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自己不合群的句子100句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形容自己不合群的句子100句

不合群的天性散文诗

当他大吹特吹,团队精神,

用意在塑造一个集体气氛。

掩人耳目,编织一些鬼话,

版报和宣传栏也眼花缭乱。

十荣十耻,讲正气树榜样,

公司遇跛脚员工,拒加班。

幸好,加三小时才伍拾圆,

我并非得过且过之新员工。

入职此厂是我的使命义务,

忍辱负重可以是赴汤蹈火!

我想决意打破假团队精神,

撕去其装蒙面人的假面具。

给他们老大到时亮出底牌,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人。

给湖北老板之厂打工当心,

无论怎说,薪不能扣是真。

没有心计,没有对抗演练,

让那些嫌屎厌尿的'老大疯!

我的立世传奇本色虎山行,

人到屋檐就只能先把头低。

以我之德去报他们对我怨,

我就铺开一条坦途给其用。

不合群的个性今生实难改,

吹牛拍车间老大马屁不通!

外来打工者,打碎牙吞下,

总有一个扬眉吐气的时机。

《弟子规》 教他天性

引导语:那本小时候曾读过的《弟子规》,它教会我们什么呢?是否是天性?

【第1句】:孝。教者孝之文也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在谨信学文之前,是仁爱之心的根本。我们教给孩子孝道,其实就是希望他们在最朴素的地方,显出做人的核心价值。孝这个字,我们都认识,不妨伸出手来写一写。上面是一个“老”字,下面是一个“子”字。所以“孝”最基本的寓意就是说,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在上面为他遮风挡雨,孩子长大了,父母老了,孩子在下面给他供养和扶持。《说文解字》解释篆体“孝”字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所以,“孝”字写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那“教”又是什么呢?左边一个孝,右边一个反文,古人说,教者孝之文也。我们教给孩子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美德。那么敢问一句,为什么没人说,父母对孩子的爱也是美德呢?是的,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天性,是本能。同是血缘至亲,为什么下行的爱如此自觉,如此浓烈,而上行的爱有时却显得那么牵强?是的,我们在教孩子,不是教他为天地之心,为生民之命,而是在教他天性。

《孝经》开篇明义章即是说孝。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子侍坐在旁边。孔子说:“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无论是尊贵还是卑贱,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那是为什么吗?)曾子赶紧说:“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学生我不够聪明,哪里会知道呢?)于是孔子告诉他:“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什么是治民治世的终极智慧呢?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予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最终目标。)“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这就是孝的力量。)

【第2句】:答不完的问句

《弟子规·入则孝》开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八句话,四个父母起始。很容易做到吗?其实很难。有这样一个故事,中年的儿子坐在桌前看书,年老的母亲在儿子身后发呆。突然,书桌前的窗台上落下了一只大鸟。母亲叫儿子说:“儿子,你看,一只鸟。”儿子轻轻哼了一声,没有说话。没一会,母亲又说:“儿子,一只鸟。”儿子有点不耐烦地回答:“是,一只鸟。”又过了一会,母亲再次重复:“儿子,一只鸟。”儿子猛地回头望了一眼母亲:“我知道了!你都说了三遍了!”母亲默然良久,起身去卧室拿出了一本日记,翻到了很多年前的一篇,拿给儿子看——“今天,我和儿子去公园玩,不远处的草坪上落下了一只鸟。牙牙学语的儿子指着它对我说:‘妈妈,鸟!’我欣喜地回应儿子:‘是的,宝贝!一只鸟!’紧接着儿子又说:‘妈妈,鸟!’我再次兴高采烈地回应他:‘嗯!一只漂亮的鸟!’这只鸟激起了儿子巨大的好奇,它只在草坪上停留了短短的一小会儿,但是儿子指着它和我说了24遍——‘妈妈,你看,一只鸟!’当然,我也开心地回答了他24遍——‘是的宝贝,这是一只鸟。’”

我们的一生,步步行来,点点滴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这如天一般的恩情,大而无穷,又怎么报答得完呢?

