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描写大海的句子集锦五篇
冰心与海-1500字散文
冰心与海
我的生命的道路,如同一道小溪,从漫长的山谷中,缓缓地、曲折地流入“不折细流”的大海。——冰心
(一)
冰心与海特别有缘,也特别喜欢海。
1901年5月,因随父母移居上海,还在七个月襁褓中的冰心,就在福州往上海的轮船上见到了日后令她痴迷的海。到1904年,其父由舰长奉调烟台创办海军学校,全家移居烟台。冰心童年在烟台海边生活几近十年,海成为她童年生活的最好的伴侣。她终日所见只是海,她常常在海边散步,在海隅游玩,或者和着浪涛声给弟妹给水兵讲自己创作的《落草山英雄传》的故事。用她的话说:“晴朗之日,海不扬波,我抱膝沙上,悠然看潮落星升。风雨之日,我倚窗观涛,听浪花怒撼岩石。” “这是我童天活动的舞台上,从不更换的布景,我是这个阔大舞台上的‘独脚’,有时在徘徊独白,有时在抱膝沉思。”面对大海,她弛骋着自己的天真幻想,“感到了无限的欢畅与自由”。(《海恋》)
童年是生命的起点,是全部人性的最初展开。童年生活不但会深刻影响一个人的未来人生,对作家而言还将成为日后一定创作思维定势的某种定向路标。儿时就形成的爱海情结,是冰心创作灵感的源泉,高尚人格的温床,伴随她走过了漫长的人生之旅。1997年她在《我的童年》一文中深情写道:“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忆起的就是海”。又说:“当我忧从中来,无可告语的时候,我一想到海,我的心就开阔了起来,宁静了下去。”
冰心品格的形成,不能不看到海的陶冶作用。她和海的沟通与亲近,从根本上说就在于海的启示是那样贴近其高尚的人生目标。作家冯骥才是冰心的忘年之交,他对冰心知之甚深。他的《致大海----为送别冰心而作》一文这样写道:“大海中从无云影,只有阳光。这因为,它不曾有过瞬息的静止;它永远跃动不已的是那浩瀚又坦荡的生命。这正是您的海。我心里的您!”
冰心儿时曾想做一名“光明的使者”,那大海上的“灯台守”。因为“看灯塔是一种最伟大、最高尚、而又最有诗意的生活”,“晚上举着火炬,登上天梯”,使浓雾狂涛中的航海者,得以看到“一点高悬闪烁的光明”。这种理想中既有我国古代文人独善其身的影子,也有世纪末唯美主义的情调,而最动人之处则是博大的胸怀和无私的爱心。一个夏天的黄昏,幼年冰心随父亲在海边散步。面对夕阳下的大海,冰心要父亲谈谈海。父亲告诉她,中国的海岸港湾,比如威海卫、大连、青岛,都是很美的。但都被外国人侵占了,“都不是我们中国人的”,“只有烟台是我们的”。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她幼小的心灵。爱海与爱国就这样统一在冰心的身上。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冰心“爱的哲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她的泛爱思想主要来自基督教的影响,但又不是一种教义的强加,而是自我心灵反复感悟后的升华。海每每成为这种认同与升华的载体。在她心目中海“很美很美”,是那样“丰神”、“潇洒”、“虚怀”、“广博”。她所憧憬的极乐境界是:“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春水·一0五》)
(二)
中国诗文中咏海的真是不多。对此,冰心在《往事·一》中借人物之口慨叹:“可惜这么一个古国,上下数千年,竟没有一个‘海化’的诗人! ”痴情写海,妙笔传神,冰心本人其实就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海化”的诗人。
大海阿!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这是冰心《繁星·一三一》的诗句。因深情爱海而痴情写海,构成了冰心创作中引人入胜的海的景观。冰心写海的名篇很多,直接以海为题的就有《海恋》、《海上》、《说几句爱海的孩气的话》等。她笔下的海,既不象海明威笔下的海那样粗犷而惊险,也不象普希金笔下的海那样辽阔而神秘,通常更多了些女性的温柔秀丽。她笔下有晨风晓声中的海,有夕照晚霞中的海,有风雨凄迷中的海,有雪化纷飞中的海。有时她将海与湖相比,表现对海的情有独钟;有时她将海与山对照,显示出爱海的执着热烈;有时又以海作话题,说着海潮、海风、海舟和海的女神;有时则用海岸、海岛、海岛上的灯塔,进一步衬托出海的美丽浩瀚。
