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描写世间的句子70条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佛家描写世间的句子70条

佛家经典句子100句

【第1句】:学佛就是学做人,真正学佛的慈悲学佛的智慧。

【第2句】:佛法就是我们生活的方法,轻松自在完美的活法叫佛法。

【第3句】: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第4句】:面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烦恼,这叫看破。你要知道,没有恒常,没有长久。顺境,要安心,逆境还是要安心。

【第5句】: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

【第6句】:当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当把自己放在最高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低处。

【第7句】:真正的慈悲在于爱别人,不是爱自己。

【第8句】:念佛持咒,嘴上念,心里不念,有什么用呢?修行的圆满不在于表相的改变,不在于形式,主要是心的改变。

【第9句】:愚者为自己,因此烦恼痛苦。智者为别人,因此幸福快乐。

【第10句】: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没有什么事比修行更重要的事了,除非你不想解脱。

【第11句】: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别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来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第12句】:不要总是牵挂,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尽到你的责任和义务就行了。

【第13句】:别人伤害你,愉快的承受,无怨无恨,才能了结怨恨,不再继续结怨。

【第14句】: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己的心。

【第15句】:什么是善恶?一切为自己就是恶,处处为别人就是善。

【第16句】:福报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痛苦烦恼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自己找来的。

【第17句】:智慧是没有烦恼的,慈悲是没有敌人的。

【第18句】:佛法是成佛的方法,有了真正的佛法,就有了办法。只要认真修,坚持修,就一定会解脱,一定能成佛。

【第19句】:只有得到暇满的人身才能解脱,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千万不要虚度此生。

【第20句】:真正的快乐不是你拥有的多,而是你计较的少。

【第21句】:欲望越高,失望越大。不要怕失去,真正地放下了就什么都有了,一切如梦如幻,有什么可执着的。

【第22句】:一切境都是由内心呈现的,不要跟着跑,跟着境转就是奴才,没有自由,把握住自己的心,让一切境随心转,这叫大自在。

【第23句】:如理如法的好好修行,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上师三宝,布施父母众生。

【第24句】: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执我爱。饶益一切众生,承办众生的利益才是快乐的源泉。

【第25句】: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第26句】:寂静处不在山上,也不在庙里,只要有一颗清静的心,到处都有寂静处,到处都是净土。

【第27句】:真正想修行,在家修,在社会上修,修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对境。想逃避现实是不可能的,智慧是历炼出来的。

【第28句】: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最殊胜,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解脱。

【第29句】:除了你自己的心,哪里有净土呀!心净土净,不要向外找,什么也找不到,心就是土,土就是心。

【第30句】:内心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第31句】:弄明白自己的心叫明心,见到了自己的本性叫见性。

【第32句】:一切随缘就叫解脱。不执着不攀缘,苦乐完全取决于自己。

【第33句】:自性就是一个完全自然的状态,完全放松,没有任何所求,来也自然,去也自然,顺其自然,不取不舍,无求无欲,保持一种安祥的状态。

【第34句】:不依止善知识,就不能成就,没有上师就没有佛,一切诸佛都是依止上师而成佛的。

【第35句】:不知什么是佛,没有目标,盲目地念佛,念了好几年,还照样分别执着。真正的佛在哪?清静心就是佛,清静心是什么?用智慧放下一切。

【第36句】:修行不在表面,就在心上,每个起心动念都是修行,真正有修行,谁也障碍不了你。

【第37句】: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

【第38句】:为什么活得累?是因为你的心四处漂泊,没有归处,找不到家,没有休息的地方,所以心累。把他带回自己的家,让他好好休息,就轻松自在了。

【第39句】:整个宇宙是我家,所有的众生都是我的家人。

【第40句】:慈悲心是拔出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

【第41句】:菩提心是为度化一切众生而修持成佛。

【第42句】: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东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别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第43句】:慈悲心菩提心发出来了,无论做什么都有功德,都是为众生,说话和念咒没有区别,说什么都是咒语,都是智慧。你自己就是佛。一切都是你,你就是一切。

【第44句】:发自内心的去为众生着想,为众生服务,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第45句】:缘分不同,所以看法不同,有的人喜欢你,有的人不喜欢你,这都是正常的。你能左右别人吗?把自己的心管好,不要执着这些。

【第46句】:只有自己的心障碍自己,别的没有什么障碍。不相信不可思议的东西,就见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第47句】:有分别心念佛是杂修杂念,无分别心念佛是专修专念。

