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抗金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今河南安阳)人。出身农家,自幼拜师学武,饱读兵书。二十岁投军抗金,后因奔父丧回乡。宣和六年(1124),再次去河东路平定军(山西平定)投军,作战英勇,升为偏校,由于军队被金兵打败,靖康元年(1126)第三次投军康王赵构部,转战东京地区,屡立军功,升为秉义郎。建炎元年(1127),上书高宗赵构,反对京师南迁,力请高宗返回汴京,亲率六军渡河北上,触怒高宗等投降派,削夺官职。同年,又第四次投军河北路招抚使张所,受张赏识,破格提拔为统制。同年秋,随王彦渡河袭击金兵,收复新乡,取得侯兆川(河南辉县西北)对金作战胜利,又北上太行山行刺金将。转战至汴京,归汴京留守宗泽。受宗泽器重,委以留守司统制。建炎二年(1128),泽死,继任留守杜充弃京南逃,岳飞力谏不成,随军南下驻守建康附近。同年冬,金将完颜宗弼(兀术)大举南侵,岳飞率部保卫建康,歼敌千人。四年(1130)正月,宗弼北撤,岳飞先在宜兴痛击金军,又在静安全歼未及渡江金军,数十里内金兵横尸遍野,杀死金大、小将领一百七十多人,岳飞威名大振,擢升通、泰州镇抚使。同年,岳飞又挺进淮南,解救楚(今江苏淮安)、承(今江苏高邮)之围,与金军在承州大战三次,都取得胜利。由于孤军深入,得不到朝廷有力支持,被迫返回江南。在抗金斗争中,岳飞的军队不断壮大,军纪严明,英勇善战,深受人民爱戴,被称为岳家军,成为抗金的一支主要力量。绍兴四年(1134),岳飞北上讨伐刘豫伪齐军队,不到三个月,击溃伪齐主力李成大军,收复襄阳六州(今湖北襄阳地区),使伪齐从此一蹶不振,解除了南宋在长江中游的隐患。岳飞亦升任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成为有宋以来最年轻的节度使。但岳飞却视功名如尘土,念念不忘的是恢复土的大业。同年底,岳飞又率部北上增援淮西,迫使金兵退回淮北。六年(1136),张浚召集各路将领乘势北伐伪齐,恢复中原,岳飞一举收复商(今陕西商县)、虢(今河南宝灵)、蔡(今河南汝南)等金、齐战略要地,夺取和烧毁金、齐大批粮食和物资,声震河洛。由于受制于妥协的朝廷,孤军作战,此次北伐功败垂成。十年(1140),宗弼再次发兵四路南下,战线东起淮河下游,西至陕西,高宗被迫下令抵抗。宋刘锜部取得顺昌大捷,使金由攻势转为守势,岳飞乘势大举北伐,实现其多年的与金决战,收复国土的宿愿。岳家军分兵进军,四十多天内收复了陈州(今河南淮阳)、颖昌(河南许昌)、郑州(河南郑州)、西京(山西大同)等重镇,七月,与宗弼决战于郾城(河南郾城),岳家军在太行山区和两河人民武装支持下,大破宗弼“铁浮图”、“拐子马”,取得著名的郾城大捷,又乘胜收复颍昌、郑州、洛阳等地,进驻距汴京四十五里的朱仙镇。金军闻风丧胆,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困在汴京的兀术不敢再战,只求撤回北方。岳飞再次上书高宗,要求乘胜渡河,直捣黄龙府,一时军民精神振奋,准备渡河。但是,一意追求妥协的高宗却在一天内连下十二道金牌,迫令岳飞撤军,致使十年之功,毁于一旦。由于岳飞始终不渝地坚持抗战,反对苟安投降,因此与奉行投降政策的高宗一伙矛盾愈来愈激化。岳飞多次重创金主力,声威大振,高宗却认为武将挟震主之威,难于容忍。金朝对岳飞闻风丧胆,密告奸细秦桧,必杀岳飞,方许议和。秦桧和高宗密谋,在绍兴十年(1141)十月,以诬陷不实之词逮捕岳飞,次年十二月,以“莫须有”罪将他杀害。岳飞从二十岁从军到三十九岁遇害,在抗金战场上渡过了战斗的一生。作为统治阶级成员,他曾残酷镇压了钟相、杨么农民起义,但是他在反击外族武装掠夺的正义斗争中,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为保卫人民利益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他一生事业的主流。研究岳飞,可参阅《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宋史纪事本末》卷七〇《岳飞规复中原》,邓广铭的《岳飞传》是研究岳飞一生事迹的有价值的学术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