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康德

【生卒】:1724—1804

【介绍】: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出生于东普鲁士哥尼斯堡的一个马鞍匠家庭。在哥尼斯堡大学毕业后,做过家庭教师,后担任哥尼斯堡大学的讲师、教授,讲授过逻辑学、哲学、数学、物理学、人类学和教育学,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物。

康德在18世纪70年代以前主要是研究自然科学,1755年发表了《自然通史和天体论》,提出了关于天体起源和星云假说。他认为太阳系是由旋转的星云团形成的,并用引力和斥力的矛盾,说明天体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这“是从哥白尼以来天文学取得的最大进步”,在18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宇宙不变论”这种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康德在70年代以后,转向哲学、伦理学和美学方面的研究,陆续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未来形而上学导论》、《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等。康德哲学的基本观点是先验论和不可知论。他承认在人的意识之外存在着“物自体”(“自在之物”),但认为“物自体”超乎经验之外,是人的认识能力不能达到的“彼岸世界”,它是不可认识的。他认为“纯粹理性”就是人头脑中所固有的先天的认识能力。人们在认识事物以前,必须先批判地审查人的认识能力,以确定认识的方式和限度。黑格尔批评他这种观点等于没有学会游泳先勿下水一样可笑。康德主张人生来就有三种“先天的认识形式”:感性、知性和理性。他认为在“感性直观”中时间和空间是人先天具有的对事物进行直观的两个纯形式,人们凭借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纯形式,就能得到不少先天综合知识。知性的“纯概念”和一般的思维形式,如量、质、关系、样式等等,是人的头脑里所固有的“先天的思维形式”。人们凭借这些“先天的思维形式”,对已由“感性”整理过的感觉经验进行综合和整理,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但是,“感性”和“知性”的认识只涉及现象,不能认识“物自体”的本质,因而是相对的、有限的、不完整的认识。只有“理性”才能把感性和知性认识到的现象和关系综合起来,成为绝对的、无限的、完整的统一体。但“理性”超出现象范围去认识“物自体”的本质时,就必然陷入不可解决的矛盾。康德把这种矛盾称为“纯理性的二律背反”: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有限的;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无限的,等等。于是,他断言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永远达不到“物自体”。康德割裂了现象和本质的联系,在现象和“物自体”之间划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而“给信仰让出地盘”。列宁指出:“康德哲学的基本特征是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使二者妥协,使各种相互对立的哲学派别结合在一个体系中。当康德承认我们之外的某种东西、某种自在之物和我们表象相符合的时候,他是唯物主义者;当康德宣称这个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超验的、彼岸的时候,他是唯心主义者。”(《列宁全集》第14卷第203页)康德的哲学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开端,其基本特征是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正是德国资产阶级两面性和妥协性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