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

罗广斌(1924—1967)四川忠县人,中共党员。1948年,由于叛徒出卖,在成都被捕。先后被囚禁于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杨益言(1925-),四川重庆人,中共党员。1948年在重庆被国民党特务机关逮捕,监禁于“渣滓洞”集中营。重庆解放前夕,两人越狱脱险。解放后,罗、杨都在共青团重庆市委工作,他们曾在重庆、成都等地作过一百多次报告,写有报告文学《圣洁的鲜花》、《江姐》、《小萝卜头》,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等,反映“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斗争,介绍烈士们的英雄事迹,引起热烈反响。在此基础上,他们合著长篇小说《红岩》(1961),在不到两年内发行四百多万册,创造了建国以来长篇小说发行量的最高纪录。“文化大革命”中,江青反革命集团把这部小说诬为“叛徒文学”,对作者进行残酷迫害,罗广斌因此致死。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红岩》才得以平反。

《红岩》描写的是解放战争胜利前夜,光明与黑暗的一场特殊战斗。当时,解放战争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前推进,盘踞在重庆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垂死挣扎,把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关进“中美合作所”。他们用各种新式刑具,对革命者施用非人的酷刑,许多革命者英勇牺牲。革命者们在狱中地下党的领导下坚持斗争。在重庆解放前夕,终于获得越狱的成功。作者在表现这场革命和反革命的大决斗时,把狱中斗争、我党的地下活动以及城市学生运动、农民武装斗争几条线索交织成一个整体,再现了当时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深刻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勾结美帝国主义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青年的血腥罪行;热情讴歌了共产党人为无产阶级事业而献身的忠贞不渝的革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红岩》是一本生动的共产主义教科书。

《红岩》十分成功地塑造出一批血肉丰满的共产党人英雄形象。江姐和许云峰是作者着力刻画的英雄人物。江姐是一位对党忠贞、对敌斗争顽强不屈、政治上成熟的优秀的女共产党员形象。她第一次出现在成岗家里,就表现出机敏干练的地下工作者特有的风度。码头上批评甫志高,只一句话就表现了她的经验丰富和沉着老练。去川北途中,她突然在城头看到了丈夫鲜血淋淋的头颅,禁不住要恸哭出声,但她竭力控制住自己,沉着勇敢地投入新的战斗。被捕后,她把敌人的审讯当作揭露敌人的战场,使敌人狼狈不堪。最后从容就义,表现出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许云峰是深受地下工作者和狱中战友尊敬的我地下党的领导干部形象。他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惊人的判断力和卓越的指挥才能。他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为了同志的安全,他沉着机智,挺身而出,从容就捕。在狱中几次和敌人交锋,他从容不迫,大义凛然,痛斥敌人,表现出共产党人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最后用自己的生命掩护了战友们的安全,壮烈献身。

《红岩》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写出了敌人的反动本质和特征。如特务头子徐鹏飞,刚愎自用,手段毒辣,有丰富的反革命经验。作者通过徐鹏飞与许云峰的几次精神战,徐鹏飞与严醉的勾心斗角,把那凶残而又虚弱、狡猾而又愚蠢的本质,暴露得淋漓尽致。

《红岩》在结构上,宏伟而严谨,线索纷繁而又清晰。前十章写狱外斗争,将作品放在蒋家王朝面临覆灭的背景上,描写了重庆市地下斗争及农村武装斗争。由甫志高叛变,许云峰、江姐等革命者被捕,很自然地转入后二十章的狱中斗争。狱中斗争又以对刘思扬的一抓一放,把渣滓洞与白公馆、狱内与狱外斗争联系起来。狱中不仅有共产党员,还有要求抗日的杨虎成将军等,反映出这场斗争的深度和广度。《红岩》大量地使用细致的心理描写,深入地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真实感人;语言刚健苍劲,饱含感情,简洁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