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聋人的自传说说集合50条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有关聋人的自传说说集合50条

有关励志的素材:用生命舞蹈的聋哑人

导语:这位年仅25的姑娘,是在没有任何音乐和节拍的情况下演绎动人神韵的。舞蹈,对于她来说,是儿时的嬉戏,是精神的寄托,是感受这个世界的特定方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中考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与杨丽萍演绎的.《雀之灵》不同,聋哑艺术家邰丽华创造的是一只清丽、温婉,总在不经意间为人们绽放无比绚烂之后又在刹那间将一切归于平淡的人间之鸟。

这位年仅25的姑娘,是在没有任何音乐和节拍的情况下演绎动人神韵的。舞蹈,对于她来说,是儿时的嬉戏,是精神的寄托,是感受这个世界的特定方式,更是重新定位人生的砝码。她将自己变成一只旋转的陀螺,24小时中除了吃饭和睡觉,其它时间都在舞蹈。音乐是舞蹈的天然催化剂,正是靠着音乐的刺激,舞蹈家们才将自己所有对音乐的感受,表现为躯体的流动。对于处于无声世界的邰丽华来说,要让舞蹈和节拍完全合上,唯一的方法就是记忆、重复、再记忆、再重复。她用心去伴奏,她要用身体的舞蹈和心中的音乐去膜拜生命。

1992年10月,意大利斯卡拉大剧院举办了被称为艺术盛会的“无国界文明艺术节”,应邀演出的都是当今世界上舞蹈界的超级明星,邰丽华作为唯一的残疾人舞蹈家,表演了极具东方情调的舞蹈《敦煌彩塑》,引起轰动。

2024中考素材:用生命舞蹈的聋哑人

导语: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要有属于自己的一个追求,同时也要为自己的目标而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下面这则素材中讲述的是聋哑人舞蹈家邰丽华的执着追求,她用生命在追求自己的梦想,她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中考议论文素材,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谢谢!

  2024中考素材:用生命舞蹈的聋哑人

邰丽华:用生命舞蹈的聋哑人

与杨丽萍演绎的《雀之灵》不同,聋哑艺术家邰丽华创造的是一只清丽、温婉,总在不经意间为人们绽放无比绚烂之后又在刹那间将一切归于平淡的人间之鸟。这位年仅25的姑娘,是在没有任何音乐和节拍的'情况下演绎动人神韵的。舞蹈,对于她来说,是儿时的嬉戏,是精神的寄托,是感受这个世界的特定方式,更是重新定位人生的砝码。她将自己变成一只旋转的陀螺,24小时中除了吃饭和睡觉,其它时间都在舞蹈。音乐是舞蹈的天然催化剂,正是靠着音乐的刺激,舞蹈家们才将自己所有对音乐的感受,表现为躯体的流动。对于处于无声世界的邰丽华来说,要让舞蹈和节拍完全合上,唯一的方法就是记忆、重复、再记忆、再重复。她用心去伴奏,她要用身体的舞蹈和心中的音乐去膜拜生命。

1992年10月,意大利斯卡拉大剧院举办了被称为艺术盛会的“无国界文明艺术节”,应邀演出的都是当今世界上舞蹈界的超级明星,邰丽华作为唯一的残疾人舞蹈家,表演了极具东方情调的舞蹈《敦煌彩塑》,引起轰动。2000年9月18日,富丽堂皇的纽约卡内基音乐厅,邰丽华又以充满激情的舞蹈,赢得了观众,观看演出的还有本届联大主席和众多联合国高官以及43个国家驻联合国使团的官员。

邰丽华以其“孔雀般的美丽、高洁与轻灵”征服了不同肤色的观众。她凭着自己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成了我国唯一一位登上世界两大著名“艺术圣殿”的艺术家。

【心得感想】

邰丽华,女,无党派人士,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舞蹈演员、艺术总监,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副主席,当代聋哑人舞蹈家,《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她在2005年的央视春晚上“千手观音”的舞姿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

有关梦想与生命的高考写作素材

导语:当第一次梦想轻轻敲打我内心的大门时,我便认识了这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东西。它会变成我想要的东西,代价却是自己的努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写作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梦想与生命

