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诸葛亮

【生卒】:181—234

【介绍】:

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水县南)人。家世二千石大官,但从小父母双亡,十四岁时随叔父豫章(今江西南昌市)太守诸葛玄赴任,不久又避难荆州。十七岁时,其叔父亡故,乃于邓县隆中(在今湖北襄阳县西)躬耕隐居。他虽自称“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其实十分留心政局,常与司马徽、徐庶诸名士纵论时事,有“卧龙”之号。建安十二年(207),四十七岁的刘备三顾草庐,二十七岁的诸葛亮侃侃指陈天下大势,提出西据荆益、东联孙吴、南和彝越、北抗曹操的战略方针。在董卓之乱以后的军阀混战中,刘备一直势孤力单,先后辗转依附于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到处碰壁。诸葛亮出山,实施隆中决策,靠赤壁大捷起家,佐助刘备占荆州,取益州,定汉中,由流亡军阀而割据一方,建立蜀汉政权。建安二十四年(219),东吴军偷袭荆州,蜀汉镇将关羽败走麦城(在今湖北当阳县东)被杀。章武元年(221),刘备称帝,诸葛亮以丞相录尚书事,负责实际工作。刘备决意夺回荆州,亲率数万大军攻吴,在夷陵(今湖北宜昌东)一败涂地,溃退至白帝城(今四川奉节县),病危托孤于诸葛亮。他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自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建兴元年(223),刘备子刘禅继位,诸葛亮以丞相辅政,封武乡侯,领益州牧,军国之政皆所擘划。他治蜀的方略,仍本于“隆中对”而有所变通。其政治纲领,是以恢复汉王朝为号召。强调刘备父子帝室之胄的身份,以“汉”作国号,与曹操争夺政治上的主动权,招揽四方贤材。其经济政策,是农、锦并重。平日轻徭薄赋,使农事不失其时,战时分兵屯田,以确保军需。他认为都江堰是蜀汉农业之根本,专设堰官,并征发一千二百名壮丁常驻堰区,负责维修。又积极鼓励种桑养蚕织锦,大批远销吴、魏,作为一项重要的财政、军备来源。其民族政策,是和戎抚夷。任命在西凉享有巨大威望的马超为凉州牧,安抚氐、羌诸族。当益州南中四郡的豪强地主和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在东吴挑唆下发动武装叛乱时,他仍采取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方针,对少数民族首领孟获七擒七纵,使其心悦诚服。平定南中后,不留驻兵,尽量以熟悉当地情势者担任郡官,并注意任用夷人渠帅为地方甚至中央的官吏,以求纲纪粗定、夷汉粗安。其外交政策是联吴抗曹。夷陵之战后,吴蜀联盟破裂,诸葛亮两次遣邓芝出使东吴,重修旧好。后孙权正式称帝,蜀汉官员多表不满,诸葛亮说服群臣,与东吴相约“戮力一心同讨魏贼”,吴蜀之盟进一步得到发展。其内政方针,是厉行法治。颁布《蜀科》、《科令》,作为法治的根据,科教严明,赏罚必信。违科者虽深交如李严、器重如马谡,也坚决依律处分。诸葛亮要求下属办事讲求实效,治实而不治名,重视对官吏的考核,进贤良,退贪懦。其军事方针,是以攻为守。三国中蜀汉最弱,土地、人口不及曹魏九分之-。但他不愿束手待毙,228-234年间,曾五次北伐,其真正的战略意图在于收取秦陇作为西北门户,使武都(今甘肃成县)、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通道处于怀抱之中,据剑阁天险以御曹魏南犯。建兴十二年(234)他第五次出师北进,于五丈原(在今陕西眉县西南)屯田,经营长期固守之计,终因积劳成疾,赍志以没。了解诸葛亮的事迹和思想,可读《诸葛亮集》(中华书局)和《三国志》卷三五《诸葛亮传》,参阅章映阁《诸葛亮新传》(上海人民出版社)。对诸葛亮治蜀的评价,朱大渭《论诸葛亮治蜀》(《魏晋隋唐史论集》第一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认为,他以儒法合流的思想指导治蜀实践,成绩昭著;周一良《论诸葛亮》(《历史研究》1954年第三期)在肯定其进步历史作用的同时,也批评了他赋敛重急、北伐为私和对西南部族榨取、镇压并用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