真诚抒写性灵,是冰心创作最值的注意的倾向。冰心一贯以“真”为自己文学观的核心,并始终在自觉维护着文学“真”的品格。她认为:“无论是长篇,是短篇,数千言或几十字,从头至尾,读了一遍,可以使未曾相识的作者,从全身涌现于读者之前,他的才情,性质,人生观,都可以历历推知……这种的作品,才可以称之为文学,这样的作者,才可称为文学家!”在对海的种种别出心裁的描画与渲染中,这一特色被发挥到了极致。可以说,冰心笔下海的多姿多彩的景象,无一不是她“心灵的笑语与泪珠”。
冰心心驰神往于海的温柔沉静美丽多姿,在《往事 · 十四》中表示“我只希望我们都像海”。所谓“像海”,就是要做个“海化”的青年。偶尔她写海的“沉郁、无聊”,却又能从中领悟出“静默凄暗的美”。(《海上》)有时她写海的“惊涛骇浪”,则以惊喜之情和勇敢态度去迎接惊涛骇浪的到来,以便经受考验,从而证明自己确是父亲——一个航海家的女儿。(《往事(二)五》)就连写海葬,也立足于海葬的壮美,表现对世俗生死观念的超越。(《往事二十》)而在赴美求学的“约克逊号”邮轮上,她不断叠着纸船,不断将纸船抛下海里,祈盼小小的纸船能载去游子对故土亲人的殷殷之情,海似乎又成了善解人意的信使。(《纸船》)
从审美角度看,冰心写海最知值的玩味的是构图与色彩。冰心说过“我喜欢空阔辽远的环境”,“愿意常常将自己消失在空旷辽阔之中”。人的视觉感受总是同精神感受融为一体的。远景审视是中国文人观照山水的常见审美方式,是志存高远的文人性格在文学创作上的集中表现。冰心自幼崇尚淡雅素静,“喜欢的是黑色、蓝色、灰色、白色”。这四种颜色都与海色有关,而蓝色是典型的海色。康定斯基在谈到蓝色时说,“它给人最强烈的感觉是宁静。当蓝色接近于黑色时,它表现出了超脱人世的悲伤,沉浸在无比严肃庄重的情绪之中。”(《论艺术精神》)《海恋》写海很有代表性。“在清晨我看见金盘似的朝阳,从深黑色、浅灰色、鱼肚白色的云层里,忽然涌了出来,这时太空轰鸣,浓金泼满了海面,染透了诸天……在黄昏,我看见银盘似的月亮,颤巍巍地捧出了水平,海面变成一道道一层层的,由浓墨而银灰,渐渐的漾成闪烁光明的一片。”从天空写到海面,从朝阳、月亮写到渔帆、渔火,流光溢彩,水天一色。画面辽阔壮丽,读罢使人胸襟为之一开。
(三)
冰心非常珍视两副对联,这两副对联都与海有关。
其一:海阔天高气象 风光霁月襟怀
其二:世事沧桑心事定 胸中海岳梦中飞
前者是她福州老家东院厅堂的楹联,可看作是谢家的家训,对冰心影响极深,是她的人格理想,也是她的人格境界。后者是她1924年留美其间集龚定庵诗句而成,由梁启超书写,悬挂家中厅堂,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心如海阔,胸有海岳,这就是冰心。
冰心爱海爱到痴迷程度,早已引起人们探究的兴趣。她在《往事(二)·五》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曾有人问冰心“为何爱海?如何爱海?”听到这种提问,她总觉得“快乐充溢”,“并非喜欢这问题,是喜欢我这心身上直接自海得来的感觉”。对此,她的回答是:“爱海是这么一点一分的积渐的爱起来的”。这自幼就无意识地积淀起来的对于海的爱恋,后来发展成有意识的.对于海的膜拜与颂扬。冰心把自己在海边的幻想,对大海的向往,以及这种情感中的哲理因子逐渐凝成对于人生问题的探索,对于价值取向的思考。她“以海为师”并非姑妄言之,海之魂已深深植入她的生命之中。
冰心是一位心地澄澈明净,善良正直、超脱豁达、满怀爱心的人。每当人们捧读她的作品时,总会联想起唐代诗人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诗句。冰心有句名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她热爱生活,热爱美好的事物;她一生的言行,她的全部文字,都在说明她对租国、对人民的无比的爱心。巴金说冰心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人。的确,这位“文坛祖母”以其文品,更以其人品,赢得了千千万万个读者。说到冰心的人品,有必要再提一下赵景深在《文坛回忆》中所说的他对冰心的第一次印象:“我那随便和放肆的姿势与表情,见了她只得收敛,仿佛是面对一尊庄严华贵的女神……这些,无一不显示她是一朵纤尘不染芙蕖。”
