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文学研究会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文学研究会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文学研究会

中国现代新文学运动中著名的新文学团体,与“创造社”齐名,是当时成立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团体之一。 该会于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 由沈雁冰、郑振铎、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等十二人发起。另有冰心、庐隐等人参加该会。文学研究会的成立,是当时新的历史条件的产物;是在伟大的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伴随着中国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而诞生的。该会从成立到解体历时十一年,出版的主要刊物有《小说月报》、 《文学旬刊》、 《诗》月刊等,并编印了《文学研究会丛书》。它以其鲜明的文学美学观点和多方面的艺术创作成就,对中国新文学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21年1月,《文学研究会宣言》在《小说月报》第十二卷第一号和《新青年》第八卷第五号及北京好几种报刊上登载。这个宣言集中表明了“文学研究会”的美学观点: “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我们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把文学与社会、人生联系起来,一开始就显示了关注人生的严肃态度。因此,该会也被称为“为人生”派的文学创作派别。这同把文学作为消遣和游戏的“礼拜六派”、 “鸳鸯蝴蝶派”,以及颓废没落的资产阶级文学倾向形成尖锐的对立。

同时,该会在《宣言》中提出要注意“联络感情”, “增进知识”, “建立著作工会的基础”等意见,体现了该会的求实精神。在文学创作实践中,他们提倡文学上的“写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创作方法,具有现实主义文艺的美学倾向。他们吸取了法国自然主义丹纳、左拉的文学理论和俄苏现实主义作家,如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冈察洛夫、高尔基等人的积极影响,反对文学中的感伤主义,颓废主义和唯美主义倾向,强调文学要反映人生,关心人民疾苦,同情下层劳苦大众。在创作上注重观察和实感,写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突出现实人生的重大意义。

虽然“文学研究会”中的作家各自的思想以及对问题的具体看法不完全相同,如茅盾、叶圣陶强调写实主义方法,冰心、庐隐等更倾向于“发挥个性,表现自己”;但是,他们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都表示出一种强烈的不满和深刻的揭露的共同态度。另外, “文学研究会”还积极地介绍外国文艺美学的理论著作和作品,尤其是介绍俄国和东欧、北欧国家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创作,这对于推进中国现代“五四”新文学运动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文学研究会”作为中国新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文学团体,在许多方面都有着突出的贡献。它的现实主义的美学主张、严肃深刻的创作主题,艺术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拓与革新,等等,都积极推动了新文学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现实生活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文学研究会”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