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郭若虚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郭若虚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郭若虚

山西太原人,宋熙宁三年(1070年)任供备库使,熙宁八年为文思副使之职出使辽国。好绘画, 深于画理。其父、祖对于书画“鉴别精明”,收藏也很宏富,这为他研究绘画美学理论提供了优越条件。他于1074年所著《图画见闻志》六卷,是继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而作。这部著作是由五代至熙宁“分叙事、记艺、故事拾遗、近事四门”。实际上是包括绘画史论、画家传、画事汇编三部分组成的。

郭若虚在绘画美学思想上强调教育功能。他说: “盖古人必以圣贤形像,往昔事实,含毫命素,制为图画者,要在指鉴贤愚,发明治乱。”他认为各类人物形象的塑造要体现其类的共同性, 即所谓“制作楷模”,这就是“释门则有善功方便之颜,道像必具修真度世之范,帝王当崇上圣天日之表,外夷应得慕华钦顺之情,儒贤即见忠信礼义之风,武士固多勇悍英烈之貌。”这种按类型创造人物理论,注意到各类人物一般性,具有早期画论的特点,忽视人物形象的特殊性。个性的特点则是比较明显的。

郭若虚在艺术上坚持“大法论”,把它当成“万古不移”的理论,其中特别强调“气韵生动”是构成艺术作品的精髓。他把“气韵”直接同艺术家的人品联系在一起,说: “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又说: “气韵本乎游心,神彩生于用笔”。郭若虚主张在艺术创作活动中,突出“意”,把它看成是先于美感表现而存在的,他继承了历代关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提出: “意存笔先,笔周意内,画尽意在”的观点。立意在执笔作画之前,笔的运用在于体现意图,作品要充分表现艺术家的意境。他在分析优秀绘画作品时,指出它们“皆出意表”而获得完美的结果,这是艺术美创造的根本法则。

郭若虚在探讨艺术风格的形成原因时说: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不唯各言其志,盖亦耳目所习,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也。”艺术“体异”,风格差别,主要在于上述“各言其志”的艺术家思想情趣不同;另一点是“耳目所习”的艺术家的生活环境不同,才造成黄筌与徐熙截然不同的画风, “二者犹春兰、秋菊,各擅重名。下笔成珍,挥毫可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