孔子说“天地立性人为贵”。中国哲学实际上就是人生哲学。中国哲学的终极目的,在于精神人格、道德人格的自我树立与自我完成。在冰心身上,传统哲学的影响极为深刻,特别是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一直到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早已为她的人生奠定了思想基础。冰心从小生活在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特征的环境里。她的故乡福州,不但是较早的对外口岸,还曾为理学重镇,传统思想在闽人头脑中占有重要地位。讲慈孝,求信义,敬务实,重节操,是闽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冰心儿时家里有“满屋满架的书”,她从小就阅读了大量古代典籍和文学名著,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父母等长辈的言传身教,更是直接滋养了她的爱国热情与做人良知。“人的觉醒”的五四时代,则为冰心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使她走上文坛走向社会,开始谱写美丽的人生。
1999年2月28日冰心与世长辞。3月19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告别室,人们以特别的方式送别冰心。这里没有黑纱,没有白花,没有哀乐。充溢灵堂的是大海一般的蔚蓝和玫瑰一般的鲜红。走进灵堂,耳边响起大海的波涛声,还有海鸥的鸣叫声。管风琴与小号的悠扬旋律代替了哀乐,灵堂里回响着著名钢琴家、冰心外孙陈钢与著名作曲家李焕之的儿子共同献给冰心的乐曲《大海》。冰心说:“我的生命的道路,如同一条小溪,从漫长的山谷中,缓缓地、曲折地流入‘不折细流’的大海。”冰心的儿女,冰心的亲友,冰心的读者,以这样的方式送别冰心,是对冰心的最大告慰,也为中国文坛留下了一段佳话。
海散文
人们常说:山清水秀,是为福地。一粒尘,有山的性格;一滴水,有海的信息。尘,山之魂也;海,水之府也。诗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又云:月魄在天终不悔,涧流赴海料无还。海是生命的摇篮,海是江河的大家庭,溪流归海,犹如游子回到故乡。
在我的意象里,明月代表相思,大海常作怀想。某一次看海,某一次踏浪,某一次拾贝,某一次沙滩漫步,与同事,与朋友,与爱人,与家人,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伴你终生,每每忆及,波澜壮阔,旖旎秀丽,风光无限;爱情亲情友情,纷至沓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海就是我们的朋友、亲人、爱人、恋人、新娘,虽千万里,却时时驻留心间。
海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博大。古人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在一首诗里说:天空,高而空旷;大海,低却丰盈。乃至“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海之博大,在其包容一切,不拒来者。
海给人的第二印象,乃为温柔。火至燥,水至柔。海就像一位丰盈饱满,万种风情的美人,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惹人爱怜。最是月明的夜晚,风平浪静,荡舟海面,情同梦里;天上一轮,水中一轮,每个人的眼里,又是一轮;水光潋滟,金光灿灿;俯视海面,细腻滑润,如碧如玉,如黛蓝的天空,你不会相信,这样温婉如慈母的大海,竟能致人死命。
然而,海也有粗暴的一面,忧郁,烦乱,狂躁,狂风暴雨,惊涛骇浪,摧枯拉朽。多少礁石,被海摧毁;多少舰船,被海吞噬;乃至船长、水手、渔夫、弄潮儿,一旦惹怒大海,尽皆殉命。一片海,隔断了多少手足亲情、恋人爱人。于是便有了“望夫石”的传说,也有了台湾和大陆的乡愁。
在大多数人眼里,海是活泼的、开朗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任性,却不固执;多情,却不沉迷;就像一位清纯善良的少女,迎着晨风朝阳,唱着甜美的歌谣。但有一位绝色美人却说:“海是那样美,所以她是苦的.。”颇有点谶语的味道,是说“红颜薄命”?还是参透了自己的宿命?
