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钟南山的动作描写句子合集100条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关于钟南山的动作描写句子合集100条

有关描写和赞美终南山的诗句

(第一首)

标奇耸峻壮长安,影入千门万户寒。

徒自倚天生气色,尘中谁为举头看?

——作者:林宽 [唐]

(第二首)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终南山》作者:王维

(第三首)

昆仑东入海,名山有终南,

秦岭障南北,太乙生紫烟,

千载形胜地,华夏血脉连。

秦川北望,少陵樊川画阡陌,

柞水南闻,牛背营盘障屏山,

汤峪东蒸,烟霞绮丽,

褒斜西卫,群峪唱晚。

千峰染翠,翠惹微岚,

岚生幽谷,谷响玉川。

人文荟萃,造化齐天,

钟灵毓秀,终南名山。

秦岭中段,名冠“终南”,

地质现象丰富,历史悠久璀璨。

自然保存完整,旅游科考重点。

王顺雄矗东南,为“天下第一孝山”,

“中国第二敦煌”,位蓝天水陆名庵。

西周烽台举火,“骊山晚照”千年,

西安事变兵谏,“天下第一御泉”。

此处玉环长恨,该地玄宗情深。

太平峪瀑布千丈,冰晶顶风光无限,

紫荆花仲春怒放,“第二峰”石冰接天。

峰顶有石河石海冰臼,朱雀现瀑布断崖残峰。

南太白景区,第四季冰川,

冰蚀湖泊成“海”,顶天台名“拔仙”。

望六月太白积雪,看黑河水墨如潭。

断裂峡谷险峻,地貌特征万千。

南五台逶迤庙宇,民俗院秦风浓郁。

沿线景色各异,园区纵横相依……

最是翠华独特,山崩世人称奇。

山崩地貌,世界第三,

体量三亿,总面五里,

碎石无量,巨石九万。

万年地震,情状犹现。

过风洞,炎暑风冷,

钻冰洞,酷日触冰。

天池上,碧波连天,

高峰下,谷平成里。

十八盘,堰塞成坝,

峰顶处,烟岚云霓。

峰仞千米,唯有此山连根折,

群山林立,到此方为覆地波。

特殊地质,稀有属性,

科考奇观,世所罕见。

终南名山,人文久远。

起东部高峰,托关中平原。

蓝田猿人,终南山下酿文明,

商旅古道,周秦汉唐闻铃声。

宗教祖庭,蓝山翠玉,

楼观草堂,惘川茅庐。

韩愈吟哦,太白醉唱,

祖咏破题,乐天赋笔。

华章千古,丽采弥天,

辞赋无力,终南巍然。

地质之山,秦岭万载映日月,

文化之岳,终南千年翰墨染。

历史之岭,华夏自古河渭始,

宗教之峰,祖庭从来秦中多。

峰存迷人风光,园藏珍稀动物,

林隐濒危树种,岭生药王神草。

百川出山,千泉吐绿,

万木峥嵘,群壑响鹃。

风雨满山后,树杪成泉,

斜阳雨过处,苍鹰晚山。

登城南望,翠峰如屏,

春去秋来,层林尽染。

终南名山,人类遗产,

科学开发,生态发展。

护之惜之,吾辈职责,

代之不废,持之久远。

佑我子孙,福泽绵延。

(第四首)

地质奇观造此山,山崩刹那惊万年。

高天一夜平湖起,长水飘然响玉川。

遗迹从来轻地震,如今世界重终南。

万民瞩目翠华地,从此长安有后园。

(第五首)

屹立秦岭腹地,横亘关中之南;

绵延数百余里,主峰洞天之冠。

西起眉县,东至蓝田;

山势陡峭,道路蜿蜒。

《左传》赞“九州之险”,猿猱畏攀;

《史记》称“天下之阻”,守将高酣。

历来兵家必争之地,世代王朝必据之山。

子午道直通巴蜀,魏文长雄略高谈;

武关道剑指楚豫,秦始皇巡幸驾銮;

雾障雨阻,杨贵妃香荔出川;

云横雪拥,韩退之良驹蹒跚。

蜀刘汉为屏障,成都偏安;

