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外传
明清之际王夫之撰。写于1655年。从1646年开始读《易》,经1648年深入研究,到1655年开始写作,不久成书。除《周易外传》之外,他注释《周易》的著作还有《周易内传》、《周易大象解》、《周易稗疏》、《周易考异》等。《周易外传》收入《船山遗书》。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过单行本。1977年中华书局修订本重版。它是研究王夫之哲学思想的重要著作。
明末清初中国社会处在剧烈变动的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农民起义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清兵入关进一步促使汉民族和其他兄弟民族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在思想领域里,宋明以来的唯心主义理学占统治地位。王夫之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继承了张载的唯物主义思想,通过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批判,尤其是对历史上各种唯心主义者研究易学的观点的批判,把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周易外传》就是在这一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周易外传》共七卷。一至四卷论“经”,五至六卷论《系辞》,七卷论《说卦》、《序卦》和《杂卦》。它主要阐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在“道”与“器”的关系上,提出“天下惟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器”是指具体存在着的客观事物,“道”是指事物的规律。规律不能离开客观事物而存在。“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也就是说,世界上存在的只是具体事物,没有具体事物就没有具体事物的道理。“道”只能依存于“器”,“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还通过事例来论证“无其器则无其道”的思想。说“洪荒无揖让之道,唐虞无吊伐之道,汉唐无今日之道,则今日无他年之道者多矣。”指出“道”是不断变化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道”,没有“器”就没有“器”的“道”。并批驳朱熹的“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的观点。指出“形而上者,非无形之谓。既有形矣,有形而后有形而上。无形之上,亘古今,通万变,穷天穷地,穷人穷物,皆所未有者也。”认为“形而上”不能离开“形而下”,“形而上”与“形而下”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道”离不开“器”,“器而后有形,形而后有上。”“器”是根本的,第一性的,“道”是派生的,第二性的,这是唯物主义“道器”观。在发展观上,提出“合二以一者,既分一为二之所固有矣。”认为“合二以一”是“分一为二”的一种固有的属性。这一辩证法思想已超过前人,具有独创性。还提出“太虚本动者也。动以入动,不息不滞”。认为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并强调“是以知其富有者,惟其日新”。指出“日新”变化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推故而别致其新”。
《周易外传》在王夫之的哲学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并把它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对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有很大影响,谭嗣同和章炳麟对他的思想都是十分推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