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
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初出现的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也是我国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部。《三国演义》的版本很多,主要有明弘治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共廿四卷,二百四十回和清毛宗岗增删评点本《三国志演义》一百二十回。解放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三国演义》注释本,即根据毛宗岗本重印,增添了注释,删去了评点。
《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的历史为题材,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写起,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统一全国为止,表现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军事和政治斗争的复杂历史。它通过对统治阶级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的描写,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朽,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与丑恶,表现了作者对于国家统一及明君仁政的政治理想。它还通过各政治集团间的政治、军事、外交的种种事件,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历史上的种种斗争经验,那些形形色色的战争描写,也帮助我们认识到古代战争的一些规律。这些规律和经验,至今仍有其借鉴意义。《三国演义》具有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就史学传统看,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东晋偏安江左,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就改蜀汉为正统了。北宋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则按陈寿先例,以魏为正统。南宋偏安之后,朱熹作《通鉴纲目》,又一改司马光的观点,以蜀汉为正统了。可见“拥刘反曹”的倾向,是有为偏安的汉族王朝争正统地位的历史思想背景的。《三国演义》的“拥刘反曹”倾向,既表现了作品的封建正统观念,同时也反映了元代人民在异族统治下的反对民族压迫的思想。另一方面,作品的“拥刘反曹”,也由于刘、曹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政治势力。作者是把刘备作为善的代表来表现的,融进了作者的理想;是把曹操作为恶的象征来描写的,体现了对恶的批判。从而反映了封建时代人民拥护“明君”,反对“暴君”的愿望。此外,小说还宣扬了刘、关、张的义气。应该看到,在封建社会它是渗透着下层人民团结反抗的愿望的。古代的侠士就讲义气,重然诺;历代的农民起义也往往以“义”为号召,作为团结起义力量的口号。在封建社会由于严酷的阶级压迫,“生死与共,患难相扶”的异姓结义,已经成为普通人社会生活的必需。因此提倡这种结义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是这种义气,不是从阶级观点出发,而是以个人的恩怨为行动的依据,所以存在着明显的局限。就思想内容来说《三国演义》也存在着不少封建糟粕。作者从封建立场出发,诬蔑黄巾起义军是“盗贼”,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因果报应观点和鬼神迷信思想。《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也是多方面的,它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其中最成功的两个典型是诸葛亮和曹操。诸葛亮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他概括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才情和智慧。曹操是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他则概括了封建统治阶级阴险、诡诈、残忍等本质特征。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写他这些丑言恶行的时候,是结合他的谋略、才干来表现的。因之就使得这一形象更为丰满。这一典型,反映了人民群众在长期的阶级斗争中,对统治阶级的认识和对他们的态度。其他如关羽、张飞、刘备、赵云、周瑜、鲁肃等等,也都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三国演义》的结构宏伟、严密而精巧。全书人物众多,事件纷繁,时间又漫长,但作者却能基本按照史实来组织贯穿情节。全书的故事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斗争为主线来展开,既前后贯穿又曲折多变,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三国演义》尤其善于战争描写,它写了大小四十多次战役。这些战役在作者笔下无不丰富多彩、变化无穷,不重复,不呆板,各有各的特色,充分地表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他如在史料的处理、语言的运用等方面,《三国演义》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三国演义》是我国长篇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它为文学反映更为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开创了一种新的体裁,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它对我国的文学发展及社会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