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戏曲句子3篇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关于描写戏曲句子3篇

描写戏曲大赛的诗句

(第一首)

革命京剧创意新,久演常系中华魂。

军民团结如鱼水,道尽人间情是真。

(第二首)

坎坷人生角色多,风风雨雨几山阿。

旦生净丑千千韵,苦辣酸甜若梦歌。

(第三首)

现代豫剧朝阳沟,展示知青竞风流。

志在农村建四化,广阔天地写春秋。

(第四首)

京腔粤调韵清醇,梆子黄梅味也亲。

旦丑净生全是角,戏中哪个似余身。

(第五首)

包公故事传到今,明镜高悬警世人。

要知作恶必有报,还是民心掌乾坤。

(第六首)

秋尽冬来叶飘扬,遍地银白覆金黄。

化院佳节再多彩,外语戏剧重辉煌。

百态笑饮人世苦,群芳共暖凡尘霜。

群雄列席洒涕泪,只叹夜深时匆忙。

(第七首)

杨家英雄壮志酬,浩然正气贯斗牛。

报国为民献肝胆,满门忠烈誉神州。

(第八首)

谁言数九不薰风,票友京城赛正隆。

粉黛欣穿夫子蟒,须眉巧扮女儿红。

得圆此日皮黄梦,曾历千朝淬砺工。

莫道江湖皆鲫鲤,凌波一跃也成龙。

描写跳绳大赛的作文

篇一:跳大绳比赛

“哎哟!冷风吹的我凉飕飕的!天还没有亮!”闹钟就早早地把我叫醒了,哦!现在才记起来,今天要跳大绳阿!早晨难免会有些困惑感,心烦意乱的,我在床上赖着不想起床。在妈妈多次的催促下,我才懒懒散散的起来的,穿了衣服,漱口洗脸都搞好了,要去学校了,早晨,来到学校,咦?没有人,我看了看表,都已经6:50分了,怎么还没有人来啊!我望了望学校,一个人的踪影都没有啊?我在学校门口看看,咦?那是谁?怎么是短头发的阿,我揉了揉眼睛再一看,怎么那么像栗晓亚阿!

我跑过去一看,啊!真的是啊!我叫了一声,“栗晓亚!”她望了望我,好像没看见,我再叫一声“栗晓亚”她终于看见了!我问她:唉!怎么没有人来啊!她说是阿,怎么没有人!我们两个进去了后,吃完了早饭,就有人来了,第3个来的是陈雅,第四个是陈晓燕,接下来,接二连三的人马都来了,我们先去跑了跑步。刘晴丽上去拿了绳子下来跳,我们好久都没有跳过了,有些不习惯,可是,后来慢慢的适应了。

啊!赵老师!我们一起对赵老师说了声:赵老师好!我们想乞求赵老师来帮我们跳绳,可是赵老师拒绝了!

李老师过了好久才来,我们练了没一会就做早操了,李老师就在那里给我们练了2分钟就没练了,只是说今天我们只是练习一下!12月8日要比赛。。。。。。

篇二:跳大绳比赛

星期二下午阳光明媚,这天就是我们的三跳比赛。

操场上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挤满了人,简直就像一个热闹的菜市场。原来小运动员们下在抓紧练习,迎接马上就要开始的三跳比赛。老师们也没有闲着。

铃声一响,三跳比赛开始了。操场上立刻又沸腾了起来,你瞧!对那些小运动员们正在跳绳呢。一个、二个、三个……评委们一个又一个的数来数去。同学们的脸上顿时满头大汗,他们的脸上似乎已经呈现出了心中的着急。看看旁边的选手,比自己跳地快多了,心中不知有多么的担心。当评委老师一吹哨叫“停”,一位位同学已经累的全身都是汗水,恨不得马上就睡一觉养好了精神从新再比。

