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使英雄泪满襟(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理解)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首二句以问句开篇,以旁人作答引出武候祠,让人感到如同身临其境。丞相祠堂何在?在成都那高大而茂密的翠柏林中。"锦官城"指成都;"柏森森"指柏树长得高大而茂密,"柏森森"三字渲染了武侯祠的庄严肃穆之气,为后文咏叹诸葛亮的高风亮节做好了铺垫。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诗人是前来凭吊这位千古名臣的,尽管祠堂中有映阶的碧草弥漫着春意,他却无心观赏,任其自成春色;尽管黄鹂隔着树叶在啼唱着悦耳的歌声,可他无心倾听。任其空作好声。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此两句回顾历史,当年诸葛亮为报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出山辅佐刘备,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不辞劳苦,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死后,他又辅佐后主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竭尽了一片赤胆忠心。"频烦",指多次烦劳,此两句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军政生涯。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却积劳成疾,病死军中,壮志未酬,遗恨五丈原,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英雄豪杰为之洒泪叹息。这两句包含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全部敬仰与惋惜之情。诗人用"满"而不用"沾",烘托出一代名臣壮志未酬的浓烈的历史悲剧气氛。一个"身"字,让人想到诸葛亮一生为国操劳,以身作则,事必躬亲的竭忠尽智精神。(《唐诗一万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