【第48句】:读经固然好,读心更重要。

【第49句】:业力现前时,象洪水一样不可阻挡,到那时,谁也帮不了你,谁也救不了你,只有你自己一人承担。

【第50句】:算什么命,能算出来吗?除了自己,谁也改变不了你的命运,上师告诉你的是改变命运的`方法,你要按照他的要求去做,才能解脱。

【第51句】:菩提心发出来了,修什么法都能达到圆满,一切佛都是一体,念多少佛都是念一尊佛,都是自己的本尊。

【第52句】:我们现在还没有认识到自己就是佛,不相信自己是佛。认识不到,就是迷,就是凡夫。当你相信了自己是佛,承认了自己是佛,没有丝毫的怀疑,你就成佛了。

【第53句】:很多人信佛,学佛都是形式上的,真正信佛了,相信因果,就不会有什么想不通的了。

【第54句】:正确地认识自己,这叫觉,很多人还没有认识自己,没有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认识不到,就是凡夫。

【第55句】:为自己求解脱,还是没有忘掉“我”,真正想解脱的人,完全为众生,为度众生而成佛。

【第56句】:如果你真正明白了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痛苦,真正清楚了解脱的利益,你就会认识到修行的重要。

【第57句】:世人误将假我当真我,以无常当永恒,不知有生必有死,有聚必有散的缘起性空的道理,所以活得很累。

【第58句】: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有的人不念心,念相。不观心观相。追求形式,执着表相,不信真佛,不拜真佛,不供奉真佛,那你永远也成不了佛。

【第59句】:所有的苦都源于寻求现世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是找不到的,即使找到了,也不会长久,很快又会消失的。

【第60句】: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界中,念念不忘上师三宝念念不忘父母众生,念念不忘如法修行。

【第61句】:去掉我执我爱的最好办法就是发慈悲心,愚者为自己,智者为别人。

【第62句】:得到的越多,烦恼越多,压力越大,有得必有失,有利就有弊,有爱就有恨,有因必有果。

【第63句】:形式上学佛念佛,实际上求名闻利养,不要只看眼前利益,目光放远一些,少发俗愿,多做利益众生的事。

【第64句】:所有大乘佛法,其心要即为菩提心,无论修何种法,没有菩提心,无法获得解脱,根本没有成就的可能,若发此心,一切皆能具足,一定能够成佛。

【第65句】:对上师三宝的功德生起欢喜心,你自己的相续中也能产生这些功德。你喜欢,你相信,你想得到,这就是信心。

【第66句】: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就是因果。

【第67句】:请求上师三宝的加持很重要,可以消除业障,增加福慧,没有恭敬心,没有信心,你就得不到任何加持。

【第68句】:打开你的心胸,放开你的心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圆融,越来越豁达。

【第69句】:佛力加持不可思议,找到了解脱的方向,继续坚持修,认真修,老老实实地修,不能退转,时时刻刻祈祷上师三宝的加持,就不会有违缘和障碍。

【第70句】:实实在在,老老实实,这就是真相,是自性,是真理,这就是佛。

【第71句】:先把自己调整好,不要总想如何去改变别人。

【第72句】:不会尊敬别人,不知道照顾别人,不是真正的学佛人,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要如何对待别人。

【第73句】:把一切众生都放在自己的头顶上,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大家都喜欢你,拥护你,信任你。

【第74句】:让别人一步,实际上是让自己一步。

【第75句】:没有发心,就没有修行,发什么心呢?发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没有这些最基础的,永远也解脱不了。

【第76句】:为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是恶,为众生无论做什么都是善。

【第77句】:不为他人着想,永远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

【第78句】: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不尊重别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你。

【第79句】:争什么比什么计较什么?没有善心,谁都帮不了你,争也争不到,比也比不上,计较也没有用。去掉自私自利自爱,你就会自在。

【第80句】:只有开发内心的慈悲和智慧,才能达到生死自在。

【第81句】:帮助我们修心的方法,帮助我们离苦得乐的方法叫佛法。

【第82句】: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定要坚持,尤其是在面临诸多障碍和干扰时,更要坚持。

【第83句】: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

【第84句】: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

【第85句】: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第86句】:珍惜上师,珍惜传承,珍惜法宝,珍惜人身,珍惜缘分,珍惜光阴。

【第87句】:认认真真学佛,老老实实修行,这就是最殊胜,最圆满的供养和布施。

【第88句】:上师是父亲,坛城是母亲,弟子是儿女,生生世世都是一家人,金刚道友必须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搞好团结,要珍惜这个缘分。