在旁边的啦啦队和同学们看见了,使劲喊着:“加油、加油”!不光嘴里在喊着,双手也举得高高的给运动员们加油鼓劲。站在一旁的老师也情不自禁跟着啦啦队给同学加油。

最精彩的要数跳长绳了,运动员随着甩长绳的同学和老师的节奏像一只只敏捷的猴子在绳子上。简直让我都看出了一身冷汗。但是运动员们跳了一遍又一遍,一个都有没有被长绳子拌倒,他们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甩长绳子的同学和老师把长绳使劲甩啊甩,希望每一个运动员都能跳过。时间就在激励的比赛中过去了……

这次的三跳比赛过的真快,希望下次的三跳比赛同学们再拿出自己的本领来,让三跳比赛更精彩。

篇三:精彩的跳大绳比赛

今天是最紧张的一天,因为我们今天就要大干一场了!我们的目标是打败六(2)班,得全年级第一!

我们的心一直在扑通扑通的跳着感觉就像心要跳出来了一样!我们的身体不时会抖动一下,宋俞菁拍拍我们的肩膀说:“放轻松点啦!没什么好紧张的,只要努力就可以了啊!”

终于裁判员叫到:“六(3)班到中间来跳!”我们拍了拍胸便上了台!台下啦啦对齐刷刷的看着我们!“哈哈终于到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啦!”我心里想着。

比赛开始了!我们全神贯注的看着绳子一上一下的晃动着,可能是因为太紧张,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些小的失误。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的比赛成绩,因为出现了失误所以我们返而更专心了!我们在绳子中间来来往往地穿梭着,,看看是否有人超上了我们!有了小动物们的支持和鼓励我们跳得更好了,我们在飞舞的绳子中间轻巧如兔一样,我们的汗水沾满了整张脸,在最后的一点时间内老师实在是忍不住了,说道:"加油!努力一下!"特别是尹老师!又是跺脚又是拍手的!我们也心急如焚,甩绳的人也加快了速度,我们一个连一个,在"嗖嗖"声中结束了这场比赛!我们全班同学哈哈大笑,一蹦三尺高!因为以前我们最多也只跳200多个,可这次出乎意料的跳了300多个

从这次跳绳比赛中,我知道了没有什么东西是做不到的,只要我们努力,我们完全可以做到最好!

篇四:跳大绳比赛

“啪,啪,啪…… ”绳子打地的声音在操场里四处响起。我们三(5)班正在进行着小小运动会的第三个项目——跳大绳比赛。

比赛的规则是:全班46人分成五组,四组9人,一组10人。每一组由两个同学甩绳子,其他组员在绳子的一端排成一列按顺序跳,每个组员跳完一次后就跑到绳子的另一端排队,跳“8”字大绳。其他组的组员负责数数,还有一名同学专门计时。每组的.比赛时间是3分钟。

“快看啊!”宁英智组开始跳了。宁英智作为一只领头羊,首当其冲,跑进了摇晃的大绳子中,他用力一跃,大绳顺利地从他的脚下穿过。然后他就跑到绳子的另一端排队,准备下一轮的冲刺。在比赛中,宁英智几乎没有被绳子卡住过。最后他们组3分钟内跳了130下。

莫启昀组上场了。莫启昀虽然刚回到我们班没多少天,但是他的动作很灵活,一次又一次地跳过大绳,只有一次被绳子卡住了。最后,随着数数的同学宣布时间到,他们组一共跳了100下。

到我们组了。我们精神饱满地排好队。“预备,开始!”随着一声令下,排在我前面的几个同学鱼贯而入,顺利地跳过大绳。轮到我了。在绳子重新抛起来的时候,我飞快地冲进大绳里,在大绳将要打地的时候,我用力地跳了起来。顺利地跳过大绳后,我马上跑出大绳外,和组员汇合,井然有序地准备着下一轮比赛。有一次,我跳过大绳后跑慢了一点点,脚被绳子卡住了。我赶紧把脚抽出来,跑到另外一边排队。最后,我们组跳了78下。

跳大绳让我明白了做事情要把握好时机。跳大绳真有意思!