海之于我,犹如梦中情人,既虚无缥缈,亦真亦幻,又风姿绰约,时时闪现。我生活于干旱偏僻的西北山区,不要说海,就是湖、河、水洼,也难得一见。所以大海,便成了我一生的向往。所有有关海的信息和见解,全都来自书本和影视。何时,我才能真正见到梦寐以求的大海,吹一吹海风,踏一踏海浪,顺便捡几枚海贝,拾几颗海石,珍藏于我的书架上,把海的气息,留在我的身边、我的生活里、我的生命里,直到永远,永远。。。。。。
此刻,月光从窗帘缝隙中探进来,照在写满黑字的稿纸上,不由人拉开窗帘,望向天空中多情的眼眸,使我又想到了遥远的、日思夜想、未曾谋面的大海,一行诗从唇间滑落:“在我的静默里,大海动荡不息。”接着,我想化作一条小溪,成为大海的源头,也想变成一条小鱼,顺流而下,顺流而下,游进大海,生活在海里,做辽阔的梦拥博大的爱,最后死在海里、葬在海里,和海融为一体。。。。。。温柔的月光,温柔的夜,撩得人心痒痒的,索性提起笔,在报纸上写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十个大字,与诸君共勉。
霞冰心散文
冰心,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霞
冰心
四十年代初期,我在重庆郊外歌乐山闲居的时候,曾看到英文《读者文摘》上,有个使我惊心的句子。是:
May there be enough clouds in your Iire to make a beau tlful sunset.
我在一篇短文里曾把它译成:“愿你的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其实,这个sunset应当译成“落照”或“落霞”。
霞,是我的老朋友了!我童年在海边、在山上,她是我的最熟悉最美丽的小伙伴。她每早每晚都在光明中和我说“早上好”或“明天见”。但我直到几十年以后,才体会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
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衬托的。
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侯,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一个生命到了“只是近黄昏”的时节,落霞也许会使人留意,惆怅。但人类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自转。
东方不亮西方亮,我窗前的晚霞,正向美国东岸的慰冰湖上走去……
《霞》读后感
如果叫我写霞,散文吗?也许我会绘景抒情,若叫我深层次挖掘,恐怕只能给你一个失望了。
霞,我还能联想到什么呢?联想到的是冰心先生的《霞》。
一段平淡的自述、摘录和讲解,作家不动声色地把我带入了她的意境,最先沏上的是一口淡茶。
《霞》的开头是一行平白直叙,但一句简单的英文摘录巧妙而深遂地切入了文章的主旨,真可谓“开门见山,一点就灵”!霞可谓是美丽的景物,散文恰又是表现的最好形式,可作家并不与绘景抒情恋爱,她巧妙地利用了散文清新散漫的格调,将一个由景而孕育的深奥难述的哲理逐层剥开,给我们一独特的视角。而这一句摘录平淡但却意外地将我们引入了这个视角。不必挥毫泼墨一大章,轻轻一笔,不可谓妙绝?!
