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说说心情短语集锦70句
余秋雨 都江堰 教案
余秋雨是专业从事散文、艺术理论的写作,在大陆和台湾出版中外艺术史论专著多部,曾赴海内外许多大学和文化机构讲学,入载了英国剑桥《国际著名学者录》、《世界名人录》、《杰出贡献者名录》以及美国传记协会的《五千世界名人录》等。
【教学目标】
【第1句】:识记作家及其主要作品,了解余秋雨散文的特点;
【第2句】:理清本文的写作脉络,把握文章的结构;
【第3句】:体会本文蕴涵的文化意蕴,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结构。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李冰父子为政思想的评论,体会文中深厚的文化意蕴。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1句】:导 入
我们都喜欢游览名胜古迹,是什么吸引了我们呢?是风景吗?不全是,吸引我们更多的是当地美丽的传说与相关的故事,而在这些传说与故事的后面都寄托着一种精神,一种文化(请同学列举名胜古迹及其相关的故事和传说)。现在,我们一起去领略都江堰独特的文化魅力。
【第2句】:相关知识介绍
(一)作者简介:余秋雨,1946年生,当代散文作家,艺术理论家。浙江余姚人。著有学术专著《中国戏剧史述》、《戏剧理论史稿》等,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借我一生》、《秋雨散文》等,其中《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
(二)文化散文:在散文写作中引入关于文化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并以此作为关注现实的重要方式。将“人、历史、自然” 交融在一起,对中国文化进行回顾和反思,被人们称为 “文化散文” 。
(三)都江堰简介及李冰。
【第1句】:都江堰,在四川灌县西北岷江中游,古时曾在都安县境内,称为都安堰,宋元以后称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附:都江堰示意图)
【第2句】:李冰,今山西运城人,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秦昭襄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年)为蜀郡守,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岷江出山口处主持兴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因而使川西平原富庶起来。
【第3句】:解读课文
(一)
【第1句】:请学生朗读第一部分。(用一个短语的形式概括这部分内容)
【第2句】:标题:工程的伟大与不朽。
【第3句】:运用的写法:对比。(1)角度:修建时间、规模、社会功用、历史、文明特征。(2)目的:从各种角度反映都江堰和长城的区别,让人们认识到都江堰的伟大(注意:并没有否定长城的伟大)(3)结论:第一段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是都江堰。(中心句)
【第4句】:总结:由此我们可以分析出,文章以长城入手,作好铺垫,引出都江堰;文章从长城与都江堰的不同角度进行了对比,以突出文章主旨,从而表现了都江堰是一种灵动的文明,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
(二)
【第1句】:请学生朗读第二部分。(用一个短语的形式概括这部分内容)
【第2句】:标题:水流的强悍与驯顺。
【第3句】:提问:作者怎样描写都江堰强悍而又驯顺的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一部分主要从听觉、感觉、视觉来写都江堰的水,突出了水流的宏伟气势,强悍和规整。写水强悍撒野,以见其凶蛮,说明工程艰险;水的规整驯顺,则见治水人的气度手段不凡,将水化害为利。字里行间激荡着作者对都江堰的'热爱和对治理人敬慕的感情,蕴含着对都江堰巨大社会功用的赞叹。(并找出其中排比句说说其作用。)
【第4句】:提问:这部分运用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体会作者紧张喜悦豪迈赞叹的丰富感情。)
明确:先抑后扬的写法。作用: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震撼。
【第5句】:总结:同学朗读第二部分第二段,体会作者此刻感情。
第二课时
导 入
如此激动人心的都江堰,这样富有魅力的水,究竟是谁,赋予了它无尽的生命,千百年来唱着动人的歌?一个遥远的看不见面影就把历史的厚度和沧桑推到了我们的面前,让我们走进了李冰生活的那个时代,感受历史给予我们的那份凝重和激荡。
(三)
【第1句】:请同学默读第三部分。(用一个短语的形式概括这部分内容)
【第2句】:标题:李冰的智慧与精魂。
【第3句】:第三部分写李冰,如何写的?(对比)
明确:(1)李冰其人:秦,蜀,郡守。
行为:实践。
目的:浚理、消灾、滋润、濡养。
品格:质朴、冰清玉洁。
(2)实践中的李冰。长锸<——>金仗玉玺、铁戟钢锤。
①长锸:实践,郡守;四川最大的困难是旱涝,所以要守住江水;——为民造福,守住百姓的心。
②金仗玉玺、铁戟钢锤——权力象征,政治武器,暴力工具。
实践内容:(先让学生思考,结合实践结果来回答)
实践结果:(用原文回答)
失败原因:治水的韬略很快被人替代成治人的计谋;灌溉的沃土时时成为战场;沃土上的稻谷有大半充作军粮。
胜利原因:有什么样的起点就有什么样的延续。如何延续:举例说明——汉代水官;今天,李冰的伟大精魂一直延续下去。——>李冰的伟大精魂:为民造福,守住民心。
(3)体会作者的感情:(课文哪句可以看出作者此刻的感情?)
向官场衮衮诸公诘问: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
明确:立场问题:民心向背(此即实践的核心内容)。——某种乐观。
【第4句】:找出这部分中拟人、排比句。(略)
(四)
【第1句】:请同学朗读第四部分。(用一个短语的形式概括这部分内容)
【第2句】:标题:影响的巨大与深远。
【第3句】:为何写横江索桥?明确:突出李冰的自信;
李冰为何自信?明确:为民造福。
自信的结果如何?明确:被人膜拜,成为神
【第4句】:什么样的是神?明确:实实在在为人民造福的升格为神。
【第5句】:傩戏中的神变成了李冰意味着什么?(学生思考回答)参考:人们拜神的目的是祈福,神是老百姓的精神支柱。那么神的作用是为民造福。李冰的身份是官,父母官。父母官也是百姓的精神支柱。只有真正为百姓造福的父母官才能有资格成为神,成为百姓的真正的精神支柱。
【第4句】:写作特点(结合课文提示讲解)
【第1句】:现代目光和理性的评说;
【第2句】:鲜明的对比;
【第3句】:生动传神洗练的语言;
【第4句】: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第5句】:叙议结合。
【第5句】:小 结(主旨)
通过写自己游览都江堰和二王庙表达作者深刻的历史反思和文化反思,对李冰精魂、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感悟,也体现了作者对承传这种精神的乐观和对膜拜这种精义的欣慰。
【第6句】:作 业
【第1句】:熟读课文并完成课后练习2(P235);
【第2句】:课后阅读《文化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