篇五:别开生面的跳大绳比赛

“【第1句】:【第2句】:【第3句】:……”随着数数声,我们一个接着一个向大绳跑去,然后腾空而起,再缓缓落下……

今天下午,我校举行了别开生面的跳大绳比赛。还没轮到我们班时,看着其它年级的同学跳的一个接着一个,没失手过。我越看越泄气,心想:六年级跳的多好,我们班肯定比不上。结果出来了:六年级一个班跳了两百六十多个,另一个班跳了二百一十几个。我彻底泄气了,因为我们班最

高纪录才二百二十三个,除非超水平发挥。小云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安慰我说:“没关系,输了也无所谓,只是一项集体活动而已,重在参与。”

“五一班到这儿来。”轮到我们了,我们到达比赛场所。“准备,开始!”老师一声令下,比赛开始了。

看,有的同学双臂伸直,像一只凌空展翅的雄鹰;有的同学轻轻一跃,像如鱼得水的鱼儿;还有的同学跳过之后把头一扬,好像在自豪的说:“怎么样?我水平高吧?”悠绳的老师眉头紧锁,眼睛全神贯注地看着绳子,并时不时地为我们指点着。一会儿说:“快跟上……”一会儿说:“蹦的高一点儿。”

“2【第50句】:2【第51句】:2【第52句】:2【第53句】:2【第54句】:255。”“停!”比赛结束了。我们班跳了二百五十五个,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树上的鸟儿在歌唱,好像在欢迎我们的胜利;一阵风吹过,小草也频频向我们点头;树上的叶子飘了下来,好像在给我们发金牌。

同学们欢呼雀跃,互相拥抱,庆祝着自己的胜利。我在想:我们之所以会取得这样好的成绩,主要是同学们团结一致,配合默契的结果。

从这次比赛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成绩的取得靠大家共同努力。

篇六:跳大绳比赛

几个月前,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跳大绳比赛。要求每个班都要参加,由副班主任计时,数一分钟跳大绳多少个。

那时,天刚下过雪,地上有许多冰。要是一不小心摔倒,不但会受伤,还会耽误时间。所以,每个同学、老师都很紧张。

比赛开始了,每个同学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拼命为正在跳的同学加油,声音震耳欲聋。跳的同学也都聚精会神,一个连一个地跳着,生怕哪里出了错。别的班级也都很紧张,整个操场都被一种紧张的气氛包围着。

正当我们一个接一个跳的时候,突然,一个同学由于太紧张,还没跳就摔倒在地上,幸亏后面的同学反应快,立刻冲了过去跳了一下,跳完又赶紧回去把摔倒的同学扶起来。看到这里,大家才松了一口气。有一个平时跳得不太好的同学虽然每天都刻苦练习,但还是因为跳完后太紧张,一不小心在冰上一滑,差点倒下。幸亏他平衡能力很强,才勉强倒退了几步,远离了会被绳抽到的地方后,终于一下没坚持住,摔了个仰面朝天。作文

这回轮到我了,我赶紧跑了过去,跳完了却因为太紧张滑了一下,还好鞋底的小齿踩到了冰上的裂缝中,正好卡到一起,才没有倒下。我长长舒了一口气,心还在狂跳个不停。

在我们班团结的加油声中,我们克服困难,互相帮助,终于取得了全学年第一名的好成绩,大家都高兴地又蹦又跳。

戏曲电影及戏曲的发展论文

[论文关键词] 戏曲电影 传播媒介 声像资料 表演体系

[论文摘要]戏曲电影是中国电影的独特类型,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对戏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电影成为戏曲新的传播媒介,作为信息载体保存下戏曲表演声像资料,并影响到了传统的“唱、念、做、打”的表演方式和舞台道具等各个方面。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电影是依靠现代工业技术而形成的大众娱乐形式,二十世纪初期,在电影刚刚从西方传入中国伊始,两者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中国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戏曲电影。戏曲电影把现代科技展示手段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以一个最佳的融汇方式结合起来,成为独立的娱乐艺术形式,同时,它的出现,也使中国传统的戏曲文化在二十世纪这样一个多媒体时代,在更为广泛的受众层面得到前所未有的传播。戏曲电影对中国电影的贡献是巨大的,同样,它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保留、传承所起到的作用也是空前的、无可替代的。

