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是中国现代文学历史发展的第二个时期,叫“左联时期”或“左翼十年”的文学,也通称三十年代文学。
这一时期政治形势的特点是,在国内,蒋介石于1927年叛变革命后建立了国民党反动政权,实行法西斯专政,在军事上和文化上进行反革命“围剿”,残酷地镇压和屠杀人民,把中国推进了十年内战的血海。在国际上,由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各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扩张和侵略。日本帝国主义更妄图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的东北;1932年又发动“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1935年又制造华北事变,彻底暴露了它灭亡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所以这是一个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复杂的历史时期;反压迫和反侵略,是这一时期中国人民的迫切政治任务,也是这一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的中心任务。这一时期文学运动和文学创作的基本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两项任务而展开的。
“这一时期,是一方面反革命的‘围剿’,又一方面革命深入的时期。”革命文学在反革命的压迫和“围剿”中得到了不断的深入发展。1928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是革命文学深入发展的第一个标志;广大革命文艺工作者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论争,提高了理论认识水平,取得了对敌斗争的一致认识,消除了分歧,加强了团结。1930年3月,在党的领导下,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全面开展了左翼文艺运动。在这一文艺运动中,文艺大众化作为一个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一九三六年,文艺界又围绕着如何建立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展开了“两个口号”的论争。革命文学运动的深入发展,显示了无产阶级文艺的强大力量。与此同时,革命文学阵营更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战斗作用,粉碎了反革命的文化“围剿”,批判了形形色色的帝国主义的、封建主义的、买办阶级的以及资产阶级的各种反动文化思想,有力地配合了这一时期的政治斗争。在文艺思想上,先后对“新月派”、“民族主义文学”、“自由人”、“第三种人”、“论语派”等派别进行了斗争,批判了他们反动、错误的观点和主张,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在五四时期或稍后开始文学活动的作家,在革命斗争实践和革命理论的学习中,世界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创作面貌也随之有了改变。鲁迅的战斗杂文和历史小说,茅盾、蒋光慈反映现实矛盾斗争的小说,田汉、洪深为革命斗争服务的剧作,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前进的作家的重要收获。与此同时,在“左联”的培养下,一批年青的作家开始涌现。他们大多受到“五四”新思潮的影响,逐步走上了文学道路,在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兴起以后,正式开始文学创作。其中象丁玲、张天翼、殷夫、叶紫、沙汀、艾芜等人,成为当时或后来的重要作家。与前一时期相比,这时期的创作在题材和主题上有着显著的变化,现实生活的重大题材、工农群众和革命者的英勇斗争以及“九一八”、“一二八”后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活动等,都得到及时的反映。这些作品不仅留下了时代的风貌,而且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高昂的激情,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斗争。此外,这一时期许多进步的民主主义作家如巴金、曹禺、老舍等人,也都创作了具有很高水平的作品,成为三十年代文学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他们的作品着重暴露批判旧中国的黑暗现实,抨击上层社会的腐败和堕落,描写下层人民的不幸和苦难,有的还表现了对于光明未来的憧憬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