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舞论》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舞论》
印度古代美学和文艺理论著作。成书年代争论较大,一般认为约在公元前后。可能是从公元前开始积累经验,而公元后才逐步修订成书的。全书以诗体歌诀为主,辅以散文体的解说。歌诀可能是比较原始的部分。作者相传是婆罗多牟尼,也是传说中的戏剧创始人的名字。 《舞论》所谓舞,是一种包括音乐和舞蹈动作的戏剧。
《舞论》首先论述了戏剧与现实的关系。它认为戏剧是源于现实生活的,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认为戏剧是“三界中全部情况的表现”,具有各种各样的感情,以各种各样的情况为内容,来“模仿人间的生活”。接着《舞论》论述了戏剧的目的和效果, 认为戏剧可以给各种人以教益,同时也能够产生娱乐的效果。 《舞论》还概括出戏剧的本质,认为“这种有乐有苦的人间本性,有了形体等表演,就称为戏剧。”
《舞论》认为戏剧的教育和娱乐作用是在各种以“情”为基础的“味”的表现中产生的。 “情”这一词源出于“存在”,变为名词又可以是“使存在”。 《舞论》解释说,因为这些情把具有语言、形体和内心的表演的诗的意义去影响、感染,注入观众、 听众,所以叫做“情” (使存在)。由此可见,“情”是指艺术创作所传达的东西,可兼有情景、情调、情绪、感情之意。 《舞论》将情分为“别情”和“随情”,所谓别情指通过表演为人们所明白认识的具体情况;随情则指以一定的具体表演作为手段而传达出来的情调。别情和随情都来源于现实生活。《舞论》又依作品内容需要定出主要的情(常情)和次要的情。常情有八种,即欢乐、笑、悲、愤怒、勇、恐惧、厌、惊诧等。在所有的情中,常情最为重要,是产生“味”的基础。“味”原义是人的感官之一舌的感觉对象,是一个哲学术语。《舞论》最早赋予其美学意义,指的是戏剧感染观众的基本情调。 “味”产生于“情”。《舞论》解释说,“味”产生于各种情的结合,正如味产生于佐料、蔬菜和其他物品的结合。“味”具有被尝的性质。就象正常人吃食物尝到味一样,有正常心情的观众尝到为不同的情的表演所显现的“味”,就获得了快乐。以八种常情为主结合其他情产生出八种“味”,即艳情、滑稽、悲悯、暴戾、英勇、恐怖、厌恶、奇异。从《舞论》对“情”和“味”及其关系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 “情”大体指客观的现实生活,无论指情景、情感还是指表演,它总表示客观的“存在”。而“味”则是包含各种美感的广义的美。所谓“尝味”即审美。 《舞论》认为戏剧的教育和娱乐作用都是以审美为基础,可见《舞论》是把审美作为艺术活动的中心。“味”产生于“情”的论述,说明《舞论》的美学思想基本是唯物主义和现实主义的。
《舞论》是实际从事戏剧工作的人所做的经验总结,所以它把表演放在重要地位。认为戏剧只有通过表演,才能使观众尝到“味”。表演包括语言、形体和诉诸外形的内心活动,而后者是表演的基础。表演必须与基本情调一致,并为其服务。 《舞论》细致地列举分析了各种“味”在舞台上的表演方法,形成一整套表演程式。并且具体分析了表演的效果,认为来自语言和外形的表演低于来自内心的情调感染的表演。 《舞论》分析戏剧的失败主要来自剧本、演出和演员本身的错误。并且分析观众的各种情况,认为既然世人的种种不同品质是戏剧的基础,因而世人才是评判戏剧成败的权威。
《舞论》所论的是一种综合艺术,因此它也论到了舞蹈,诗律,音乐等,这些论述的中心也是以“情”为基础的“味”。
《舞论》是现存的古代印度最早的系统的美学和文艺理论著作。它总结了自《吠陀》以来的美学思想和艺术创作经验,成为印度古代美学的集大成者,开创了印度美学史的新时代,对印度后来的美学以及文艺理论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印度美学传统。首先,印度美学把审美放在第一位,既不同于古代西方美学重视反映客观规律的真,也不同于中国古代美学重视道德教化的善。这种重美的传统是由《舞论》开创的。其次,印度古代美学总是与具体的艺术理论相结合,而距离哲学比较远,因而形式技巧的探讨较多,哲学的概括较少。这种特点也始于《舞论》。第三,《舞论》对“情”和“味”的分析建立了印度美学的基本范畴。后来的各派美学理论,只是以《舞论》的解说为基础加以发展。此外,作为戏剧理论著作,《舞论》对后世影响巨大,后来的戏剧理论著作大体上不能出其范围,而戏剧作品也在主要原则上遵循其规定。甚至音乐舞蹈等艺术也视《舞论》为理论权威,并严格遵循它的一些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