【第1句】:戏曲电影扩大了传统戏曲的传播影响力

我国戏曲起源于秦汉,形成于隋唐,成熟于宋元,在中国己有两千年的历史。明清时期,戏曲发展为相当成熟的表演艺术,成为广受欢迎的娱乐形式。特别是乾隆以后,京剧发展繁荣,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成为我国的“国剧”,被看成是东方文化艺术代表之一。从戏曲产生到京剧繁盛,它们的传播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口头传播,也可以叫做面对面传播模式,这种模式和受众的互动性强,效果反馈及时;一是文本传播,就是通过书写与阅读而进行的间接传播,这种传播模式具有时空上的延迟性,使作者与读者的接受产生了一定距离。两种模式中,前者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更大,这种口头传播主要借助于舞台载体,无论是汉代百戏的广场演出,还是宋元时期的勾栏瓦舍、明清时期的园林戏台,到清末民初的茶馆戏园,舞台演出都是戏曲传播的主要形式。

著名戏曲理论家张庚先生在谈到舞台演出的时候说:“戏剧是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来反映生活的。舞台对于戏剧就是一种限制。因此,戏剧必须解决如何利用舞台的空间和时间的问题。戏剧家要求反映的生活是无限的,而舞台的空间总是有限的。戏剧情节时间跨度往往很大,但一台戏实际演出的时间只能持续三小时左右。”舞台演出的时空限制、即时性、不可重复性等自身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戏曲的发展和传播。而二十世纪戏曲电影的诞生和发展,对戏曲艺术来说,实际上是找到了一种新的传播媒介,有效地扩大了戏曲的传播范围和传播影响力。

从第一部戏曲电影《定军山》开始,在二十世纪百年间,戏曲电影把传统戏曲中的经典剧目、各种剧种以及当时的明星表演都以电影为载体记录下来,然后在全国范围内普及。这些戏曲电影中涉及了京剧、越剧、粤剧、黄梅戏、豫剧、评剧、吕剧、昆曲、秦腔等近百个剧种,除京剧外,其他地方剧种在全国的传播,主要依靠的是戏曲电影播放。比如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追鱼》、《红楼梦》、《五女拜寿》豫剧电影《花木兰》、《七品芝麻官》黄梅戏电影《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评剧电影《花为媒》、《刘巧儿》;秦腔电影《三滴血》等。现代电影技术与地方剧种的结合,扩大了地方戏曲的传播范围。著名电影评论家王文宾谈到越剧的时候认为:“戏曲是最平民化、最草根的艺术,这种艺术通过电影的方式传播,是它平民化特性一种最独特的体现方式。”[2]以电影的方式传播戏曲,不仅使各个剧种在全国范围内拥有了最多的观众群体,而且也让中国电影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面貌走向了世界,传统戏曲的独特性对世界人民认识中国电影起到了重要作用,五十年代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国际上多次获奖,获得了极高的声誉,被一代西方观众所喜欢,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说中国戏曲以电影为媒介走向了世界。

【第2句】:戏曲电影保存了珍贵的戏曲表演声像资料

传统戏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精美的表演艺术,无论元杂剧、明清传奇,还是昆曲、京剧,在各个时期都出现了大批的优秀演员,但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戏曲表演并没有留下直观的表演资料,我们对前代戏曲的了解主要通过剧本阅读来了解内容,对于表演艺术中的“唱、念、做、打”的工夫,我们只能从前人的描述、绘画中去追想。但是二十世纪的戏曲电影胶片的可留存性为传统戏曲保留了珍贵的声像资料,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