【第89句】:信佛是信因果,如果你真的信因果,就不会有想不通的事。

【第90句】:真正能够修持佛法的人身才是暇满人身,这是生生世世修来的,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错后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不要轻易的放弃。

【第91句】:菩提心是一切大乘佛法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根本就没有进入大乘法门。

【第92句】:慈悲心是菩提心的基础,如果凡事只想自己,不替别人考虑,慈悲心就发不出来,更谈不上发菩提心了。

【第93句】:好和坏都是自己的心,如果不执着了,一切都是好的,坏的也会变好,如果执着了,看什么都不好,好的也会变坏了。

【第94句】:如果你有智慧,就不会有烦恼,如果你还有烦恼,那你还是愚者。

【第95句】:慈悲心发出来了,心胸自然就能打开,烦恼业障自然而然地就会消失,心胸打不开,永远活得累。

【第96句】: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有什么可高兴的?有什么可悲伤的?什么时候都是一个状态。

【第97句】:心情好了,你的身体工作家庭都会好。

【第98句】:好好地发慈悲心,看每个众生都那么可亲可爱,然后你才会轻松自在。

【第99句】:修行修什么?修心,念佛念什么?念心。

100.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心就是念心,时时刻刻调整自己的心态就是修心。

佛家经典禅语

见佛性者,永离生死,名出世人。以下是小编分享的佛家经典禅语,欢迎大家阅读!

弘忍经典禅语

【第1句】:夫修道之本体,须识当身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分别,自性圆满。清净之心,此是本师。乃胜念十方诸佛。

【第2句】:妄念不生,涅盘法自然显现。

【第3句】:若识心者,守之即到彼岸;迷心者,弃之则堕三途。

【第4句】: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第5句】:常念彼佛,不免生死,守我本心,则到彼岸。

【第6句】:一切众生,迷于真性,不识心本,种种妄缘,不修正念故,即憎爱心起,以憎爱故,则心器破漏,心器破漏故,即有生死,有生死故,则诸苦自现。

【第7句】:三世诸佛,皆从心性中生,先守真心,妄念不生,妄念不生,我所心灭,后得成佛,故知守本真心,是三世诸佛之祖也。

【第8句】:妄念不生,我所心灭,一切功德,自然圆满。

【第9句】:莫爱现在乐、种未来苦。

【第10句】: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司马道信经典禅语

【第1句】:夫身心方寸,举足下足,常在道场;施为举动,皆是菩提。

【第2句】:不为静乱所恼者,即是好禅(师)。

【第3句】: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计心,亦不思惟,亦不观行,亦不散乱,直任运;亦不令去,亦不令住,独一清净究竟处,心自明净。

【第4句】:若知心本来不生不灭,究竟清净,即是净佛国土,更不须向西方。

【第5句】:修道得真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无有诸见也。

【第6句】:守一不移者,以此空净眼,注意看一物,无间昼夜时,专精常不动。其心欲驰散,急手还摄来,如绳系鸟足,欲飞还掣取。终日看不已,泯然心自定。

【第7句】:若能常作如是观者,即是真实忏悔。千劫万劫,极重恶业,即自消灭。

【第8句】:见佛性者,永离生死,名出世人。

【第9句】: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

【第10句】: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

【第11句】: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

【第12句】: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嗔,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

佛家经典禅语130句

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佛家经典禅语,欢迎大家阅读!

【第1句】:坐石看云闲意思,朝阳补衲静工夫;有人问我西来意,尽把家私说向渠。

【第2句】:自美三寸舌头,一日改头换面,辗转吞食,那时痛苦恨悔,无人能释。

【第3句】: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

【第4句】: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第5句】: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第6句】: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第7句】: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第8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解:一切含有灵性的众生,从无始到现在,被无明遮蔽,迷惑自己的真心,反认自己是物体。

【第9句】:一切众生皆自空寂,真心无始,本来自性清净。

【第10句】:欲得一如,但佛与众生一时放下,则无了无不了。

【第11句】:于一切处不住相,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

【第12句】: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

【第13句】:有钱也苦,没钱也苦;闲也苦,忙也苦,世间有哪个人不苦呢?越不能忍耐,越会觉得痛苦,何不把苦当磨练?