十六朝作门户,京城如磐。

大谷有五,绿屏参天;

小谷过百,秀姿联翩。

翠华山岩崩地貌,神州奇观;

南五台沟壑林带,天然植园;

骊山风光旖旎,千年温泉;

王顺花岗玉面,百善孝先;

太平月宫岩景,避暑幽潭;

朱雀冰蚀瀑布,断崖高悬;

蓝田猿人遗址,黑河原始云杉。

终岁披绿,处子秀颜;

四季挂饰,色彩斑斓;

南北水果荟萃,东西药材大全。

大熊猫竹林出没,金丝猴树枝攀援;

羚牛奔走林里,朱鹮鸣叫树间。

斑羚陡崖迎客,松鼠道边皮顽;

刺猬草丛蜷卧,雉鸡飞掠眼前。

流水淙淙,拨悦耳之弦;

鸟兽和鸣,享天然之欢。

道家发祥之地,始祖讲经之峦。

尹喜结庐观星望气,老聃披云骑牛入关;

文始真人执礼楼观上,道家始祖讲经五千言。

《道德经》根本经典,道学天下传;

楼观台道林张本,美誉世间宣。

汉武帝建祠于北,秦始皇筑庙于南;

魏晋增修殿宇,道派开创楼观;

李唐尊奉圣祖,楼阁雕画梁檐。

日新月异,时过境迁;

天灾人祸,香熄火湮。

历代毁坏,唯留断壁残垣;

今朝修葺,重见盛唐玉栏。

古有贤达处士,今有厌世女男;

了却尘扰,斩断尘缘;

隐身修道,静心悟禅。

名山成就名士,名士充实名山。

卢藏用拜相,捷径终南;

周彦伦封令,假道钟山。

今逢昌盛之世,百凤争冠;

纵有卢周之辈,有谁顾焉?

噫吁嚱!秦岭,华夏之脊梁也;

终南,秦岭之脏腑也。

成律一首,献芹以昭。

诗曰:

自古长安作帝城,九州之险亘关中。

云缭翠障蓬莱境,烟笼白屋世外情。

松鼠枝头缘客跃,朱鹮幽谷与泉鸣。

日高体倦问捷径,隐士敛容唯诵经。

终南山诗句王维

《终南山》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五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终南山诗句王维,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终南山

作者: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解

1、太乙:即“太一”,终南山主峰,也是终南山别名。

译文

巍巍太乙山高接天都星,

山连着山一直蜿蜓到海边。

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

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

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

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赏析

艺术创作,贵在以个别显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刘勰所谓“以少总多”,古代画论家所谓“意余于象”,都是这个意思.。作为诗人兼画家王维,很懂得此中奥秘,因而能用只有四十个字一首五言律诗,为偌大一座终南山传神写照。

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先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总轮廓。这个总轮廓,只能得之于遥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所以,这一联显然是写远景。

“太乙”是终南山别称。终南虽高,去天甚遥,说它“近天都”,当然是艺术夸张。但这是写远景,从平地遥望终南,其顶峰确与天连接,因而说它“近天都”,正是以夸张写真实。“连山接海隅”也是这样。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止河南陕县,远远未到海隅。说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实,说它“与他山连接不断,直到海隅”,又何尝符合事实?然而这是写远景,从长安遥望终南,西边望不到头,东边望不到尾。用“连山接海隅”写终南远景,虽夸张而愈见真实。

次联写近景,“白云回望合”一句,“回望”既与下句“入看”对偶,则其意为“回头望”,王维写是入终南山而“回望”,望是刚走过路。诗人身在终南山中,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这种奇妙境界,凡有游山经验人都并不陌生,而除了王维,又有谁能够只用五个字就表现得如此真切呢?