对戏曲电影以往人们常常称为“戏曲片”、“戏曲影片”、“舞台纪录电影”、“戏曲纪录影片”、“舞台艺术纪录片”、“戏曲艺术片”等等。这反映了对戏曲电影的一种美学认识上的差异,其中所谓的“舞台纪录电影”、“戏曲纪录影片”、“舞台艺术纪录片”其实都是对戏曲演出的纪录。二十世纪产生的戏曲电影,大部分属于纪录片类型,它们是对戏曲舞台演出的直接记录。许多著名的戏曲艺术家的精彩表演,大都是通过戏曲电影纪录片的形式保存下来的。第一部戏曲电影《定军山》的拍摄就是如此。谭鑫培是清末民初著名的京剧演员,他发展了老生的表演艺术,形成了自己婉转悠扬的风格,自成一派,称为“谭派”。这种唱腔深受欢迎,当时社会上就流传这“老生无腔不学谭”、“国之兴亡谁管得,满城争说叫天儿”等说法。梁启超曾写诗赞“四海一人谭鑫培,声名廿纪轰如雷”。这样一位名动全国的京剧艺人,他的表演使举国若狂,然而毕竟不是人人都能看到他的现场表演。电影初入中国,还没有找到自己的表演题材和风格之前,把当时群众喜爱的戏曲名角的表演原样搬上银幕,自然是明智之举。果然,此片的放映造成“万人空巷”的效应,而且后来还将胶片运到江苏、福建放映,使更多的戏迷得以一睹当时“伶界大王”的舞台风采。

除了谭鑫培外,二十世纪的很多戏曲名人的演出我们都可以在电影中看到,比如《定军山》之后,丰泰照相馆接着又拍摄的一些著名艺人的经典演出片段。包括谭鑫培的《长坂坡》、俞菊生的《艳阳楼》、《青石山》、俞振庭的《金钱豹》,《白水滩》、许德义的《收观省》、小麻姑的《纺棉花》等。有人作过统计,《定军山》问世后,1905年到1949年间共产生了33部戏曲电影。二十世纪中国出产的戏剧电影有一千多部(包括香港粤剧电影)。就京剧来说,许多京剧著名演员如梅兰芳、杨小楼、谭富英、周信芳、言菊朋、言慧珠等都先后摄制过影片。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有目的的弘扬传统戏曲,有计划地运用电影技术来纪录、再现京剧表演艺术家的舞台艺术和他们的优秀剧目,先后拍摄的有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和周信芳、盖叫天等的舞台艺术。1956年,京剧界著名演员还联合演出《群英会》、《借东风》并拍成电影。其他地方剧种的经典剧目、著名演员的表演艺术也大量搬上了银幕,如越剧名家袁雪芬、徐玉兰、王文娟,评剧名家新凤霞。黄梅戏演员严凤英等。

戏曲影片把表演艺术家的身段、动作、唱腔保留在了电影胶片之上,也为后世保留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和艺术资料。比如京剧大师梅兰芳就先后拍摄了《春香闹学》、《天女散花》、《上元夫人》,《西施》、《霸王别姬》、《上元夫人》、《木兰从军》、《黛玉葬花》、《廉锦枫》、《刺虎》、《虹霓关》、《梅兰芳舞台艺术》(包括《宇宙锋》、《断桥》、《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洛神》)、《游园惊梦》。这些影片虽然大都是戏曲单出或片断,但都是择梅兰芳舞台演出中最精彩的唱腔和身段,比如《西施》中的“羽舞”、《霸王别姬》中的“剑舞”、《上元夫人》中的“拂尘舞”。多亏有了电影,观众才能通过银幕了解近代京戏大师的风采和京戏古典杰作神韵。