一行讲解,紧抓摘录中的“sunset",将其由译文“黄昏”直述到本意“落霞”,这样又巧妙而自然地扣了题,并挑起了下文的戏台。
接下来便理所当然地叙叙情了。这是第二口甜茶。绘绘霞的美,抒抒喜爱之情,可谓悠哉,悠哉!
但作家偏将笔头一直,柔情似水霎时严肃认真起来。“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提璀多彩的”一名承上启下,不禁蕴含了无限意味。于是第三口苦茶沏好了。接下来的三段全在散文似的说理。作家先用“快乐”与“痛苦”为例,阐述了只有快乐与痛苦相互衬托,相互重叠,才能构成一个充满霞光的美丽的黄昏,才是一个真正充实、完整、幸福的人生。这一段不仅继续与前文呼应,也进一步剥开了主旨的面纱。
作家的笔触开始扎入人类的灵魂——生命。由这个充满霞的黄昏想到个体生命的结束,再想到整个生命界——人类社会生命的长存。再一句“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东方不亮西方亮”又一次将霞引入未文。使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始终贯穿着一个散文似的主题——霞。
“我窗前的晚霞,正向美国东岸的慰冰湖走去”未文一句再次吐出“霞”字,一种悲凉苍桑之情不禁涌上读者心灵。
这一句是全文感情的收笔与精华。拓井说理的闸门,作家满怀的情思一泻千里,但这情流的太深沉,太深遂。这也许是冰心老人家在晚年时对生命的感叹,对拭去岁月的留恋,对岁月消逝的无奈,对人生的挽留和对生命的达观。
这一情含蓄却富含哲理,耐人寻味地收住了全文的内容,但一节省略号却绵延着读者的情感与思考,延续着文章的灵魂。
全文贯穿“霞”字,不仅起了视觉美好的效果,也是抒情和说理的“形象大使”。巧妙的连结与呼应,说理抒情融一体,这也是文章的高处。但最高的还是这凡景后深遂之理,灵动之情,写的如此透彻与深刻,不得不冠一个“妙笔”啊!
海与珠儿散文
在你怀里,没有爱没有恨,在你怀里,没有风,也没有雨。我仅仅是珠儿,在大海的环抱之中,幸福,安逸。珠儿,容身于大海之中,无垠的辽阔的海是珠儿的家。珠儿是大海的宝贝,海之精华。海和珠儿会分开吗?如果分开,海便不能称其为海,珠儿会魂飞魄尽吗?在妙法莲花经里,曾有一龙女,是海里龙王的公主,有一宝珠,价值尤胜三千大千世界。龙女将宝珠供养世尊,即刻成佛,现男子身,坐宝莲华,须臾游历三千大千世界,演说妙法。这是海龙女因宝珠而得佛果的轶事。海是珠儿的家,如果海把珠儿放下,海会空么?珠儿是明珠,珠儿离开海,将大放光华,照亮大地。
可是,珠儿生长在海的怀抱,是海滋养了珠儿。没有海就没有珠儿。放开珠儿,海会空的',空的没有了挂碍。珠儿会尽显本能,大方光芒,利益大地万物。海把珠儿放开了,准它要去的地方,做它要做的事。看上去海和珠儿是分开了。尽管如此,珠儿也永远没有离开海,海也没有失去珠儿。因为,珠儿就是海的珠儿,没有海,就没有珠儿,没有珠儿,海也就失去了精华,不能称其为大海。珠儿的性体里有海的滋养,海的精髓铸就了珠儿。珠儿和海尽管显相上不同,可是它们的本性没有不同。每个人,实际上就象海一样,当他真正拥有了大海的胸怀来长养万物所爱的时刻,那智慧和方便的双运将让您富足多生多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