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李成
作者: 傅今 【本书体例】
徐珂
徐珂(生卒年不详)字仲可。浙江杭县(今杭州)人。清光绪时举人。曾为袁世凯幕宾,不久辞退,入商务印书馆为编辑。擅长诗词,勤于著述。搜辑清代轶闻编著《清稗(bài)类钞》,计九十二类,一万三千五百多条,共三百多万字。
张李成,台湾内山人,美风姿,操俳优业,媚目巧笑,傅脂粉登场,初不审其为勇士也。光绪乙酉,法人攻台北,观察李某以刘省三中丞命,练士兵拒敌。张忽舍所业应选,李呼张小字曰:“阿火,汝胡解兵事?”张慷慨言曰:“火生长是间,不欲变服饰为西人奴也。”
山中善火者可千人,招之立集,善猎能枪,可应敌。李善之,易其名曰李成,谓李氏所成就者也。时擢胜军二千众,屯沪尾炮台坡,李成则率新卒五百,分为两队,承其后。擢胜军一与敌接,立败。张以二百五十人出,散发赤身,嚼槟榔,红沫出其吻。时潮上,法人争以小船抵坡下。坡上草深没人,此二百五十人者见敌皆仰卧,翘其左足,张趾架枪以待敌。敌近,二百五十枪齐发,法人死者百数,大骇而遁。山后复出二百五十人,作圆阵包敌。时潮落舟胶,有巨贾购得法华战事股票,从军观胜败,时亦陷足泥中。船上张白麾,请以金赎,张不可,作俳优声曰:“吾不欲仇人金也!”杀而烹其尸。
(选自《清稗类钞》)
张李成,台湾内山人,风度翩翩仪态优美,是一个演员。他美目顾盼,巧笑诱人,很有魅力。化了装登场,谁能想到他竟是一位勇士呢!光绪乙酉(1885)年,法国人侵犯台湾北部,观察使李某,根据刘省三中丞的命令,招练士兵准备抵抗敌人。张李成立即放弃演员的职业应征入伍。李观察喊张的小名说:“阿火,你怎么能懂得打仗的事!”张慷慨地说:“我生长这个地方,不想改变自己民族的服饰,去做西方人的奴隶啊。”
山里和阿火(张李成)关系好的有千人左右,一号召他们马上都来,个个是枪法准的好猎手,可以对付敌人。李观察很赞赏阿火的举动,把他的名字改为李成,意思说是李观察所造就的人。当时,擢胜军二千士兵驻扎在沪尾炮台的山坡上。李成率新兵五百,分成两队,紧跟在后边。擢胜军与敌人一接上火,就败下阵来。张李成先派二百五十人出来,披头散发,光着上身,嚼着槟榔,嘴里流着红唾沫。当时潮涨,法军乘小船抵达炮台坡下。坡上的草一人多深,二百五十人见敌人来了,都仰卧草丛中,翘着左脚,伸开脚板当枪架等待敌人。敌人接近时,二百五十只枪一齐发,法军倒下了一百多个人,惊慌地逃跑了。此时,山后边又冲出二百五十人,以圆形阵包围敌人。这时候,海水退潮了,敌人登陆时的小船搁浅。有个大商人购了法华战争股票,跟随军队观察胜败,也陷入泥潭中。船上打起了白旗投降,并用黄金赎性命。张李成不答应,用滑稽演员的腔调说:“我不想要仇人的黄金啊!”然后将他们杀了,并烹蒸敌人尸体。
爱国主义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当法国侵略者的铁蹄踏进中国的领土时,连那些眉目清秀,似乎不懂军事的演员,也拿起武器,上阵杀敌。山里的山民猎户,勿需动员,招之即来,上战场,都是杀敌的好手。
《张李成》这篇小说,表现五百中国普通山民,在强大的法国侵略军面前,奋起反抗,一举消灭敌人的英勇故事。作者不仅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演员出身的指挥者的指挥若定、英勇善战、不畏强敌的光辉形象,同时,还展现了那五百山民猎户英勇杀敌的精彩场面。
张李成以五百山民拒强敌于炮台下的事实,与当初李观察使评价他“汝胡解兵事”的话,形成强烈的对照。他不仅懂军事,而且有指挥才能。他不愧是一名滑稽演员,富有幽默感,当登陆的船只打出投降的白旗,愿以金买得性命时,张李成用演戏的腔调说:“吾不欲仇人金也!”他不为金钱所动,在战场上不放过一个敌人,为保卫祖国的安全建立了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