当第一次梦想轻轻敲打我内心的大门时,我便认识了这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东西。它会变成我想要的东西,代价却是自己的努力。一个人的梦想可以改变许多次,但放弃曾经的梦想的原因是自己无法办到去实现它。

在童话故事里,主人公的梦想可以由一个住在黑暗森林里的巫女,或是从天宫中到人间的天使,或是蘑菇岛上的小精灵来实现。但是现实生活中,梦想需要的是我,当一个梦想实现之后,就会发现,自己收获的原来比预计的`还要多。

生命,是一样不可多得的神奇的东西,它能让一个人生活在这缤纷多彩的世界里。然而,它也是需要我的,没有我它根本就不会被人知道它的存在,或许只是一个透明的物体,也许就是所谓的灵魂。

生命需要我将它点缀地多姿多彩,需要我活地精彩,不为任何做错的事而内疚一辈子。因为它需要我明白,活着是为自己,不是为别人,因而做错了事,能改便好。

生命与梦想加起来的分量,足比一个地球要“重”地多,因为即使地球、生命和梦想都需要我,但是地球不是个人的,不是想改变就改变地了的。

梦想与我同进,生命伴我同行,它们需要我,因为我,也需要它们……  ​

有关生命的作文素材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无价的,对待生命,应心存敬畏。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一段时间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老师和家长过度强调升学和考试,当生命的意义被异化为分数的奴隶时,其人格、道德、意志、审美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就都被忽视,从而造成青少年对生命的漠视。从小学到大学,学生自杀的消息,时见报端。对此,学校、家庭、社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生命教育应成为全社会的必修课。

热点

2024年11月26日,重庆10岁女孩李某在电梯内殴打一岁半婴儿,并将其带到家中继续殴打,致使男婴坠楼;12月3日,14岁的男孩刘某用绳子将8岁的女孩周小妍勒死在公厕的便池里。短短一周时间,这两起悲剧,牵动公众的神经,两朵含苞未放的花朵,悄无声息地凋零,摧残他们的竟然也是孩子。10多岁的孩子,心里有没有对生命的敬畏?恐怕没有,至少有一部分孩子心中没有。否则,也不会接二连三地发生未成年人伤害未成年人或婴儿的悲剧。父母也曾经常叮嘱孩子:过马路左右看、不触摸裸露的电线、不去深水区游泳……这些都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孩子入了学,到了学校,系统的生命教育就成了奢望。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生命教育”旨在培养孩子对生命的认知和热爱,这是孩子健全人格的.一部分,也是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但在我国生命教育体系是一个普遍的短板。美国学者唐纳,华特士1968年提出“生命教育”的概念,美国学生入学第一课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权利,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珍惜自己的生命,并对其他生命葆有平等的同情和敬畏。瑞典学生在很小的时候,老师就会给他们讲人是怎么出生的,从而让孩子懂得什么是生命,同时被告知一个人死亡对自己、对亲人意味着什么。在日本,生命教育被称为“余裕教育”,其核心是“热爱生命、选择坚强”。

思辨

【第1句】:漠视生命的根本原因是缺乏敬畏之心。

当下,人们过度追求娱乐或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这对青少年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一些青少年甚至成年人在思想和行为上表现出对生命的无畏、对生存的无望和对生活的无趣等,这都是缺乏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有意回避生命的沉重,缺乏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第2句】:要意识到生命教育对人生存意志的影响。

我们的教育大多以分数为重,以升学为目标,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和培养,更缺乏生命的教育。教育的起点是“人”而不是“学”,教育就是要尽最大可能去帮助每一个个体具有主动承担生命的自觉,要让每一个个体在尊重生存的前提下,充分显现自己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成就精彩人生。

【第3句】:净化社会环境,需全社会一起行动。

受一些媒体和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学生的是非观念和道德观念越来越淡薄;由于社会竞争加剧,就业压力不断增大,有些家长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龙的心情越来越迫切,致使一些青少年内心十分痛苦,再加上家长不理解,老师不满意,就使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采取了极端的方式摧残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因此老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并让孩子懂得尊重自我和他人,应减少或避免有暴力倾向的动画片、影视剧以及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净化社会环境,把生命教育当成全社会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