【第14句】:一水一山何处得?一言一默总由伊;全是全非难背触,冷暖从来只自知。

【第15句】:一人自命清高,看不惯尘世,找禅师诉苦,禅师: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吗?美玉还暗藏瑕疵呢!有雅量、懂包容才是大器,君子亦如是。

【第16句】: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第17句】:只愁不作佛,莫愁佛不解语是也。

【第18句】:知足常乐,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

【第19句】:知昼则知夜,知始则知终,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处。

【第20句】: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第21句】:月影松涛含道趣,花香鸟语透禅机。

【第22句】:源乎源乎,千山势到(山狱,按:’山’在上,’狱’在下)边止,万派声归海上消。

【第23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第24句】: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吗?美玉还暗藏瑕疵呢!有雅量、懂包容才能成大器。

【第25句】: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第26句】: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第27句】:真心虚灵,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纯善无恶。

【第28句】:终日拈花择火,不知身是道场。

【第29句】: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第30句】:一片石即一座佛,一座佛又即一片石,无非是一片心。

【第31句】: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第32句】:一念才生,万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第33句】: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名一行三昧。

【第34句】: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第35句】:学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直取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第36句】:一个人几十年生命,真正做人做事的时间太少,再勤劳的人也只做了三分之一而已。用智能探讨人生真谛,用毅力安排人生时间。

【第37句】: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苟能念念不忘,心心弥陀现前,步步极乐家乡,何必远企十万亿土。

【第38句】: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第39句】:要得直截,不疑佛祖,不疑生死,但常放教方寸虚豁豁地。事来则随时拔置,如水之定,如鉴之明,好恶妍丑到来,逃一毫不得,信知无心自然境界,不可思议。

【第40句】: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而已。

【第41句】: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第42句】: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第43句】:心中常存知足、善解、感恩、包容。敬重贵人,礼待小人。真正的妙法是由智慧流露出来,真正的慈悲是用智慧的力量去推动。

【第44句】: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第1句】:孝顺。【第2句】:行善。

【第45句】:是人知得世间有为虚妄不实底道理,及至对境遇缘,蓦地撞在面前,不随他去,否则被伊穿却鼻孔定也。

【第46句】: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着心。

【第47句】:悟门了当,澈见圣凡不二,迷悟不二,生死涅盘不二,有情无情不二。

【第48句】:现在的幸福和痛苦,不一定是今生因缘造成的,同样,现在的因所造的'果,不一定能在今生得到成熟,因果无始。

【第49句】:享受的若不是自己应得的福分,所得的收获又是无缘无故的,那么多是有人故意设下的陷阱,此时若眼光短浅就会落入圈套。

【第50句】: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第51句】:心性虚空,动静之源莫二,真如绝虑,缘计之念非殊。

【第52句】: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第53句】:妄生取舍者,这个病根拔尽。生死海里浮沉,真是无出头时。

【第54句】: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杀人无血,其过甚恶。

【第55句】:未生前本来面目,死了烧了什么处相见。

【第56句】: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第57句】: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第58句】:世人言忍,忍字最难,非大智慧,断然不能。

【第59句】: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第60句】:色欲二字生死之根。

【第61句】:三界之中,以心为主。真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

【第62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第63句】: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第64句】: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第65句】:若顿悟此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

【第66句】:培养面对现实的勇气和毅力,欢欢喜喜,接受一切境界。不要动辄求卜问卦,心若迷时会很苦,苦在自己无法做主。

【第67句】: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第68句】: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

【第69句】: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第70句】:若悟真心本空,万法自然消殒。

【第71句】:三教圣贤,本乎一理,若离心性尽是魔说。

【第72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第73句】: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第74句】:人的身体有残缺不算苦,人性的残缺才是真正的苦。世间的灾难祸害大都是由手脚完好、心灵残缺的人造成的。

【第75句】:情不附物,物岂碍人。

【第76句】: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第77句】: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第78句】: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第79句】:菩提无是处,佛不得,众生亦不失菩提,但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第80句】:怒为万障之根,忍为百福之首。

【第81句】:念佛人心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第82句】:佛说: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惟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无尽虚空。

【第83句】:佛陀卧于恒河畔,不进食不沐浴,想通过肉体痛苦悟道。终无果,终明白:肉体修行仍将受困于肉体,执于一念,也受困于一念。

【第84句】:佛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第85句】:该怎样,就表现怎样的心,既不矫揉造作,又不虚伪处世,完全是一种真实自我的流露,在这种真我里心自然解脱自在了。

【第86句】: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第87句】:恐惧不会产生智慧,只有恬静的心境才会盛开智慧的莲花。私欲使人患得患失,私欲使人身不由己。

【第88句】: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第89句】:乐天知命,无喜无忧,妙性朗然,其乐难述。

