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圈地运动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英国圈地运动

是从十五世纪最后三十年开始的、对农民土地进行暴力剥夺的过程,到十六世纪初期达到高潮,具有资本原始积累的典型形式。英国在十四世纪末农奴制实际上已经消灭,到十五世纪,绝大多数人口是自由租地农。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扩大,使佛兰德尔的呢绒生产空前繁荣,毛织业也逐渐成为英国的主要工业部门。不论国外国内,对羊毛的需求量日益扩大,价格不断上涨。一些贵族见养羊业有利可图,就以暴力强占大片农村土地,四面挖壕作栅,圈作牧场,放牧羊群。贵族地主最初强行霸占农民历来公有的草地、荒地与森林等,进一步又用暴力把农民从小块租地上赶走,强行拆除农民的小屋,甚至烧毁村庄。贵族们雇佣牧人,经营养羊业,或高价出租,让大牧场主经营。最初,圈地运动发生在英国东南部和中部。到十六世纪初,亨利八世统治时期(1509-1547年),圈地运动继续进行。托马斯·莫尔于1516年发表的《乌托邦》,描述了农民因圈地为牧场而遭受苦难的处境。他写道:“绵羊本来是那么驯服,……现在变成很贪婪、很凶蛮、甚至要把人吃掉。”十六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的英国宗教改革和随之而来的对教产的大批没收,更加速了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亨利八世先后废除了三千座以上的天主教会和寺院,没收它们的土地。不久,英王就把这些土地分光卖净了。那些获得土地的新主人,有的把土地圈作牧场,有的经营农副产品,有的租给大农场主,收取地租。原来教会地产上的农民被迫脱离土地,背井离乡,成为丧失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一无所有的“自由人”,从而扩大了流浪者的队伍。单是伦敦一地,在十六世纪全城二十万居民中,流浪者竟达五万以上。都铎王朝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和有产者的利益,从1495年以来,制定一系列惩治流浪者的法令,规定对流浪者鞭打、强迫服役、判作终身奴隶,直至处以死刑。亨利八世统治时代,绞死流浪者达七万二千人。农民为反抗圈地和政治迫害,曾数次发动起义,其中有1536-1537年林肯郡和约克郡的农民起义、1549年诺福克郡的罗伯特·凯特起义。这些起义在英国政府的镇压下先后失败。圈地运动开始为资本主义经营提供了大量廉价的雇佣劳动力,也扩大了国内市场。资本主义经营在农村中的发展,除产生农业资本家以外,又从封建贵族中分化出一种新贵族,即资产阶级化贵族,他们从事资本主义农牧业经营。圈地运动的发展,影响英国王室的税收和兵源,动摇了封建秩序。为此,历届国王政府发布法令,禁止圈占土地。但都没有得到认真的贯彻。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工业革命开始后的一段时期,圈地运动尤为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