【第3句】: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从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封建社会发展出来的孝道,沁入骨血,先贤智者用文藏典籍记录下了他们智慧中关于孝的全部形式。子由问孝,子曰:“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由问孔子,什么是孝呢?孔子说,是能够供养父母么?动物皆有本心,我们知道,羊羔是跪乳的,乌鸦是反哺的。如果没有恭敬之心,那么人和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孔子告诉我们,孝为行,敬为心。孝这件事,是论心不论迹的。无关乎贫穷或富有,无关乎能力高低,仅仅是每天一次的问候,就已经足够。《入则孝》当中说,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心灵的陪伴与牵挂,是对父母最长情的告白。父母对儿女的心,永远都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由此看,教育最难,难在无法阻挡孩子的成长。一个孩子长大的过程,就是慢慢离开父母的过程。第一次断奶、第一天上学、第一次夏令营、第一次独自踏上异国他乡,成家立业,建功立志,又该如何去教他什么是牵挂?只能盼望天下儿女之心,对父母多一点懂得。

从前,有一个小男孩,他从小就在一棵大树旁边玩儿。他特别喜欢这棵树。这是一棵苹果树,长得很高,又漂亮,有很多甜美的果子。这孩子天天围着树,有时候爬到树上摘果子吃,有时候在树底下睡觉,有时候捡树叶,有时候他也拿着刀片、瓦片在树身上乱刻乱划。这大树特别爱这孩子,从来也不埋怨他,就天天陪他玩儿。

玩着玩着,孩子长大了。有一段时间他就不来了。大树很想他。过了很久,他再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少年了。大树问孩子,你怎么不跟我玩儿了?这孩子有点不耐烦,他说,我已经长大了,不想跟你玩儿,我现在需要很多高级的玩具,我还要念书,还得交学费呢。大树说,真对不起,你看我也变不出玩具,这样吧,你可以把我所有的果子都摘去卖了,你就有玩具,有学上了。这孩子一听就高兴了,把果子都摘了,欢欢喜喜地走了。

就这样,每年他就是在摘果子的时候匆匆忙忙而来。等到他读书以后,又有很长时间不来了。再过一些年,这孩子已经长成一个青年,他再来到树下的时候大树更老了。大树说,哎呀,你这么长时间不来,你愿意在这儿玩会儿吗?孩子说,我现在要成家立业了,我哪儿有心思玩啊?我连安家的房子还没有呢,我也没有钱盖房子呀。大树说,孩子,你千万不要不高兴,你把我所有的树枝都砍了就够你盖房子了。这孩子高兴起来了,把树枝都砍了,就去成家了。

这样又过了很多年,这孩子再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年人了,这大树已经没有果子也没有树枝了。孩子还是不高兴,一个人心事重重地徘徊在树下。这孩子说,我现在成长了,念完书,也成家了,我得在世界上做大事。这世界上的海洋这么浩瀚,我要去远方,可我连只船都没有,我能去哪儿啊?大树说,孩子,你别着急,你把我的树干砍了你就可以做船了。这孩子一听很高兴,砍了树干,做了一艘大船出海去了。

又过了很多年,这个大树只剩下一个快要枯死的树根了。这时候,这个孩子回来了。他的年纪也大了。他回到这棵树边的时候,大树跟他说,孩子啊,真对不起,你看我现在没有果子给你吃了,也没有树干给你爬了,你就更不愿意在这儿跟我玩了。这孩子跟大树说,其实我现在也老了,有果子我也啃不动了,有树干我也不能爬了,我从外面回来了,我现在就是想找个树根靠着歇一歇,我累了,我回来就是跟你玩的。这个老树根很高兴,他又看见孩子小时候的样子了。

这个故事,其实说的就是我们的父母和我们自己的一生。时光催人老,总有一天,父母将会老去,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付出的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对孩子一生的提携。为人子女,又该以何种方式去回报这份大爱呢?

