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气候有哪些特点范文汇总三篇
夏至节气的气候有哪些特点夏至养生,需要多注重休息,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要顺应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力争每天午睡半小时左右,可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夏至气候有哪些特点范文汇总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夏至气候有哪些特点篇1
一、饮食方面
1、清淡饮食多吃“苦”
夏至时节天气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需要清淡一些,不宜食用太多热性食物、厚味肥腻之物,也不要贪食冰冻冷饮。
夏至饮食调养方面应调理胃气,可以多喝点绿豆汤,食用新鲜蔬果,冬瓜、空心菜、苋菜、西瓜等都是适合吃的应季的蔬果。同时还要注意避暑祛湿,可食用薏米、茨实、扁豆等健脾祛湿的食品。
除了要清淡饮食,还应吃些苦味食物,像是苦瓜、香菜等。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湿、清凉解暑、利尿活血、解除劳乏、消炎退热、清心明目、促进食欲等作用。不过,苦味食物均属寒凉,虽然能清热泻火,但属于清泻类食物,体质较虚弱者不宜食用。
2、及时补充水分,不要空腹饮茶
天气炎热,身体消耗水分大,因此要及时补水,不要等口渴了才喝。少喝冰水,过凉的东西会刺激胃肠道,影响消化液的分泌使食欲减退,造成消化不良、厌食、腹部胀痛、腹泻等胃肠道疾病,喝些温热的水会更加解渴。此外,也不要空腹饮茶,可能会消耗人体阳气,夏季饮茶需适量,可以在饭后喝2~3杯。
二、生活方面
1、保持情绪平稳,晚睡早起
天气炎热,脾气容易急躁,学会心态调整尤为重要,心静自然凉。室外工作或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加强防护。起居调养需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可以恢复体力消除疲劳。
2、不要剧烈运动
夏季容易使人变懒散,提倡适量运动以振奋阳气,提升精神。最好选择在清晨或是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运动,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运动锻炼后可以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
3、忌用冷水冲凉
冷水洗浴是不少人喜欢的消暑方式,但是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毛孔、肌肉均处于开泄状态,寒气极易侵入人体,冷水澡极易导致阳气暗损,时间久了会出现手足发冷、小腿抽筋、感冒等不适症状。
夏至气候有哪些特点篇2
夏至: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丌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夏至气候有哪些特点篇3
1、祭神祀祖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夏至前后,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2、消夏避伏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竟而成为制度。
3、吃面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4、食夏至饼
在古代,夏至之时农家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肉类等,祭祖后食用,或分赠亲友,谓之“夏至饼”。夏至这天,古时还有食麦粽之俗,而且亦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
5、吃馄饨
夏至这天,古代有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习俗。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古人吃过馄饨之后,开始为孩童称体重,希望孩童健康成长,身强力壮。
6、夏至节
夏至和冬至一样,属于中国民间重要的节日,古时称“夏节”、“夏至节”。清代之前的夏至日曾全国放假,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以避夏日酷暑,名曰歇夏。宋代《文昌杂录》里记载:“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
7、夏至称人
在古代,夏至日称人,以验肥瘦,可求吉利,故古时夏至称人习俗,表达了古人祈求美好的强烈愿望。
8、给牛改善伙食
夏至这天,古时还有给牛改善伙食的习俗。古人会在夏至日煮麦仁汤喂牛,据说牛喝了身体壮,能干活,不流汗。
9、吃补食习俗
农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即进入犬天,此时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不振,开始消瘦,即“枯夏”。古时民间便开始偷闲消夏,注意饮食补养,古代官府也停止办公事。
10、互赠消夏之物
夏至日,古代妇女有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之习俗。《酉阳杂俎·礼异》载:“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这些皆为古代常用消夏之物,古代妇女以此相互赠送,来消暑避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