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家的诗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臧克家的诗

臧克家(1905— ),现代著名诗人。山东诸城人。1932年开始创作新诗,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次年又出版了诗集《罪恶的黑手》,以后陆续出版的还有《自己的写照》和《运河》等诗集。

反映广大农民的痛苦和不幸,并表示深切的同情,是臧克家诗歌的一个重要内容和主题。《老马》一诗,通过对一匹忍辱负重的老马形象的描写,反映了劳动人民牛马一般的奴隶生活:“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有泪只往心里咽”。这种沉重的压迫和无告的酸辛,不正是当时广大农民身受的苦难吗?《老哥哥》中那个一生受尽了剥削,到老被地主赶出门的老长工的遭遇,正是“老马”形象的实写,甚至他的命运连牛马都不如。诗人还在其他诗篇中进一步揭露,在反动当局的统治和地主阶级的压迫剥削下,农村日趋贫困和破产,农民生活动荡不安。那些穷苦的“庄稼人”,虽然风里来雨里去地耕种土地,结果是“一条身子逐着日月转,到头来,三条肠子空着一条半!”(《答客问》)那些失去生活手段的农民,便成了流离失所的“难民”,拖儿带女到“异乡”求食,结果“人到哪里,灾荒到哪里”(《难民》)。这些深刻反映三十年代农民痛苦生活的诗篇,表现了诗人对农民命运的关切和同情,也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社会的控诉。诗人预言,这种罪恶的社会一定会被彻底推翻:“不久有那么一天,宇宙扪一下脸,来一个奇怪的变!天空耀着一片白光,黑暗吓得没处躲藏。”(《不久有那么一天》)

写于1933年9月的《罪恶的黑手》,是一篇反对帝国主义奴役和预见未来的优秀诗篇。它揭露了帝国主义在宗教外衣掩盖下对中国人民实行精神奴役和人身压迫的罪行。那些伪善的传教士要受压迫者“饿死也要低着头”,宣传“忍辱原是最高的美德”,因此“连心上也不许存一丝反抗”。妄图以此麻醉被压迫者的精神,以利于他们统治。诗歌还通过修建教堂的工人的痛苦生活,揭露了那些伪善者的凶残面目。工人们“有的在几千尺之上”劳动,他们没有安全保障,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如果“一阵头晕,或一点不小心”,就会“坠下半空成一堆肉泥”;但是在主事人看来,“这真算不了什么”,其结果无非是“生死文书上勾去个名字”!这就是宗教的“公平”和“慈悲”!但诗人也从这奴役和压迫中预感到,这些受苦受难的奴隶,终有一天会“来一个伟大彻底的反叛”,“那时,这教堂会变成他们的食堂或卧室,他们建造了它终于为了自己”。诗歌揭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减克家的诗歌紧密联系现实,积极看取人生,具有严肃、朴实、真切、深沉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