【第3句】:戏曲电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戏曲传统表演方法的革新

有人认为二十世纪的戏曲电影的摄制是一种以完全舞台化的戏曲演出方式呈现出来的,叙事方式基本保留戏曲叙事的幕和场,注重呈现演员的演出技巧和唱念做打的功夫、美感。也就是把舞台演出搬到了银幕之上,和舞台演出没有任何区别。的确,很多电影制作者都注重保持戏曲的独特性,著名戏曲电影导演陈怀皑说:“我们以为,戏曲艺术片首要的是保持戏曲感觉。既要尊重戏曲艺术特性,又要尊重观众欣赏戏曲的习惯。”[3]著名戏曲电影导演崔嵬也认为,戏曲电影“纪录的成分大,在剧场舞台拍摄或在摄影棚内搭景拍摄。剧本基本是照搬舞台演出本,化妆造型、服装道具等也和舞台演出一样,音乐和唱腔也完全是原舞台演出的设计。如果有布景也基本上是平面的延伸。”[4]但是,电影毕竟是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在作为信息的载体传播戏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戏曲传统的表演体系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涉及了传统表演中的“唱、念、做、打”以及布景、道具、服装等各个方面,其结果又反过来影响了戏曲的舞台表演。

电影对戏曲表演的影响在戏曲电影产生之际便出现了。据说谭鑫培为了拍好《定军山》,对京剧作了不少的改革,首先从唱腔上他没有墨守成规,而是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使腔调变得更加柔和,不再像以前那样直腔直调。同时,他还在剧本、服装、头盔上根据导演的`建议和自己的体型、头型做了调整。他的改革在电影放映之初引起了许多老戏迷的不满,但是慢慢的,观众逐渐认同了他的改革。从此《定军山》这出戏的唱腔、服装、头盔一直沿用,并且影响了舞台的演出。

谭鑫培的改革反映了电影对戏曲舞台演出的影响。即使被看成是对舞台演出纪录的那些电影,也并非纯粹的纪录,在摄制的过程现代电影艺术的拍摄观念和电影表现技巧对戏曲的表演艺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针对无声电影的特点,表演艺术家会有意识地把剧中的唱词内容由演员的动作形态体现出来,让动作表达剧中的意思;比如电影镜头的广度和深度也影响到了戏曲的演出习惯,梅兰芳拍摄的《春香闹学》,戏曲舞台表演春香逛花园一般是以暗场来处理,而影片则改为明场,这就可清楚地展示人物的一系列活动,打秋千,扑蝴蝶,拍纸球等,突出了表演效果,增强了视觉感受力。另外,舞台表演使演员与观众存在一定的距离,所以演员一般非常注重唱腔与身段,不太注重面部表情的生动逼真。这种习惯在电影拍摄的过程中由于近景和特写镜头运用而逐渐被改变。著名越剧电影《五女拜寿》的摄影师王启华在谈到拍摄经验时说:“我们重点强调的是眼神的运用。因为电影里的近景、特写镜头,会无数倍地放大演员的表演痕迹。而《五女拜寿》全片将近700个镜头,不少特写、近景都用来刻画角色细腻的心理活动。因此,我们启发和帮助演员的一个重点,就是让她们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做戏。”[5]即使在早期的戏曲影片中我们也能看到类似的变化,梅兰芳非常重视面部表情在塑造银幕人物中的作用,在《春香闹学》中,春香出场时拿一把折扇挡住脸,然后以特写镜头来展现人物,然后镜头慢慢拉开,扇面逐渐下沉,渐渐露出灵动的眼睛,俊美的面容,同时又做了一个顽皮的笑脸,把一个活泼、聪明、淘气的小丫环生动地展现银幕上;再比如实物道具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传统的表演方式。梅兰芳在谈到《生死恨》的演出时说:“大段唱工我都围绕着织布机做身段,……我觉得舞台上的基本动作,在这里起了新的变化,这庞大的织布机,给了我发挥传统的机会”[6]虽然大师对电影拍摄时使用实物道具进行了肯定,但传统做工的确因为道具的增加而给演员带来了新鲜的尝试。

