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有什么样的爵位制度
我国古代有什么样的爵位制度
爵位即古代皇族、贵族的封号,是用来区分身份等级与权力高低的。
我国历代的爵位制度都有所差异。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都是世袭罔替,封地便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秦朝自商鞅变法后,定下自公士至彻侯二十等爵,专门用来赏赐有功之人。西汉沿用秦二十等爵,但为封赏有功之臣又加设王爵。不过,汉高祖为巩固统治,又将这些封王的功臣诛伐殆尽,此后汉代王爵只能皇氏使用。
唐朝时期,爵位制度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分亲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等爵位。这时的封爵虽有食邑,但通常为虚衔。宋朝封爵制度基本沿用唐制,只是世袭的爵位很少,大多数爵位都只是不世袭的终身爵。
明代,爵位有宗室和异姓两种,清代则分为宗室和功臣两种,具体爵称上变动比较大。这两代的爵位大多不世袭,但因功而封者部分可“世袭罔替”,如满族人入关后,有睿、礼、郑、豫、肃、庄、克勤、顺承八家功封的和硕亲王是“世袭罔替”的,俗称“八家铁帽子王”。
“中华民国”成立后,一切世爵制度都被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