“青霭入看无”一句,与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这一联诗,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孕。即如终南山中千岩万壑,苍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异草,值得观赏景物还多,一切都笼罩于茫茫“白云”、蒙蒙“青霭”之中,看不见,看不真切。唯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于进一步“入看”。另一方面,已经看见美景仍然使人留恋,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云”、“青霭”俱“合”,则刚才呈现于眉睫之前景物或笼以青纱,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更令人回味无穷。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明说,但他却在已经勾画出来“象”里为我们留下了驰聘想象广阔天地。

第三联高度概括,尺幅万里。首联写出了终南山高和从西到东远,这是从山北遥望所见景象。至于终南从北到南阔,则是用“分野中峰变”一句来表现。游山而有“分野中峰变”认识,则诗人立足“中峰”,纵目四望之状已依稀可见。终南山东西之绵远如彼,南北之辽阔如此,只有立足于“近天都”“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而“阴晴众壑殊”,就是尽收眼底全景。所谓“阴晴从壑殊”,当然不是指“东边日出西边雨”,而是以阳光或浓或淡、或有或无来表现千岩万壑千形万态。

对于尾联,历来有不同理解、不同评价。有些人认为它与前三联不统【第1句】:不相称,从而持否定态度。王夫之辩解说:“‘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则山之辽廓荒远可知,与上六句初无异致,且得宾主分明,非独头意识悬相描摹也。”(《姜斋诗话》卷二)沈德潜也说:“或谓末二句与通体不配。今玩其语意,见山远而人寡也,非寻常写景可比。”(《唐诗别裁》卷九)

这些意见都不错,然而“玩其语意”,似乎还可以领会到更多东西。第一,欲投人处宿”这个句子分明有个省略了主语“我”,因而有此一句,便见得“我”在游山,句句有“我”,处处有“我”,以“我”观物,因景抒情。第二,“欲投人处宿”而要“隔水问樵夫”,则“我”还要留宿山中,明日再游,而山景之赏心悦目,诗人之避喧好静,也不难于言外得之。第三,诗人既到“中峰”,则“隔水问樵夫”“水”实际上是深沟大涧;那么,他怎么会发现那个“樵夫”呢?“樵夫”必砍樵,就必然有树林,有音响。诗人寻声辨向,从“隔水”树林里欣然发现樵夫情景,不难想见。既有“樵夫”,则知不太遥远地方必然有“人处”,因而问何处可以投宿,“樵夫”口答手指、诗人侧首遥望情景,也不难想见。

总起来看,这首诗主要特点和优点是善于“以不全求全”,从而收到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艺术效果。

《终南山》诗句解释

【出处】唐·王维《终南山》。

【译注】终南山高耸入云,千山万壑,余脉连绵。 以中峰太乙为标志,东西余脉都变化为不同分野。即使同一时间,各个 山谷的气候也不一样,有的阴,有的晴,这是写终南山壮阔全景的诗句。

注:分野,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区域划分联系 起来,地上的每一区域都划定在星宿的'某一范围之内,称“分 野”。殊,不同。

【全诗】

《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释】太乙:又称太【第1句】:太白,终南山主峰。这里代指终南山。天都:天帝所 居,这里指天。海隅(yú):海边。其实终南山根本连不到海边,这是夸张 之笔。霭(ǎi):云雾。“分野”句:中峰南北,属于不同的分野。古代天文 学家将天空十二星次的位置与地上州郡区域相对应,称某地为某星之分 野。中峰:指主峰太乙。变:变化。壑(hè):山谷。殊:不同。人处:有人 烟处,即人家、村子。

【大意】终南山刺破青天接近天都,山势连绵不尽一直延伸到海边。人行白 云中回头望去不见来路,山上的青雾走近了反而看不见了。中峰南北, 属于不同的分野,条条山谷间的阴晴都不一样。要想找有人烟的地方投 宿,还须隔着溪水向对面的樵夫打听。

【全诗鉴赏】

位于西安以南30公里处,是秦岭西自武功县东至蓝田以西一段的总称。又名中南山、太乙山、南山。包括翠华山、南五台、圭峰山、骊山等。峻峭秀丽的山峰屹立在古长安之南,高2500米,千山横亘,涧道回旋,奇峰胜迹,不可胜数。唐代大诗人王维有《终南山》诗:“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唐代文人孟郊《游终南山》云:“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汉书》载:“夫南山,天下之阻也……其山出玉石、金、银、铜、铁、檀、枯,异类之物,不可胜厚,此百工所取给,万民所仰足也。”秦汉时,专修一条河渠为长安城运送山中出产的漆。唐代也修造漕渠转运南山的木材和木炭。终南山在古代有两条通往南方的大道:一条叫子午道,通往汉中,另一条叫武关道,经商洛去楚、豫。古代这些谷口乃兵家必争之地。