电影对戏曲的影响不仅仅在以上几个方面。戏曲电影具有电影的物质载体,以镜头为叙事的基本单位,按照电影的制作方式进行创作,按照电影的方式发行和放映,观看的方式也是按照电影的方式在电影院里完成的,与在剧场里欣赏舞台演出时的现场感和观众和演员、观众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感完全不同……戏曲电影为戏曲发展带来的诸多新元素、新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序文,中国戏曲,1983年。

[2]戏曲电影的青春如此美丽,浙江日报·今日早报2005年12月22日。

[3]陈怀皑,拍摄戏曲电影的一些感受,中国电影年鉴19【第83句】:

[4]肖朗,戏曲电影的一代宗师,见鄙苏元编,崔嵬与电影、奥林匹克出版社,1995年。

[5]同2。

[6]梅兰芳,我的电影生涯,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版。

中国的戏曲作文

  篇【第1句】:中国的戏曲作文

中国的戏曲可谓流芳千古,历史悠久了,而且中国戏曲的种类繁多,全国许多的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而且每一个地方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文化风情。不信?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戏曲文化瑰宝,享受它独特的美吧!

中国现有的戏曲剧种大约是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更是惊人:可以以万数计!我们知道许多剧种很多剧种都是有其独特的演变过程,我们知道的比较有名的剧种:如京剧,越剧,吉剧等等。而且中国的戏曲与西方的戏剧不同,它有自以独特的审美观念与表演体系,现在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吧:“生”是除大花脸与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统称,里外又分“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统称,分: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净”是指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净”又分以唱工及以工为主的花脸;“丑”扮演喜剧角色。

怎样?看了之后是不是觉得有趣呢?其实还有很多呢!我国戏曲主要戏曲有:昆剧,京剧,黄梅戏这三派。二京剧又分:梅派,程派,苟派,尚派,这四派。而且我们在电视上可以看到这京剧人物脸谱是十分微妙的,在演员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此人的性格与品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一大特点,它的作用是帮助观众理解剧情。简单讲,红脸含有褒义,代表英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而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今天许多地方戏中都保存了这一点。

看了上面的介绍感觉不错吧!中国的戏曲文化就是这么精彩,要一点一点讲十天十夜都说不完呢!希望未来的我们能继续发扬它哦!

  篇【第2句】:中国的戏曲作文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每个剧种,都有着它独特的魅力、韵味以及内涵:如京剧的雍容华美,昆剧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还有越剧的轻柔婉转……

可这些中华民族的'瑰宝,在现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似乎有些站不住脚根。如今的艺术形式日渐丰富了,传统戏曲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挑战。它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取而代之的是“流行”,更多人喜欢追流行,认为在流行中能够展现西我,获得满足。“弃之戏曲,投之流行”。

为什么传统戏曲会面临如此的抉择?是它乏味?不是。是因为它抵制不住流行的强撼冲击。流行是什么?引领潮流,追求时尚。不可否认,“流行”,也是一门艺术,但是现实中的艺术。

打个比喻,流行就像划过天际的一颗流行,一划而过,短暂却璀璨,更多人惊艳于它的闪亮,于是抛传统追流行,心中只觉得流行放射出的夺目光彩才为自己瞩目。殊不知,一划而过的背后,是寂静,没有任何追求后的精神享受。而传统戏曲,就好像宇宙中一颗并不耀眼夺目的恒星,虽然若隐若现,但它始终保持自己的韵律哼唱宁静。它摆脱了喧嚣与浮华。深夜,一个人静静地坐着,闭目养神地听一段戏曲,或是泡上一杯醇香的茶,看一会儿戏剧节目,你定会感到超脱的自然与静心,感觉古老却清新的戏曲很美,很美。

这就是戏曲的魅力,如一袭清风吹拂着,精神与灵魂,此刻,都能得到升华。其实,中国传统戏曲,根本不存在什么“去”与“留”,它一直是我么民族的瑰宝,是东方的歌剧,是永恒的历史文化。

听,风的拂动,叶的摆动,云的笑声,是我自失地又想到了古老而自然的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