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贫而乐,富而好礼》赏析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国学《贫而乐,富而好礼》赏析

贫而乐,富而好礼

【概说】

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孔子说的话。

子贡对孔子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有钱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纵有钱却谦虚有礼。”

在这番对话中,孔子既肯定了子贡的看法,又对之加以升华,委婉地提出了安贫乐道、谦逊好礼的道理。

人们虽然不想在物质上贫穷,但带来伤痛的,往往是精神上的苦闷。这时,能够做到安贫乐道是极为难得的。

这种精神从孔夫子就有了,到黔娄,再到陶渊明,他们都有过内心的苦闷,或干谒以求功名,或隐逸以求闻达,虽然方式各异,却以各自的方式做到了“贫而乐”。今天,面对物质上的贫穷,如何守护内心的家园,坚定地朝设定的目标前行,或许,这时方能看出一个人精神层次的高低。

【故事锦囊】

春秋时,齐相国晏子出使晋国。在返回齐国的途中,路过赵国中牟(今河南郑州境内)地区,他远远地瞧见一个人头戴一顶破毡帽,穿着一件很旧的羊皮衣,正从背上卸下一捆柴草,停在路边歇息。

晏子走近一看,觉得此人的神态和举止都不像个粗野之人,可他为什么会落到如此寒碜的地步呢?晏子便让车夫停下车来,他下车询问道:“您是何人?怎么到这儿来的?”那人回答说:“我叫越石父,齐国来的,三年前被卖到中牟给别人当奴仆,没了人身自由。”晏子问:“我用钱物把你赎出来吧?”越石父同意了。

晏子用一匹马为代价赎出了越石父。回到齐国后,晏子没跟越石父告别,就径直回家去了。越石父很生气,提出与晏子绝交。晏子百思不得其解,对越石父说:“我与你并不相识,你在赵国当奴仆,我将你赎了回来,为什么还要和我绝交呢?”越石父说:“一个有自尊的人,受到不知底细的人的轻慢,是不会生气的;可是如果得到朋友的慢待,就会成为一种耻辱!任何人都不能以为有恩于别人,就可以不尊重对方;同样,一个人也不必因为受惠某人而卑躬屈膝,丧失自己的尊严。您将我赎了出来,您的好意我心领了。可您在回国的路上,一直没答理我,我以为这是您一时的疏忽,并没有计较;现在回到祖国了,您回家连个招呼也不打,这不正意味着您还是把我当奴仆看待吗?请您再次把我卖了,我还是做我的奴仆好!”

听了越石父的话,晏子赶紧赔礼道歉,诚恳地说:“在中牟时只是看到了您不俗的外表,现在才发现了您高贵的内心。请原谅我的过失。”从此,晏子对越石父以礼相待,尊为上宾。

【知识库】

渐入佳境

东晋的顾恺之多才多艺,是有名的画家,但他生活上不拘小节,比较随便。一次和朋友出游,朋友送给他一根甘蔗,此时他正陶醉于周围的风景中,看也没看,接过来就吃起来,朋友问他感觉如何,他这才明白原来是从甘蔗末梢吃的。他说渐渐甜起来,这叫“渐入佳境”。后来,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境况一天比一天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