王维《终南山》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 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

艺术创作,贵在以个别显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刘勰所谓“以少总多”,古代画论家所谓“意余于象”,都是这个意思.。作为诗人兼画家的王维,很懂得此中奥秘,因而能用只有四十个字的一首五言律诗,为偌大一座终南山传神写照。

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先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这个总轮廓,只能得之于遥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所以,这一联显然是写远景。

“太乙”是终南山的别称。终南虽高,去天甚遥,说它“近天都”,当然是艺术夸张。但这是写远景,从平地遥望终南,其顶峰的确与天连接,因而说它“近天都”,正是以夸张写真实。“连山接海隅”也是这样。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止河南陕县,远远未到海隅。说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实,说它“与他山连接不断,直到海隅”,又何尝符合事实?然而这是写远景,从长安遥望终南,西边望不到头,东边望不到尾。用“连山接海隅”写终南远景,虽夸张而愈见真实。

次联写近景,“白云回望合”一句,“回望”既与下句“入看”对偶,则其意为“回头望”,王维写的是入终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刚走过的路。诗人身在终南山中,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这种奇妙的境界,凡有游山经验的.人都并不陌生,而除了王维,又有谁能够只用五个字就表现得如此真切呢?

“青霭入看无”一句,与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这一联诗,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孕。即如终南山中千岩万壑,苍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异草,值得观赏的景物还多,一切都笼罩于茫茫“白云”、蒙蒙 “青霭”之中,看不见,看不真切。唯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于进一步“入看”。另一方面,已经看见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恋,不能不“回望”,“回望”而 “白云”、“青霭”俱“合”,则刚才呈现于眉睫之前的景物或笼以青纱,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更令人回味无穷。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明说,但他却在已经勾画出来的“象”里为我们留下了驰聘想象的广阔天地。

第三联高度概括,尺幅万里。首联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和从西到东的远,这是从山北遥望所见的景象。至于终南从北到南的阔,则是用“分野中峰变”一句来表现。游山而有“分野中峰变”的认识,则诗人立足“中峰”,纵目四望之状已依稀可见。终南山东西之绵远如彼,南北之辽阔如此,只有立足于“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而“阴晴众壑殊”,就是尽收眼底的全景。所谓“阴晴从壑殊”,当然不是指“东边日出西边雨”,而是以阳光的或浓或淡、或有或无来表现千岩万壑千形万态。

对于尾联,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评价。有些人认为它与前三联不统【第1句】:不相称,从而持否定态度。王夫之辩解说:“‘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则山之辽廓荒远可知,与上六句初无异致,且得宾主分明,非独头意识悬相描摹也。”(《姜斋诗话》卷二)沈德潜也说:“或谓末二句与通体不配。今玩其语意,见山远而人寡也,非寻常写景可比。”(《唐诗别裁》卷九)

这些意见都不错,然而“玩其语意”,似乎还可以领会到更多的东西。第一,欲投人处宿”这个句子分明有个省略了的主语“我”,因而有此一句,便见得“我”在游山,句句有“我”,处处有“我”,以“我”观物,因景抒情。第二,“欲投人处宿”而要“隔水问樵夫”,则“我”还要留宿山中,明日再游,而山景之赏心悦目,诗人之避喧好静,也不难于言外得之。第三,诗人既到“中峰”,则“隔水问樵夫”的“水”实际上是深沟大涧;那么,他怎么会发现那个“樵夫”呢?“樵夫”必砍樵,就必然有树林,有音响。诗人寻声辨向,从“隔水”的树林里欣然发现樵夫的情景,不难想见。既有“樵夫”,则知不太遥远的地方必然有“人处”,因而问何处可以投宿,“樵夫”口答手指、诗人侧首遥望的情景,也不难想见。

总起来看,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和优点是善于“以不全求全”,从而收到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