【第90句】:离俗家与出家相应,去业障与道人相应,去习气与工夫相应,去烦恼与清净相应,此数相应,虽然觉得,不如不相应好。

【第91句】:离妄想颠倒无真如佛性。离贪嗔邪见,无菩提涅盘。

【第92句】: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第93句】: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只合自性自度。听法顿中渐,悟法渐中顿,修行顿中渐,证果渐中顿。

【第94句】:明明白白无生死,去去来来不断常;是是非非如昨梦,真真实实快承当。

【第95句】: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第96句】:你硬把单纯的事情看的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第97句】: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第98句】: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第99句】:慧者须臾顷,亲近于智人,能速解达摩,如第三者尝汤味。愚人不觉知,与自仇敌行;造作诸恶业,受定众苦果。

100、惑见纷驰,穷之则唯一寂,灵源不状,见之则以千差。千差不同,法眼之名自立,一寂非异,慧眼之号斯存,理量双销,佛眼之功圆着。

10【第1句】: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0【第2句】:记住家和万事兴,无须终日口不停;爱护家庭如爱己,不妨坦白与忠诚;一点笑容最可爱,家里立时见光明;忍耐任由风雨过守得云开见月明。

10【第3句】:健康是最大的利益,满足是最好的财产,信赖是最佳的缘分,心安是最大的幸福。

10【第4句】: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10【第5句】:荆棘习惯依附别物,你却依附它,当然自讨苦吃,别依靠不能依靠的人。

10【第6句】: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10【第7句】:佛说: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10【第8句】:佛是众生药,病生病除,药亦无用。病(病字头里面一个"差")药除佛魔俱扫。始于此大事因缘有少分相应。

10【第9句】:不悟本性,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万心尽在自心应从自心中顿见真如。

1【第10句】:道,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未识得破时千难万难,识得破后,有什么难易。

1【第11句】: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

1【第12句】: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1【第13句】: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1【第14句】: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1【第15句】: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1【第16句】:禅院附近小水坑里的青蛙不愿搬到池塘去住,结果被过路的车轧死了。禅师:不图变迁,会为旧环境所困扰,修行亦如是。

1【第17句】: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1【第18句】: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1【第19句】:不要在第三者面前批评他人,更不要在背后说他人坏话。聪明的人是不会放松自我的,他们通过勤奋学习,使自己充满智慧。

1【第20句】: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1【第21句】: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随分世缘无挂碍,涅盘生死等空华。

1【第22句】:尔勿崇饮,狂药非佳味,能使谨厚性,化作凶顽童。

1【第23句】: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1【第24句】:凡夫志量狭妄,说有难易。离相如虚空,尽契诸佛智。戒相亦如空,迷人自作持。病根不肯拔,只自弄花枝,要识病么?不是别物,只是个执难执易。

1【第25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1【第26句】: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1【第27句】:佛是众生界了事汉,众生是佛界不了事汉。

1【第28句】: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无灭,非外道,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

1【第29句】:不睹恶生嫌,不观善劝措,不舍智就愚,不抛迷就悟。

1【第30句】:并非有钱就是快乐,问心无愧心最安。要批评别人时,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无缺。用爱化疑;心中有爱、就不会有疑。

佛家经典语录100句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有名的语录吧,语录具有观点鲜明,思想内容深刻的特点。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语录才是好的语录,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佛家经典语录100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句】:如是一切法,尽在自性。自性常清净,日月常明,只为云覆盖,上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忽遇惠风吹散,卷尽云雾,万像森罗,一时皆现。

【第2句】: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

【第3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

【第4句】: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第5句】: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名自性中真忏悔。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第6句】: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

【第7句】:凡学佛贵真实不虚,尽除浮奢,志愿坚固,莫贪神通巧妙,深信因果,懔戒如霜,力行不犯,成佛有日,别无奇特。本来心佛众生原无差别,自心是佛,自心作佛,有何修证?今言修者,盖因迷悟之异,情习之浓,谬成十界区分。倘能了十界即一心,便名曰佛。故不得不尽力行持,消除惑业,习病若除,自然药不需要。古云,但尽凡情,别无圣解。喻水遭尘染,一经放入白矾,清水现前。故修学亦如是,情习如尘,水如自心,矾投浊水,浊水澄清。凡夫修行,故转凡成圣也。

【第8句】:“要知今日之人,未能进步者,病在说食数宝,废弃因果律仪,此通弊也。若禅者以打成一片之功夫来念佛,如斯之念佛,安有不见弥陀?如念佛人将不念自念寤寐不异之心来参禅,如斯参禅,何愁不悟?总宜深究一门,一门如是,门门如是。果能如此用功,敢保人皆成佛,那怕业根浓厚,有甚习气不顿脱乎?此外倘更有他术能过此者,是则非吾所能知也。”

