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仅你不可见的说说锦集三篇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朋友圈仅你不可见的说说锦集三篇

真正的朋友,不会在意“三天可见”的朋友圈

朋友圈三天可见,我们这么近那么远——朋友圈是现代人了解别人最为快捷的方式,翻朋友圈,就等于了解对方的成长历史和心理历程,但现在越来越多人选择了“三天可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朋友圈三天可见”这个话题。

戳到你的玻璃心了?

前段时间微信更新,推出了新功能: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有全部、最近半年、三天,大家清一色的表态:朋友圈仅展示三天,比拉黑还可怕。他们认为:

朋友圈仅显示三天,等于拒绝了所有人了解你的途径。

更有腹黑的观点:这样做的人是为了引起关注,获得存在感。

非也!

人家以前正常开放朋友圈的时候,也没见你条条点赞和回复。

羞耻心爆棚?

而对于“朋友圈三天可见”的当事者,他们的想法为何?

朋友圈三天可见A:全面暴露自己的生活让人感觉不安全。

朋友圈三天可见B:朋友圈仅展示一部分,一是能够保留隐私,二是可以让自己不去面对曾经的那些羞耻感。

嘿,醒醒!

三天后的你,不必担心被窥探到三天前的心情。

新功能尝尝鲜!

某天点开一个许久未联系的朋友的朋友圈,下面写着一行小字: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朋友说,自己设置了三天展示,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就是觉得新功能尝尝鲜,有趣好玩。

我:你不怕有些人来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他:到目前为止,还没人来问过我,我觉得也没多少人会在意这些事情吧。

对了,平常心看待!

不是人人都闲着没事干,纠结一些,可有可无的细节,反正你的每一条朋友圈,我在当天都看过了,三天后,我可以看你新的动态就好。

关于朋友圈:

一个人的朋友圈是是记录生活的方式和载体,归根结底,它们的归属地,都是记忆。

像是我们曾经写的博客、用的微博,甚至年少时写的日记一样,将你每天经历的事情通过图文分享的形式记录下来,日记属于私密,朋友圈属于公开。

朋友圈只是你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一个人的途径,但朋友圈不是你了解这个人的唯一方式。

你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交朋友和了解对方,可以聊天、打电话、约见面,并不仅仅只是私下里翻翻他的朋友圈。

现在设置为三天可见,你只能看到一个人三天的分享,知晓他三天的记忆,于是你觉得这不妥,因为你觉得没有办法了解这个人了,一个不够及时了解别人动态,却又马后炮来指责设置朋友圈三天的人,其实不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底线。

朋友圈三天可见:

哪怕作为最亲密的人,你也不可能百分之百了解一个人,更不可能知晓对方的所有生活细节,成年人之间的交往,有一个底线,就是有度。

或许有人会反驳,朋友圈三天可见,就是不尊重和不平等!

但如果你真的想了解这个人,请你及时!

如果你真的在意某个人,请你多和他有直接的互动,而不仅仅是看看他以前发生过什么事情,点个赞评论几句而已。

成年人的交往,就是在相互不侵扰和彼此尊重的前提下,进行友善的交际和平等的对话,这种设置,正是周全了这种平等之后,给予你的一个警示。

作为朋友,对方设置了朋友圈三天,自然对方的道理,私聊永远比点赞来得更加有效。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过分参与别人的生活。

知乎上,有人将设置三天可见的原因归结于以下6点:

不想活得太透明,也不想把自己彻头彻尾地交代出去;自己经历的风雨只要自己知道就可以;昨天发的朋友圈已经配不上今天牛逼的我;不想让别人通过朋友圈了解自己,你了解的不过是片面的我;想看的人总会看到,不想看的人也无所谓;很多人无须再进入自己的生活。

简单而言,展示三天的朋友圈,针对的是自己。

什么时候看完整的朋友圈成为了朋友的界定条件了?

如果真的看某一个人不顺眼,何必设置全部好友展示三天,单独把你拉黑就好了。

朋友圈只是你了解这个人曾经的工具,它不是目的,因为设置了朋友圈期限,就觉得这个人成不了朋友,本身就是一个本末倒置的想法。

有这样揣测的时间,倒不如好好和朋友见面吃饭,来得更加温暖和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