【第4句】:色难

《入则孝》后半部分,讲了这样一个道理。它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色难,色是什么?就是这句“怡吾色,柔吾声”。难在哪儿呢?难在没有一颗恭敬的心,难在没有一个谦和的态度。于是“色悦”成了衡量一个人孝心的道德标尺。孔老夫子弟子三千,曾经有不同的学生向他问过孝。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问孔子,何为孝道?孔子反问他,如果有事情的话孩子就替父母做了,有好吃的就给父母先吃,你觉得这是孝吗?我们有很多孩子,包括我们自己,很多时候父母走过来小心翼翼、轻声细语地问我们:“孩子,最近忙什么呢?能和我聊一聊么?”我们就经常会说:“哎呀,跟你说你也听不懂,我还有事呢,你别烦我了!”六六有一本小说,叫做《宝贝》,里面有一段台词,是温和的男主角对他脾气急躁的妻子说的,他说:“其实你对我呼来喝去这事没什么,连美国总统都会被媳妇呼来喝去,我不在乎。可是你想没想过,忍受你呼来喝去的那个人是因为爱你,而你的呼来喝去是因为你嫌弃。”我们可以对陌生人笑脸相迎,却总是对身边最亲密的人充满挑剔。孝顺孝顺,顺者为孝,真正爱自己的父母,就要学会包容和尊敬他所有的习惯。父母真的会犯错吗?当然会的,那父母犯错了应该怎么办呢?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道理本身是什么不重要,表达方式很重要。以谦和的态度去建议他,以恭敬的心去顺承他,不执拗,不违背。心有忧思谓之劳,有忧思却没有怨怼。所以我们才能说,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孝敬他们,让被孝敬的人快乐,不违背他们的意志,就是难得。

【第5句】:亲有疾

生老病死,人之大义。《入则孝》的结尾部分,谈到了这个问题。它说: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我们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能够在父母病榻前昼夜侍奉,已然是孝顺之致。那父母给予我们的也同样是这样的吗?

前段时间,我母亲得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病。其实这也是我今天读书分享的初衷。医院里有很多形形色色的病人,无论贫富高低,职业贵贱,一旦走进那间病房,大家都是一样的,没有谁会因为富有或权势就可以免除病痛。于是,人性在最纯粹的地方显露本真。病房里的一个姐姐,34岁,病情很严重,她70岁的'母亲,只来过病床前一次,那次我在,我看到她甚至没有正眼看她的女儿,就已经满眼泪水。后来她被接走,再也没来过。姐姐的老父亲,满头白发,他同样抗拒走进这间病房,每次匆匆来,匆匆走,但是习惯在病房外搬一把椅子,斜坐在门前,目不转睛注视前方。开始我以为他是觉得病房里太热,去楼道里乘凉,后来一次偶然,我坐在和他相同的位置上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在这个位置朝里望,看不到姐姐的脸,却刚好能看见姐姐的心电监护仪,屏幕上一起一伏,数字一闪一闪,时刻跳动的是他女儿的生命,然而他的女儿大多数时候都只是无声无息地躺在床上,恐怕只有这台心电监护仪能够告诉父亲,她的生命依然鲜活。所谓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也不过如此。因为太爱,所以日日恐惧,不敢来,不敢看,不敢去照顾。我们以为,昼夜侍不离床已是孝道,然而父母之爱,却是因为眼看不得孩子的片刻苦楚而不得已的离开。从此我便知道,照顾生病孩子的父母和照顾生病父母的孩子,是不可能一样的。

【第6句】:今汝安,则为之

最后,我想要说的是《入则孝》的最后一小节。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死,真是个沉重的话题。宰我有一次问孔子,他说如果父母去世了,我们真的要守孝三年吗?身为君子,三年不为礼乐,礼崩乐坏该当如何?孔子于是反问他: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如果父母去世不久,你就吃粳米白面,穿绫罗绸缎,你会安心吗?)宰我说:安。于是孔子说了六个字:今汝安,则为之。宰我走了之后,孔子感叹,他说一个孩子出生后,要三年才能免于父母之怀。在这三年里,很少有父母会说,你怎么还不长大我真是一天都懒得抱你了,都是抱不够,亲不够的。襁褓婴儿在怀三年,哪有父母会管它礼崩乐坏?不过孔老先生向来都是一个宽和的人,宰我说安心,他就告诉他,安心就去做好了,对得起本心即可。然而我们想,教育该如何向孩子解释这些生死大义呢?不过好在每个孩子终将长大,他们总有一天会站在父母的位置,感受到为人父母的喜乐悲忧。天性,从来都是时间可以教会的。

《弟子规·入则孝》一章,全篇只有168个字。我却知道,一个孩子,可能需要花20或者30年的时间,直到他为人父母的那一天,才能依稀弄懂这168个字的含义。我们一直在倡导读书,甚至以此为前提设置了师生共读、家校共读,等等的读书教育形式。为什么这样做呢?我想,无非是因为,越是浅显易懂的文字背后,蕴含着的恐怕是我们将终其一生去揣摩的道理。

