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康有为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康有为
又名祖诒,字广夏,号长素、夏生,广东南海人,人称南海先生。他是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他努力把文艺与政治上的变法运动紧密结合起来,使他的文论,特别在诗、书、小说方面,取得较高成就。主要论著有《人境庐诗草序》、 《广艺舟双楫》、《闻菽园居士欲为政变说部诗以速之》、《诗集自序》、《日本杂事诗序》等。
首先,他强调文艺创作要郁积勃发,有为而作。文艺要反映国家的兴亡、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疾苦, “上感国变,中伤种族,下哀生民”为变法作舆论宣传。坚决反对“诗以养性情”, “为己作”的正统思想,这是现实主义文艺观。他还把文艺与作家的人品、政治倾向结合起来,认为“苟有其人欤,其为政风流,与其诗文之跌宕多姿,必卓犖绝俗,而有其可传者也。”在当时,他还提出“诗界革命”,向外国学习的问题: “採欧、美人之长、荟萃熔铸,而自得之”。使文艺作品更丰富、更广阔、更有社会价值。
在书论方面,他的《广艺舟双楫》是书论史上较系统、较详备的专著。他从自己的实践经验出发,论述了中国书法的源流演变,认定书法艺术源于汉代,六朝时期达到了顶峰。他总结出书艺的“十美”,褒六朝而贬唐,反对阮元的“南北书派论”,他主张学书要以碑刻为师, “学以法古为贵”。 “法古”不是呆板的摹拟,要能够“适逢世变、推陈出新”。所有这些理论在书论史上都有重要意义。
康有为要求文艺为变法维新服务,满足改良主义要求,他大力推崇小说。“方今大地此学盛,欲争六艺为七岑”。他抨击经史八股的陈腐,提高小说的社会地位。认为小说具有巨大的社会教育作用。 “庶俾四万万国民,茶余睡醒用戏谑”。他要用寓教于乐的“戏谑”方式,来唤起民众,振奋人心,扭转当时存在于全国“是非颠倒人心变”的局面。他的小说理论同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一起奠定了改良派小说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