【第9句】:“每叹学道之士,难增进胜益,多由偷心不歇,喜贪便宜。今日参禅,明日念佛,或持密咒,广及多门。不审正助,刻刻转换门庭,妄希成佛,毫无佛行,造诸魔业,共为魔眷。待至皓首无成,反为讪谤正法。今逢大士胜会,同心庆祝,各各须识自家观自在。大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第10句】:“吾人须是从平实处见得亲切,从平实处行得亲切,才有少分相应,才不至徒托空言。平实之法,莫如十善。十善者,戒贪、戒嗔、戒痴、戒杀、戒盗、戒淫、戒绮语、戒妄语、戒两舌、戒恶口,如是十善,老僧常谈。可是果能真实践履,却是成佛作祖的础石,亦为世界太平建立人间净土之机枢。”

【第11句】:教化人不在于多谈,行为好,可以感动人心。如《怡山文》所说‘若有见我相,乃至闻我名,皆发菩提心,永出轮回苦’。你行为好,就是教化他,不要令人看到你的行为不好,而生退悔心,这会招堕无益。

【第12句】:修道如栽田,谷子变秧,插秧成稻,割稻得米,煮米成饭。佛性如种子,众生本性与佛无异,自心是佛,故曰佛性,这种子和秧稻米饭相隔很远。不要以为很远,就不相信这种子会成饭。成佛所以要先有信心,即把种子放在田里,等它发芽变秧,这时间又怕焦芽败种,错过时光,就是说修行要学大乘,勿误入小乘耽误前途。插了秧以后要锄草,等于修道要除习气毛病,把七情六欲,十缠十使,三毒十恶,一切无明烦恼都除净,智种灵苗,就顺利长成,以至结果。

【第13句】:更须自己勤奋。不可依赖他人。阿难尊者以王子佛弟。舍其富贵。出家从佛。希望佛一援手。即得超登果位。讵知仍须自己悟修。不能假借。

【第14句】:起行宜辨正助,或念佛为正,以余法作助,余法都可回向净土。念佛贵于心口不异,念念不间,念至不念自念,寤寐恒一,如是用功,何愁不到极乐……

【第15句】:圣之与凡,唯心之垢净而现。六凡心垢故,则现六道善恶罪福等相。四圣心净故,则现威德自在光明赫奕、慈容德相。故经云:“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是故苦乐由心,炎凉自我。自心作业,自身受报。唯圣与凡,但问自心可矣。

【第16句】:若欲不犯此五戒,重在摄心。妄心若摄,分别不起,爱憎自无。种种恶业,何由而生。故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从定发慧。”当知摄心二字具足戒、定、慧。三无漏学。断除贪嗔痴,则诸恶不起。自能众善奉行。故摄心二字岂独挽救人心,维持世道。果能摄心一处,无事不办。日久功深,菩提可冀。

【第17句】:法是体,世法是用。体是理,是真谛;用是事,是俗谛。要知二谛圆融三昧印的道理,不融通就落于偏枯。如离体表用,是凡夫凡情;离事讲心,是不明心地。真俗二谛,名目很多,真是体,俗是用;戒定慧体用都得,都是一个心地中生出种种名字,若能融会贯通,则条条大路通长安。

【第18句】:修行要在动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才算修行,要在四威仪中,以戒定慧三学,除贪嗔痴三毒,收摄六根如牧牛一样,不许它犯人苗稼。

【第19句】:人命无常,朝存夕亡,如石火电光。

【第20句】:美女在前,则以为一枝花,其实,迷魂鬼子就是她。

【第21句】:善用心者,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常开智慧花。

【第22句】: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可见有淫就有生死,断淫就断生死。

【第23句】:时光长短,唯心所造。一切苦乐,随境所迁。

【第24句】:时间是刹那刹那的过,刹那刹那的催人老。

【第25句】:有智不在年高,无智空长百岁。

【第26句】:古人说:“勿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第27句】:禅是静虑,要在静中思虑好歹,择善而从。