最后我想说,真正的教育,恐怕不是点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风化雨、自然无为的过程。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它没有声响,只是让走在前面的人,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然后,任由改变自然发生。

爱美是人的天性散文

在有意无意中,溘然不自发地被某些人颇能凸显出小我气质的穿搭惊艳到!这几乎产生在任何人群中。

可以说,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位美学引导者,妈妈的眼光与行动在生活中的各类细节中传递着自身对于美的敏感与熟悉,那个不时感触感染暖和的的.孩童也恰是在成长的点点滴滴中接收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毫无疑问,每小我心坎深处都藏着一位爱美的天使!执着于美的人一旦将她完全唤醒,引起的将不止是尖叫!

谁不欲望获取更多存眷,以便有更多的机会展示本身呢,迎来青睐?

如许的经验本身就是基于对美的寻求与神往的心理,绝大年夜大年夜多半人心坎深处,都想要经由过程一些外在的装潢,发掘自身不曾创造的美,尽情展示自身气质,从而成为他人心中的核心,以享受他人热忱赞美!

要说谁最在乎穿搭,是在找不到比童妈这一人群更看重穿衣搭配了。

几乎所有人都曾有过如许的经历,并且如许的体验这几乎可能产生在任何场合。

女性本就本性爱美,即使是分分秒秒的外在形象美的展示机会,也毫不会愿意随便忽略放过。

而作为进级为宝妈的年青女性们,从孩童的孕育期开端就已经天然地与母亲加倍亲近,成就其弗成替代的地位!

在生活中,我们总能看到穿搭时尚、惹人注目标孩童形象,在欣羡之余,老是会不由得赞叹与想象背后那位爱美的宝妈是多么懂美。

从穿衣打扮开端,年青妈妈们引导着孩童走向美,并逐渐形成独特的审美眼光。

每一个穿戴漂亮孩子,都少不了年青妈妈们的不懈尽力。

没有哪个妈妈不欲望本身的孩子穿搭得体,气质动人,招来爱慕的眼光!

孩童的外在形象往往离不开宝妈的居心。爱美的年青妈妈们聚在一路,聊得最多的除“买买买”生怕照样心中的那个“阳光帅气的小男孩”“光彩动人的小姑凉”,谁让一众妈妈们生成就有一颗爱美的心呐!

忧伤是我的天性诗歌

◎我在夏天吃着春天的麦子

逐渐缩小的月光

小成麦子

我比麦子更小

淌过的汗水中并没有带着我需要的那一粒盐

比如泪水

我只要喊一声

就比雨水还要丰盈

也比草来的更快

况且你还没有把我想像成一片春天的泥土

那么我将更加接近火焰

接近你爱情的方式

◎忽然想起你手掌上的房子

那么一把月光

就可以把我养活

那么一朵花

就让我想把整个春天都给你

虫子是我的

死亡也是

在夏天结束了之后

我希望还是

最好你还我一匹马

或者一些细瘦的风景

就像你的房子

总让远方有一些悲伤的东西

涌起云朵

◎我靠吃忧伤的月光长大

靠近你的是什么

我感觉影子越来越黑

被树木偷走

仿佛那些干裂的嘴

被一朵花而封住

一年太短

而夏天太长

你还要说些什么呢

月光已经沉到我的内心里

就快要长成一块小瘦骨

◎没有比灯再黑暗的东西

荒草在骨质中不断起身

比月光生长的更快

鸟躲在里面

充满声音

有时是一把明晃晃的刀

被人在石头上一点一点的磨薄

我承认你是明亮的

比夜晚所有的星星还要明亮

我眼睛的明亮

所以没有比灯再黑暗的`东西

我总在其中看见

一个比我身体还要黑暗的身体

◎我听着风吹过大地

送走月光的人被春天一直流放在外

再怎么弯曲的柳发出来都是绿的

因此你见证了我的尸体

比那些雨水敲打下的落花还要狼狈

也比泥土更为潮湿

比一只溺死在水中的蚂蚁更小

我听着风吹过大地

怎么也听不到你喊我的名字

就像大雨过后的早晨

一切都被河水顺利地运走

◎从此我和我的神居住在远方

我们都需要合适的空气

比如春天

比如土壤

然后就都去了远方

然后喝下去的水中全是月光

从此我和我的神

一起居住在只有你用叶子才能抵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