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奴文学
产生于十九世纪初,在五十年代废奴运动中形成高潮。美国独立战争后,南方各州仍然存在着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蓄奴制,庄园主在对广大黑人实行野蛮的强迫劳动的基础上,建立了奴隶制经济,引起美国社会内部的深刻矛盾。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北方进步人士掀起日益高涨的废奴运动,许多作家站在当时进步的废奴派立场上,不约而同地在自己的作品中揭露蓄奴制的黑暗和腐朽,同情黑奴们的不幸,表达反对蓄奴制的主题,由此而形成一股文学潮流。废奴文学作家并没有提出过统一的文学主张,他们主要是通过其作品所体现的共同的思想倾向,显示出这一文学潮流的感召力量。希尔德烈斯(1807-1865)的长篇小说《白奴》(1836),惠蒂埃(1807-1892)的诗集《在废奴问题的进展过程中写的诗》(1838)、《自由的声音》(1849)、《内战时期及其他》(1864),都是废奴文学中的力作;斯托夫人的长篇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1851),则是影响最大的作品。此外,从爱默生、朗费罗到惠特曼,也都写过反对蓄奴制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