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描写粽子的句子90句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古文描写粽子的句子90句

35句写粽子的诗句

1: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2: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3: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4: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宋祁《屈原祠》

5: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夜》

6: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宋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7: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8: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

9: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宋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10: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宋晁补之《永遇乐端午》

11: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唐殷尧潘《端午日》

12: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13: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宋高箸《重午怀旧》

14: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元夕无月》

15: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上元夜》

16: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描写粽子的诗句 35句描写粽子的诗句 35句。――《正月十五夜》

17: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京都元夕》

18: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宋张耒《和端午》

19: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宋吴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20: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扬⒒鹘诶足巽伲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G鬣动,EX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唐刘禹锡《竞渡曲》

21: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宋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22: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描写粽子的诗句 35句文章描写粽子的诗句 。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宋陈与义《临江仙》

23: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十五夜观灯》

24: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

25: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26: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

27: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宋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28: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菖蒲角黍家家节。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宋赵长卿《醉落魄重午》

29: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汴京元夕》

30: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宋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3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宋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32: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描写粽子的诗句 35句好词好句。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宋苏轼《屈原塔》

33: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宋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34: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欧阳修《鱼家傲》

35: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钗头双荔枝。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宋李石《长相思重午》

粽子的诗句

篇一:粽子

每逢端午献玉身,一份真情一寸心。可口非因香味美,身有正气誉乾坤。

篇二:粽子

我相信包粽子是在包

虔诚的心情,多少朝代褪去却因一个人悲怆的一跳

赢来百姓永久的崇敬粽子伴清香的艾草而来

粽子伴激情的波涛而来粽子伴铿锵的锣鼓而来

粽子的味道是文化的味道粽子的思念是中华的思念

我相信吃粽子是在咀嚼遥远而鲜活的记忆,历史啊,因

风云突变而跌宕起伏,汨罗江用清澈的水流融合了孤独而伟大的

灵魂,从此,国破家亡写进了沉重的叹息或者拷问

我相信民族需要这种无畏的勇气和感情所以,赛龙舟,吃粽子,以举世瞩目的

盛大节日的仪式流传到现在,成为人民共同的`心声

篇三:粽子的情思

粽子的情思

打小我就吃惯了外婆包的粽子红豆的,蜜枣的,细沙的……

吃完了,满嘴飘香

身躯佝偻的她忙了一天一夜

就为了,满足我的欲望

如今她走了每逢端午,看不见她的身影

令人黯然神伤

我买来一大堆最贵的粽子鱿鱼的,烤鸭的……供在她的灵前

却没有昔日的芬芳

外婆啊,我还想吃你包的粽子依稀觉得外婆动了一下嘴唇:

待来日,相聚在天堂

篇四:祝福的粽子

五月的风

柔和的情

静静的夜晚

站在他乡的山顶

遥望着家乡的一弯明月

捧起一朵香香黏黏的祥云摘下几颗祝愿的

星融入其中

用爱的天

包裹用情的

丝缠绕在明天的

晨露还没有撒下

在思念的心海

乘坐流星给二老亲人

带去我祝福的粽子

篇六:粽子香,粽子香

端午节,粽子香

家家户户要品尝超市,集市

一堆一堆好包装粽子形象多漂亮

价签,随风高扬今年过节吃啥呢

粽子,流行时尚

头脚尖,肚朝天金丝缠绵花衣裳

粽衣包装月饼馅聘请嫦娥来推销

屈原天上笑哈哈好香,好香

粽子个个都好样我爱您。我家乡

端午节,粽子香

人生味道个中尝一片粽叶一念想

先人投江。印象龙舟竞赛扔粽子

沉入水中喂魚虾疑是江面泛人样

屈大夫,莫声张

粽子香,笑满堂顺口一咬甜心上

中华农历变思想一页一页登广告

有喜乐,有悲伤小小粽子走天下

每逢佳节人迎唱闻香。不见离骚

粽子香,粽子香

你我都来尝尝尝

爱国好思想屈原都知道

你一口,我—口吃出好味道

尝到好世上

你我都来尝尝尝粽子香,粽子香(重唱词)

篇七:七绝·五月粽子

清香新糯显情隆,酥豆珍藏竹韵风。

甘膹仿如西岭玉,嫣黃恰似夕阳紅。

关于粽子的古诗:

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唐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唐 杜甫《端午日赐衣》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唐 刘禹锡《竞渡曲》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 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唐 殷尧潘《端午日》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 文秀《端午》

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 宋祁《屈原祠》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宋 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宋 苏轼《屈原塔》

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宋 苏轼《少年游 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

——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下阕

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

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宋 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

——宋 张耒《和端午》

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宋 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

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宋 黄裳《喜迁莺 端午泛湖》

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

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宋 晁补之《永遇乐 端午》

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

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

今夕到湘中。——宋 陈与义《临江仙》

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宋 杨无咎《齐天乐 端午》

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

菖蒲角黍家家节。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

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

——宋 赵长卿《醉落魄 重午》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宋 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钗头双荔枝。

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

——宋 李石《长相思 重午》

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

——宋 高箸《重午怀旧》

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

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

——宋 卢祖皋《小龙吟 淮西重午》下阕

描写端午粽子诗句

【第1句】: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宋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第2句】: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宋苏轼《屈原塔》

【第3句】: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菖蒲角黍家家节。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宋赵长卿《醉落魄重午》

【第4句】: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第5句】: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宋陈与义《临江仙》

【第6句】: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第7句】: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宋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第8句】: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扬?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鬣动,??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唐刘禹锡《竞渡曲》

【第9句】: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夜》

【第10句】: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

【第11句】: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

【第12句】: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宋张耒《和端午》

【第13句】: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第14句】: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宋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第15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

【第16句】: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宋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第17句】: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第18句】: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十五夜观灯》

【第19句】: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正月十五夜》

【第20句】: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宋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第21句】: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第22句】: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宋祁《屈原祠》

【第23句】: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欧阳修《鱼家傲》

【第24句】: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宋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第25句】: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元夕无月》

【第26句】: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汴京元夕》

【第27句】: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宋晁补之《永遇乐端午》

【第28句】: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宋高箸《重午怀旧》

关于粽子的由来诗句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粽子的由来的作文900字。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 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回答人的补充 XX-05-17 19:40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作文900字《粽子的'由来的作文900字》。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