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照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鲍照

【生卒】:414?—466

【介绍】:

南北朝时代最杰出的诗人。字明远,东海(今江苏涟水县北)人,家居建康(今南京)。出身寒微,曾从事农耕。生活在门阀特权盛行的时代,鲍照的寒庶出身使他的卓越文学才能始终得不到统治者的重视,一生受尽歧视打击,很不得志。宋初因献诗见赏于临川王刘义庆,被任为国侍郎。迁秣陵令。宋文帝时选为中书舍人。他深怕获罪以文章自高的文帝,每在文章中以鄙言累句自污。后做临海王刘子项的前军参军,故有“鲍参军”之称。在宋明帝刘彧和晋安王刘子勋争夺皇位的矛盾斗争中,站在子勋一边的刘子项被刘彧诛灭,鲍照也在这次内战中被乱兵杀死。今传《鲍参军集》十卷。近人黄节的《鲍参军诗注》和今人钱仲联的《鲍参军集注》,都是较好的注本。

鲍照的文学成就主要在诗歌方面,现存诗约二百多首。其中的一些诗歌抒发愤世嫉俗、怀才不遇之情,对门阀统治表示了强烈的不满,抨击了当时的黑暗政治。《拟行路难》第六首“对案不能食”,写宁肯“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以保持自己的耿介品格,也不愿低三下四、趋炎附势地在压抑中讨生活,表现了诗人对门阀社会的强烈不满情绪和傲岸不屈的态度。第二首“泻水置平地”,从“吞声踯躅不敢言”中,可以见出诗人埋藏在心底的悲愤不平之感。《拟古》六“束薪幽篁里”,大胆暴露了虐政,抒发了不能施展才能的愤慨,流露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代放歌行》写龌龊小人得志,而豪杰之“旷士”却不能入仕,愤嫉之情溢于言表。《梅花落》借梅花赞美了坚贞正直之士,以杂树讥讽了无节操的人。另一些诗歌描写了边塞战争、征夫戍卒的生活。《代出自蓟北门行》向人们展示了边塞战争的紧张场面,歌颂了在国家危难时刻勇于献身的“忠良”,流露了诗人建功立业的愿望。《拟古》三“幽并重骑射”赞美了幽并少年英勇豪迈的立功报国精神,其中寄托了作者的理想。《代东武吟》写一个出身寒微的兵士,少壮从军,穷老还家被废弃一旁,过着困苦潦倒的生活,字里行间表现了对统治者的怨恨,其为士卒请命的忧愤是深广的。《拟行路难》十四《君不见少壮从军去》,写从军之士不得和家人团聚的思乡怀人之情。另外,《拟行路难》三“璇闺玉墀上椒阁”等诗对爱情不自由的妇女表示了深切的同情。鲍照的少数诗篇,如“君不见柏梁台”、“诸君莫叹贫”也流露了听天由命、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总之,鲍照诗歌反映的社会生活比较广泛,思想内容较深刻,社会意义也较大。

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是很高的。最能代表这种成就的是他的乐府诗。他学习并继承了汉魏乐府的形式和现实主义传统,发挥自己的独创性,在乐府诗的创作上取得了新的成就。鲍照现存诗中有八十多首是乐府诗,他的优秀诗篇大多数也是乐府诗。他的乐府诗有三言、五言、七言和杂言多种形式。其中七言和杂言乐府更能显示鲍照在乐府诗创作上达到的新水平。《拟行路难十八首》是代表作。《行路难》是汉代的歌谣,鲍照依旧曲填新辞,写得辞藻华美而又笔力刚健,富有强烈的现实性。他的七言乐府诗,不仅思想内容充实,而且在形式上大胆革新,变逐句用韵为隔句用韵,并可以自由换韵,大力推进了七言诗体的发展。鲍照不仅向古代乐府民歌学习,也向当代南朝民歌的形式学习。他创作的二十余首五言四句的短诗,开始了南朝文人写作五言小诗的先例,对后来五言绝句的形成是有贡献的。乐府体以外,鲍照的不少五言诗也独具特色,如《拟古》、《咏史》、《赠傅都曹别》等。鲍照诗歌的风格俊逸奔放,凌厉劲健,挺峭跌宕,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其乐府诗有时直抒胸臆,有时纯用比兴,感情充沛,形象鲜明,气势雄浑,辞采华丽,富于音律美。其写景状物诗,如《登黄鹤矶》等,造语虽新奇峻健,却又能出于自然,也有一些佳句。这种诗风在当时流于纤弱的诗坛上,确实独树一帜。鲍照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他的《芜城赋》、《登大雷岸与妹书》、《瓜步山揭文》等都是历来为人们称颂的名篇。鲍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唐代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等都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