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思奇
【介绍】: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云南腾冲人。早年留学日本,“九一八”事变后回国。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至1937年任上海《读书生活》杂志编辑。1937年到延安,历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主任教员,中央研究院文化思想研究室主任、中央文委秘书长、延安《解放日报》副总编辑。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校长、中国哲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并当选为中共第七、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长期从事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宣传与研究工作,做出了显著的成绩。1966年在北京病逝。
艾思奇是中国无产阶级一位重要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发展和胜利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现代无产阶级哲学思想史的一个重要环节。他在1934至1935年发表的《大众哲学》一书,以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本体论方面正确指出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区分了唯物论、机械唯物论和新唯物论的不同,指出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是唯一正确的世界观。在认识论方面,不仅科学地说明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和联系,而且还特别强调实践就是“变革的实践”或“批判的实践”。指出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而且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在方法论方面,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三条基本规律,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根本法则”,因为“人类的思想的变动和发展,以及思想所反映的世界上一切的变动和发展,都只有这条法则才能给与最根本的说明”。
艾思奇在哲学“通俗体裁还没有人尝试过,甚至没有人屑于这样尝试”的情况下,敢于竭尽心思,想方设法,把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生动活泼的例证加以说明。这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工作,因为这种通俗化一扫以往哲学艰深玄奥的色彩,使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里解放出来,把哲学交给广大干部与工农群众,使哲学和生产建设及阶级斗争结合起来。他的《大众哲学》,在解放前竟印行了三十二版。在黑暗的旧中国,它打动了千百万年轻人的心,起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启蒙作用。
艾思奇于1937年发表的《哲学与生活》一书,深刻地论述了相对与绝对、运动与静止、归纳与演绎、差别与矛盾、内因与外因、一般与个别等一系列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范畴。他指出:“相对的东西,总包含着一定的绝对的东西,绝对的东西,是作为相对的东西的每一个必经阶段而表现出来。”他认为静止“只是运动的特殊形态,静止的东西,本质上仍是运动的”。他强调“辩证法是把内因看做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因为“内因是基础,是本质,是发展的必然性的决定的原因”。艾思奇的这些论断无疑都是正确的,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你的《哲学与生活》是你的著作中更深刻的书,我读了得益很多。”(《中国哲学》,第1辑,1979年8月版)
艾思奇的哲学思想是中国无产阶级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性和阶级性的特点,极大的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对于抵制与批判地主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哲学,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与巩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艾思奇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哲学讲话》(即《大众哲学》)《哲学与生活》、《实践与理论》、《新哲学论集》、《思想方法论》、《哲学讲座》、《抗战以来几种重要哲学思想评述》、《〈中国之命运〉——极端唯心论的愚民哲学》、《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辩证唯物主义纲要》等。并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