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远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慧远

【生卒】:334—416

【介绍】:

东晋高僧,本姓贾氏,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附近)人,少年好学,博综六经,尤善庄老。性度弘伟,风鉴朗拔。虽宿儒英达,莫不服其深致。21岁往太行恒山,听释道安讲《般若经》,豁然而悟。乃叹曰:“儒道九流,皆糠粃耳!”虽即“投簪落发,委命受业”。道安曾叹曰:“使道流东国,其在远乎!”年24岁就开业讲经,深受僧众赞赏。公元379年,离开道安。据传于公元381年入庐山东林寺,继续聚徒讲学,与十八高贤共结“白莲社”(亦称“莲社”),专修净土法门,后世被推尊为净土宗初祖。

慧远精于般若学,属于佛教“本无”宗。他说:“神也者,圆应无生,妙尽无名,感物而动,假数而行。感物而非物,故物化而不灭;假数而非数,故数尽而不穷。……化以情感,神以化传。情为化之母,神为情之根。情有会物之道,神有冥移之功,但悟彻者反本,惑理者逐物耳。”(《沙门不敬王者论》这里慧远把精神活动看成是不生不灭,化生万物,推动变化的根本原因。精神活动可以产生一切事物和一切微妙变化。只有彻底觉悟了的人才能体认这种神秘的精神活动。他还说:“至极以不变为性,得性以体极为崇”(《高僧传·慧远传》)。至极的法性以不变为自己的本性,要达到精神上的解脱,必须通过修行,摆脱世俗情感的牵累,体认这至极的法性。至于法性是什么呢?慧远认为“法性无性,因缘以之生。生缘无自相,虽有而常无”(《大智论钞序》)。宇宙万物,现实世界,都是由因缘(条件)凑合而成,根本没有自己的本性,所以说虽“有”实“无”。“有”只不过是一些假象,“无”才是绝对的精神本体。

慧远还极少宣扬佛教的因果报应、三世轮回和神不灭论的宗教迷信。他认为人们所以遭受一切不幸的恶果,都是由于自身陷入“无明”(愚昧)和“贪爱”等情感造成的。“无明为惑网之渊,贪爱为众累之府”。“本以情感而应自来,岂有幽司?”(《明报应论》)一个人的遭遇结果,没有一个外来的主宰者,而完全是由自身情感活动所招致的。因此他的结论是“因情致报,乘感生应”(同上)。这种自作自受的因果报应也是有快有慢、有先有后的。有的当世受报,叫“现报”;有的来世受报,叫“生报”;有的二生、三生、百生、千生乃报,叫“后报”。所谓一世就是一轮回。如果不去掉“无明”,“贪爱”等世俗情感,就永远不会超脱轮回,生生世世摆脱不了现实世界的种种苦恼;只有相信佛教,把一切都看成是空的,才能不受情感牵累,摆脱轮回,投身净土,显然,这完全是一些唯心主义的宗教虚构。在形神关系方面,慧远主张神不灭论,他说:“火之传于薪,犹神传之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于异形。”(《沙门不敬王者论》)神由一个形体转到另一个形体;就象火由一个薪转到另一个薪一样。此形谢灭,神也可以转到彼形投生,以接受因果报应。

慧远还进一步论证了政教、儒佛的一致性。他说:“如令一夫全德,则道洽六亲,泽流天下,虽不处王侯之位,固已协契皇极,大庇生民矣”。佛教虽然“内乖天属之重,而不违其孝;外阙(缺)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答桓太尉书》)。这就是说,佛教虽然不处于王侯之位,但却可以协助帝王治理人民;僧侣虽然不对帝王行跪拜礼,实际上并没有失去敬君的原则。至于佛教与孔教的关系问题,慧远则说:“释迦之与尧孔,发(出发点)致(目的)不殊,断可知矣”(《沙门不敬王者论》)。儒佛两家就其主观目的和客观作用都是一致的。慧远的主要哲学著作有《法性论》(已佚)、《明报应论》、《三报论》、《沙门不敬王者论》、《答桓太尉书》等,均收入《弘明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