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散文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孟子》散文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万章等人的著作。孟子(前372?——前289?),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大师。孟子把孔子学说中的仁义部分加以发挥,作为自己学说的中心内容。他提倡“仁政”,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进步主张;尖锐抨击当时统治者的暴虐统治,严厉指斥统治者的横征暴敛,揭露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对人民的疾苦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当然孟子的出发点还是为了维护当时的封建统治。

《孟子》全书七篇。后世的重要注本,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焦循的《孟子正义》;今人注译本有李炳英的《孟子文选》、杨伯峻的《孟子译注》。

《孟子》散文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它的特点主要是:首先,善于提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发表议论,气势充沛,富于论辩。如“予岂好辩”一章(《孟子·滕文公下》),开头便引他的弟子公都子的话:“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接着孟子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然后就从尧、舜、文、武,说到春秋世道衰微,孔子作《春秋》,继而又说到战国时代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的情景,于是说“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拒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感情充沛,气势贯通。又如,“王何必曰利”(《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上》)等章,也都是借梁惠王的话提出问题,然后作出雄辩的回答。其次,善于掌握对方的心理,设置机巧,引导对方顺从并接受自己的意见。如“齐桓晋文之事”一章(《梁惠王上》),写齐宣王本想让孟子讲讲齐桓、晋文称霸的事,但是孟子却把话题引向实行仁政统一天下的问题上。他抓住宣王欲王于天下的心理,提出应当“保民而王”的看法。当宣王提出“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的问题时,孟子随即举出宣王“以羊易牛”的事,肯定宣王具有条件,进而阐明宣王“求其大欲”而无法实现王天下的想法及其危害,劝其反本而行仁政,从而说服宣王最终接受了自己的意见。在另外一些篇章里,孟子为了说服对方,常常迂回曲折地连续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要对方回答,引人入彀,使对方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便自然地得出结论,令人折服。这是论辩的技巧,也是孟子散文写作的技巧。再次,常用比喻陈述事理。如用五十步笑百步讽刺梁惠王沾沾自喜,以为邻国之政不如自己;用“缘木求鱼”指出齐宣王求其“大欲”的不能实现;用“舍鱼而取熊掌”阐述舍生取义的道理;用“一曝十寒”说明坏的影响多于好的影响。同时,还善于运用一些寓言故事,如以“揠苗助长”、“齐人有一妻一妾”等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这些比喻的运用,不仅使文章丰富多姿,而且使道理的阐明独道精辟;最后,书中的语言,通达流畅,接近口语,生动而富有风趣。

《孟子》散文从先秦散文的发展过程来说,虽然尚未完全脱离语录体,但是较之《论语》已有很大进步,已经发展成为对话式的论辩文,并且富有特色。它对后代散文,特别是唐宋古文的发展有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