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美,斯
【生卒】:1842—1898
【介绍】:
法国象征派诗人。出生于巴黎的一个贫寒家庭,当过雇员、英语教师。早期属于巴尔拿斯派,在《当代巴尔拿斯》杂志上发表过《窗子》、《蔚蓝的天》等十首诗。一八七一年发表未完成的悲剧片断《埃罗提亚德》。一八七六年发表著名田园诗《牧神的午后》前奏曲。该诗写复活节之日,一个憨直而多情的牧神躺在草丛中,在阳光的照晒下昏昏欲睡,迷朦中恍惚看见洁白的仙女低低飞过;一阵感官的热情涌起,他想象自己在埃特纳山巅的阴影下拥抱了维纳斯女神。一想到这样的冒渎神明将会受到惩罚,他又合上眼皮,沉沉欲睡了。他告别了现实而进入了梦乡。马拉美的作品还有论文集《诗与散文》和十四行诗《爱伦·坡之墓》等。他最后的一首诗《骰子一掷绝不会破坏偶然性》,是一个未完成的长诗的片断,相当晦涩难懂。马拉美主张诗歌应追求脱离现实和思想内容的“绝对世界”,认为诗的美在于它的神秘性,在于诱使人作一点一滴的猜想,“直接表达对象,等于把诗的乐趣丢掉了四分之一”。马拉美的诗有着比较严谨的格律。他很讲究形式技巧,特别强调音乐的暗示性,主张用别出心裁的遣词造句,在出乎意料中,使人感受到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得到美的享受。马拉美的诗歌创作和理论对法国后期象征派诗人瓦雷里(1871-1945)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形成了法国二十世纪一个重要的诗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