环境不无相关,素质教育面具下却是旧式的应试教育,使家长只会要求孩子的分数;于是,孩子出了问题,怨孩子怨学校怨社会。这也是我们常常感叹与家长的难以沟通。

  这本书里的案例大多是不愉快的,而这些案例的形成都可以在家里找到原因,从心理学方面进行分析,即使是那些所谓的社会性问题,也可以在家中找到一些成因。作为父母,所能做的就是避免这些误区,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有健全人格的人。而作为教师,更多的是给予理解、宽容,不要一刀切,也不要一昧地将责任全推给孩子们,而是多从家长处着手,或许会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

  家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有可能疏远人们之间的距离。关键在于家人之间的换位思考,积极沟通,以及不断学习“如何爱人及被爱”。也可以总结为两个字:理解。多一些理解,就会少些过于苛刻的要求;多一些理解,就会多些积极有效的沟通。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14

  《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是何老师推荐的,由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资深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著。全书共四章,每一章节之下都包含了家庭关系中对这一主题的认知。

  单从书名上看就感觉有很大的噱头,“家”是由每一个个体组成的共体,这就像把不同质量的液体倒在一个容器之中,有的能够相融合,而有的却怎么也融合不了。正如本书的扉页所写,“这是一本温柔的书,也是一本有用的书”。

  作者编写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样一本温柔的书、有用的书,让阅读者感受到“家是港湾,爱是退路”。

  全书共四章,第一章的主体是夫妻关系。武志红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他认为从恋爱到婚姻到生育再到婆媳关系,这些都是家庭中夫妻关系的折射。通过举例论证想要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系统,必须将夫妻关系置于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

  这一点正如我之前所强调的那样,教孩子的时候,我们要告诉他爸爸爱妈妈,妈妈爱宝宝,宝宝爱全家。一个家庭之中,能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想必家庭氛围不会差,孩子在模仿和影响之下也会如对待他日后的伴侣和孩子。这是一种良性的循环。

  第二章讲的是分离。他说,“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确实如此,孩子从妈妈子宫出来的那一刻就已经感受到了分离的痛楚,这是给它上的第一堂课。然后是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工作、婚姻。。似乎人生的每一件大事都是伴随着分离而开始的。如果不能够很好的分离,那么一定不能很好的成长。给我印象较深刻的是,某一个妈妈送孩子上学,每一次孩子都哭得像个泪人,她哭得比孩子还要凶。她说她从未跟孩子分开过,甚至幼儿园也没有。我想这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没有分离就没有独立,没有独立也就没有了成长。

  我们惧怕的不是分离,而是过渡分离。

  有些家长一直在跟孩子“分离”,他们的“分离”是不在乎孩子的感受的,他们总是给自己找各式各样的借口去远离孩子。他们赚了很多钱,很多名誉,但是却丢失了孩子想与他们靠近的心,想获得爱的一颗童心。

  分离在夫妻关系中也是适用的,不然也就不会有“小别胜新婚”这样一说了,很多夫妻之间的问题的产生要不就是不懂得分离,要不就是不懂得亲密。如何把握好尺度,还需要自己去衡量。

  第三章讲述的是亲子关系。与其说是亲子关系,倒不如说是夫妻对孩子的期望,其中讲述了网络问题、考试问题、教育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我总是记得一本爱情小说中女主人翁说的那句话“你越功利,世界对你越神秘”,是的。虽然我们一直在呼吁自由,呼吁减负,但是面对着“别人的孩子”,我们还能本着初心吗?还能继续保持自己的初心吗?“你越功利,世界对你越神秘”但是谁又说结果不重要呢?看!我们的人生多矛盾。

  第四章讲述的是中国家庭中所出现的问题,比如婆媳关系,所思并非所行、愚孝等。

  看完此书,武志红将夫妻关系放在家庭的核心位置,让每个人学会“分离”,注重孩子的感受,这些我非常的赞同,每一个案例和分析都非常出彩。但是,在某些部分上,我是持怀疑态度的。武志红在本书后面特别强调了母亲对育儿的作用,这点我不否认,但是缺少父亲在育儿中的角色。他说,“孩子越小就越需要妈妈的关注和爱,在婴儿一岁之前,怎么爱他都不过分”;他说“孩子至少要让妈妈带到九个月,才能保证真孩子有一个最低的心理健康基础”;他还说,“如孩子三岁前,妈妈与孩子有两星期以上的分离,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被抛弃创伤”。作者似乎放大了母亲的作用,而基本上看不到父亲对孩子的作用,难道孩子不需要父亲的关注和爱?不需要父亲带到九个月?不需要关注分离?这点我非常质疑!

  一个不在乎父亲这个角色,将责任全归结于母亲的心理学作者。他要不就是关注市场的价值,要不就是自身的家庭也是需要帮助的!