【第28句】:精进勇猛,有大愿力,难的会变为易。疏散放逸,悠悠忽忽,易的也变为难。

【第29句】:有憎爱心,就有烦恼;憎心一起,道心就退。

【第30句】:生命可置之度外,因果不可昧于毫厘。

【第31句】:生日又云母难日,自哀未遑,切不可作寿庆贺。

【第32句】:以智慧明鉴自心,以禅定安乐自心。以精进坚固自心,以忍辱涤荡自心。以持戒清净自心,以布施解脱自心。

【第33句】:坐禅要晓得调养身心。若不善调养,小则害病,大则着魔。

【第34句】:用功的人要善于调和身心,务使心平气和,无挂无碍,无我无人,行住坐卧,妙合玄机。

【第35句】:中下根人,常被境风所转。境风有八: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行人遇着利风,便生贪着;遇着衰风,便生愁懊;遇着毁风,便生嗔恚;遇着誉风,便生欢喜;遇著称风,居之不疑;遇着讥风,因羞成怒;遇着苦风,丧其所守;遇着乐风,流连忘返。如是八风飘鼓,心逐境迁,生死到来,如何抵敌?

【第36句】:凡当参学,要有三样好;第一要有一对好眼睛,第二要有一双好耳朵,第三要有一副好肚皮。好眼睛就是金刚正眼,凡见一切事物,能分是非,辨邪正,识好歹,别圣凡。好耳朵就是顺风耳,什么话一听到,都知道说的什么。好肚皮就是和弥勒菩萨的布袋一样,大肚能容撑不破,遇缘应机,化生办事,把所见所闻作比较研究,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37句】:世尊所说三藏十二部经典,也是为了你我的贪嗔痴三毒。三藏十二部的主要内容就是戒定慧,就是因果。使我戒除贪欲,抱定慈悲喜舍,实行六度万行,打破愚迷邪痴,圆满智慧德相,庄严功德法身。若能依此处世为人,那真是处处总是华藏界了。

【第39句】:静坐之重要:妙法莲华经云:“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因为静坐这一法,可以使我们脱离尘劳,使身心安泰,使自性圆明,生死了脱。一须臾者,一刹那之间也。若人以清净心,返照回光,坐须臾之久,纵不能悟道,而其正因佛性已种,自有成就之日。若是工夫得力,一须臾之间,是可以成佛的。

【第40句】:何谓戒定慧?防非止恶曰戒。六根涉境,心不随缘曰定。心境俱空,照览无惑曰慧。防止三业之邪非,则心水自澄明,即由戒生定。心水澄明,则自照万象,即由定生慧。

【第41句】:修行用功,贵在一心。

【第42句】:凡夫的境界,总是贪染财、色、名、利。

【第43句】:因为你我无始以来,被七情六欲所迷,从朝至暮,总是在声色之中过日子,所以沉沦苦海。

【第44句】:年轻不知好歹,把宝贵的光阴混过了,老病到来,死不得,活不得,放不下,变为死也苦,活也苦。这就是“早不预修,年晚多诸过咎。”

【第45句】:年老的人死在眉睫,固要猛进;年轻的人亦不可悠忽度日。须知“黄泉路上无老少,孤坟多是少年人。”总要及早努力,方为上计。

【第46句】:佛法的`根本要义,乃是戒、定、慧三字,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第47句】:学佛当以明心见性为本,断恶修善为行。

【第48句】:做工夫不一定在静中,能在动中不动,才是真实工夫。

【第49句】:能不起分别心,无心任运,就不生烦恼;心若分别,即成见尘,就有烦恼,就被苦乐境界转了。

【第50句】:众生习气毛病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佛就有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这是佛的善巧方便。你有什么病,就给你什么药。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第51句】:凡自性不明的,都在五欲中滚来滚去。五欲是财、色、名、食、睡。由此五欲生出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七情又捆五欲,因此生死不了。

【第52句】:食也有利有害。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古人一心在道,野菜充饥,必定菜根香。如潭州龙山和尚那样:“一池荷叶衣无数,满地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

【第53句】:世间七珍,虽称为宝,享乐一时,毕竟成空,只能养生,不能脱死。若佛三宝,则能息无边生死,远离一切大怖畏故,永享常乐。

【第54句】:参禅念佛都是入道妙门,不分高下,可以互通,圆融无碍。譬如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与净本相辅而行。

【第55句】:不论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参禅也好,总要认定一门,蓦直干去,永不退悔。今天不成功,今世不成功,来世一样干。沩山老人所谓:“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

【第56句】: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参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者,净中之禅,禅与净,本相辅而行,奈何世人偏执,起门户之见,自赞毁他,很像水火不相容。

