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逢春
作者: 刘明钧 【本书体例】
南京刑部典吏王宗,福建人。一日当直,忽报其妾为人杀死舍馆。宗奔去,旋来告。尚书周公用发河南司究问。欲坐宗罪,宗云:“闻报而归,众所共见,且是妇无外行,素与宗欢,何为杀之?”拷掠累日,终无异词。
既数月,都察院会审,事檄浙江道御史杨逢春。杨示约某夜二更时后鞫(jǖ居)王宗狱。
如期鞫之,猝命隶云:“门外有觇(chān)视者,执以来。”果获两人。甲云:“彼挈某伴行,不知其由。”乃舍之。用刑究乙,乙具服。言:“与王宗馆人妻乱,为其妾所窥,杀之以灭口。”即置于法而释宗。
杨曰:“若日间则观者众矣,何由踪迹其人?人非切己事,肯深夜来瞰乎?”由是举称神明,一时声震都下。
(选自《说听》)
南京刑部典吏王宗,是福建人。一天,他正在官署办公事,忽然,有人报告说他的小妾被杀。王宗匆忙回去,随即跑来报案。尚书周公把这个案件交给河南司官员审理。办案人员怀疑凶手是王宗。王宗说:“我听说这件事以后才回去,众人都看见了。再说,这个女子并没有外遇,我们相处很和睦,我为什么要杀她呢?”一连几天拷打王宗,他还是以上那种说法。
几个月以后,都察院会审这个案件,发文调浙江道御史杨逢春共同审理。杨示意定于某夜二更天后审讯王宗一案。
按约期审讯王宗,杨逢春突然命令衙役道:“门外有窥视的人,抓过来。”果然抓到了两个人。一问,甲说:“他拉着我和他作伴,也不知道什么事。”于是把甲放了。对乙用刑拷问,乙全部招认。说:“我和王宗馆人的妻子私通,被他的妾看见了,就杀人灭口。”随即把乙依法制裁,释放了王宗。
杨逢春说:“如果白天审理此案,看的人一定很多,怎能寻找这个人呢?如果不关自己的事,谁肯深夜来看呢?”由于这件事,大家称赞杨逢春办事精明干练,一时间名满京城。
这是一篇公案题材的小说,通篇看来,案情并不惊险,情节也不复杂,是一个一般性的凶杀案件。但作者写来,却一波三折,耐人寻味。前后两次不同的侦破手段,抓到前后两个不同的凶犯。一假一真,作者写得抑扬曲折,褒贬之意明显。
作者生活在明朝后期,当时吏治是非常腐败的,司法官员“卒臆断狱,任情用刑”(《错斩崔宁》),多少无辜的生灵丧命于捶楚之下,这是十分可气可恨的事。小说中的“河南司”的官员正是采取这种审案方法。他们稀里糊涂地把王宗抓了起来,“欲坐宗罪”,便非常残酷地对王宗“拷掠累日”,王宗不服,理直气壮地争辩:“闻报而归,众所共见;是妇无外行,素与宗欢,何为杀之?”而河南司的地方官对王宗却一味的严刑拷问,使王宗大吃苦头。结果是“终无异词。”使此案走入了死胡同。身为南京刑部典使的王宗,事涉狱讼,尚且遭受如此的拷掠,那么,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庶民百姓遇到这类的官司,就更是吃尽苦头,九死一生了。作者在这里对明代的司法吏治进行了无情的嘲弄讥讽。
杨逢春这个人物的出现,使搁浅了数月之久的疑案又柳暗花明。杨相信王宗的争辩是有道理的,用今天的话说,王宗没有杀人的主观动机,也不存在杀人的时间和条件,所以,他排除了王宗杀人的可能性。那么真凶是谁?他现在干什么?杨逢春展开了心理分折和逻辑推理:因为此案还没有结案,凶手一定十分关心此案的进展,在这期间,他内心肯定忐忑不安。白天审案,看客众多,在看客中很难查到谁是凶手。于是事先放出风声:“某夜二更时后鞫宗狱。”而杨在审案时却密切注意门外,出奇不意命手下人:“门外有觇视者,执以来。”一下子便抓住了这个案件的真凶,杨逢春真可谓是精明干练。
作者采取了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使人物的形象更突出。河南司的官员不问青红皂白,一味的严刑拷打,而杨逢春却是冷静思考,细致分折,运用聪明的机智进行推理判断,然后采用一定的手段破获了此案。在结案时,杨说;“人非切己事者,肯深夜来瞰乎?”一语道破其中奥妙,入情入理,令人心服口服,两相比照,更显得河南司官吏的昏愦无能。
这篇小说正如我国古代此类题材的小说戏剧一样,具有作者的理想色彩,作者所称颂的清官,在当时社会里是极少见的。正如宋代的包拯,明代的海瑞,《十五贯》中的况钟,这些人代表了广大人民渴望清官的善良愿望,正如本篇小说中的杨逢春,即令有生活的原型但也有作者的附会,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