  正如知乎网友的评论:“对于从来没有心理学理论的普通老百姓来说,看了武志红的书,了解了一些心理学知识,发现了一些自己问题的原因,觉得就挺好,已经可以了,那对他们来说肯定是靠谱。毕竟武志红给他们启蒙了。对于心理学界来说,武志红就是一个很麻烦的存在了,因为他红,影响力大,但又不屑用科学的路子研究心理学理论,他的理论都是基于个人经验,没有实证,他也不想实证,属于弗洛伊德看了会流泪,温尼科特看了会沉默的那种。这就很麻烦了,一个影响力很大的通俗心理学作者,普及心理学知识时随心所欲,等于心理学的名誉就在他的笔头上,没有任何同行可以审查他,因为人家不跟科学界玩。他写得没问题也就算了,哪天胡写一通,数以百万计的人要被带沟里!从这点来说,不靠谱!”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15

  自己一直以为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比如:棍棒教育等,但是,随着自己越来越多的读书,越来越多的思考,已经不太认同所谓传统的教育方式了,但是,自己在具体的执行上,有时候还是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自己一直以来做的不太好的地方。

  看完这本书之后,自己觉得一定要改,而且,要有行动地改变。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思考有如下几点:

  第一,婴幼儿时间的教育。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太小了,也谈不上所谓的教育,更多的是陪伴,但是,陪伴也不仅仅只是每天陪在孩子身边就行了。中国的一大特点就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在老家,由爷爷奶奶带,这是广大中国农村的特色。

  城市里的工薪人员,可能要好点,至少下班回家能陪陪孩子。所以,对于农村的父母,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能陪伴孩子成长,书中强调,特别是孩子在3岁内,一定要有妈妈的全程陪伴成长。

  光是陪伴还不行,还要能做到足够好的妈妈与原始母爱贯注,妈妈能非常敏感,能与孩子建立起一种类似于“心灵感应”的交流。这样就会让孩子在陪伴的过程中,慢慢形成自己的人格,非常有益于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长。

  对于这一点,我相信很多城市中的工薪阶层,应该比农村的父母们,也好不到哪里去吧。陪伴孩子的成长,可不仅仅就是一直在孩子身边,而是要“用心”去陪伴。对于这点,我个人的思考是:高质量的陪伴。就是那怕我是一个月,两个月和孩子的分离,但是,每次和孩子在一起的几天,都是用心在和孩子交流,也要比只是人在而心不在孩子身边的要好,当然,这仅仅只是我个人的思考。

  第二,青春期的教育。当孩子们进入青春期后,都会出现一些叛逆,而这些叛逆,正是从小父母教育的问题导致的,父母从小对孩子的控制欲越强,孩子青春期的叛逆越强烈。

  所以,从小就要学会,主动让孩子发挥,要引导孩子自主选择,独立思考,给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权,而不是一味地去按着父母的意愿安排孩子做选择,还美其名曰:都是为了孩子好。

  青春期,要以引导、沟通、聊天为主,做孩子的朋友,充分尊重孩子的私人空间,这点对于中国家长来说,就是权威的挑战,所以,真正要改变的是中国家长父母,而不是孩子。

  第三,成年之后,应该尽早让其与自己分离,不要把孩子用爱的名义,拴在自己的身边,这样即害了孩子,又害了自己。网络上被网友们吐槽的巨婴是如何产生的,就是以上三步都没有做好,一步一步地,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养成了巨婴。

  对于孩子,整部书,首先,以高质量的妈爱陪伴为主,其次,当孩子慢慢长大之后,就要学会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当孩子形成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后,很多的决定、选择,才不需要父母帮其完成,这样孩子自然而然地就“独立成人”了。

  书中也有了对于夫妻关系的描述,但是,主要还是以家庭教育中的孩子为主,特别是母亲这一角色对孩子成长的至关重要性,所以,这也导致了看完这本书的女性朋友们,都觉得太不公平了,感受养孩子、教育孩子都是母亲的事了。在我看来,想要孩子健康的成长,父亲的角色同样重要,只不过,本书是以母亲与孩子为主线来讲述的。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篇16

  我是一口气看完的,我一直有个疑惑我为什么想要得到妈妈的爱。看完好像明白了。我在家是老二,上面有个姐姐,下面有个弟弟。

  妈妈生下我以后家族再盖房子,当然妈妈肯定去干活去了。我呢就放在摇篮里,因为奶奶养了很多猪,我听妈妈说摇篮放在桌子上的。所以我小时候0到三岁应该是没有得到妈妈的关爱的,因为妈妈没时间。去干活去了。我跟弟弟相差三岁。但是我跟我弟弟之间其实还有个小孩子的,是个妹妹,送人没多久就去逝了。家族里呢,我好像是没有得到关爱,小时候也不爱去亲戚家走动。

  看见了应该要和谐了,我第一次分手以后就很长时间就没找男朋友,我一直想着自己变得足够优秀的时候才能有人喜欢我,才会有跟别人旗鼓相当。所以我一直想突破自己。想让家里变好,我花了十年的时间让家里兄弟姐们都有所居,我放心了对原生家庭的关系。但是我发现我姐姐找了一个比自己条件差的人时候我是气氛的,因为我觉得我姐应该找一个条件好些的。因为我姐在市里有房子。男的一无所有,还涨的不好看。我各种跟我妈妈闹,认为我妈妈并没有做好一个母亲的角色。

  确实妈妈没读书,我觉得很多地方做得不好。当我这样指责时,妈妈扔了一句,以后家里的事情你管,你去说,我不管了。我流泪了,又陷入了情绪中,想着爸爸在就好了,我就不用管了。其实这里面有家庭关系的错位,我的沟通问题。我把自己认为的好强加到别人身上。我一直不断的跟自己说放下放下,分割与原生家庭的关系。我想这就是成长吧!是我要突破的功课。放下对原生家庭有责任的执念。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我不能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