【第57句】:凡关世道人心者,莫不疾首痛心,力求和平挽救人心,使归正轨,重仁慈不重武力。勿贪口腹,见利忘义,则杀心不起。杀机若息,劫运潜消矣。

【第58句】:五戒者,一杀戒,二盗戒,三淫戒,四妄语戒,五饮酒戒。此五戒名曰学处,又名学迹,是在家男女所应学故。又名路径,若有游此,便升大智慧殿,故一切律仪妙行善法,皆由此路。又名学本,诸所应学,此为本故。又名五大施,谓以摄取无量众生故,成就无量功德故。

【第59句】:人心不古,置因果于罔闻,那知因果理彻,如影随形,如响斯应,若深信之者,人心则不改而善。纵遇顺逆之境,必无忧喜。当知现生所受,或遇兵刀水火劫贼等事,皆由自造。

【第60句】:人的投生,起首由于淫欲,及至出生后,就以财为主。广慧和尚劝人疏于财利,谓:“一切罪业,皆由财宝所生。”所以五欲第一个字就是财。人有了钱财,才有衣食住,才想女色,娶妻妾。人若无财,什么事都办不成,可见财的厉害了。

【第61句】:妄想来了,就让它来,我总不理会它,妄想自然会息。

【第62句】:你我都是一个心,只因迷悟而不同。

【第63句】:人身造化和天地一般,身心动静、行住坐卧,要顺时调护。

【第64句】:以智慧明鉴自心,以禅定安乐自心,以精进坚固自心,以忍辱涤荡自心,以持戒清净自心,以布施解脱自心。

【第65句】:能动静忘怀,利水清月现。

【第66句】:修道人切记。不要和任何人有污染的因缘,这样会纠缠不清,令你堕落。

【第67句】:修行就是要“养拙”,“拙”就是很笨的意思,修行要越笨越好,笨得什么也不知,一点妄想也无。

【第68句】:吃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

【第69句】:真正修道人,“举动行为管自己,行住坐卧不离家”。不要做镜子,专照人家,不照自己。

【第70句】:有所执着,就是人心。无所执着就是道心。

【第71句】:欲要人不死,先做活死人,现在把自己当作死了一样,也就是不贪、不瞋、不痴。

【第72句】:切记。不要一天到晚,想神通,想开悟,那是修道的绊脚石。

【第73句】:我们在修道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不争”,不争是不和任何人争长论短,争是争非。

【第74句】:修道人就是不为自己讲道理,不狡辩,不谈是非。

【第75句】:修道人住在一起要少讲话……修行人的秘诀,就是要少吃,为什么?因为少吃少生欲念,少欲就能知足,知足就能常乐。

【第76句】:修行人,主要能忍骂、忍打、忍冷、忍热、忍风、忍雨、忍饥、忍渴。

【第77句】:修道人无论用什么功,念佛,念咒……都不要贪求快,你想很快成功,就是一种贪心,有了贪心,就障碍智慧、灵感与自性光明。

【第78句】:舌有说法的功德,也有说是说非的罪过,若是不说法,而说是非,或说邪言邪语,那就是一万二千的罪过。

【第79句】:忍是无价宝,人人使不好,若能会用它,万事都能了。

【第80句】:修道人要忍人所不能忍的事,要让人所不能让的物,要吃人所不能吃的饭,要穿人所不能穿的衣,总而言之,需要受人所不能受的。

【第81句】:我们无论什么也不能贪,要知足,要能忍,但这个无上妙法,人人都把它忽略了,所以不争、不贪就能福寿无边,你要是争、贪、搅、扰,就罪孽不少,要想出离三界,也是无有是处的。

【第82句】:我们人不能挨骂,若有人骂我们,我们能受,这就是有德行。

【第83句】:布施于人,就等于布施自己,功德是不落空的。

【第84句】:众生为什么没有福报?因为不种福田的缘故,那么到什么地方去种福呢?就在佛、法、僧三宝面前种。

【第85句】:你念佛,佛也就念你,就如给阿弥陀佛打一个无线电报,这叫感应道交,这才是老实念佛。

【第86句】: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

【第87句】:持名念佛就像拿着东西似的,总也不把它放手,故天天都要念:南无阿弥陀佛。

【第88句】:我们这儿一念佛,阿弥陀佛那个地方的电话就响了。

【第89句】:古人说:“君子造命”。有道德的人,正人君子,是可以改造命运,超出命数之外。为何不吉祥,就是心里不吉祥,种下恶因,当然有恶报。若能改过从善,便可趋吉避凶。

【第90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第91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第92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第93句】: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第94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第95句】: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第96句】: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

【第97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第98句】: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第99句】: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100、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