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杏元,赵京娘及苏三》李延军散文赏析
在冷漠如冰雪般的专制史册中,真正能如梅花般灿烂的历史红颜愈来愈珍稀。我们祖先大多擅长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孙子兵法抑或三十六计,而对有恃无恐的剽悍权力束手无策,至今也没有找到把权力关进笼子的好办法。一代代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墨客,只能用手中的秃笔尺牍意淫文学故事,把自己的那份非分之想寄托于一个个红颜女子身上,去圆心底深处那枕无法抵达的黄粱春梦。清朝一个叫惜阴堂主人的文人,就曾在自家的“惜阴堂”里做了一回山大王,赋予梅花一种超现实魔力与神性,成全了那个世代相传的叫“二度梅”的曼妙故事。
在一个阳光明媚、无风无雪也无雨的春日里,既富也贵的美女陈杏元,突然发现自家花园那株喷香吐艳的梅树,顷刻之间花雨纷飞,凋落一地梅红,一种不祥之兆顿时涌上心头。果不其然,一个被权臣卢杞迫害得流离失所的落魄书生——梅良玉投奔陈家而来。
惜阴堂主人笔下的梅花是如此善解人意,无风无雪却自残,零落成泥,令如花似玉的富家小姐陈杏元蛾眉紧蹙,顿生恻隐之心,爱屋及乌,当时就喜欢上了这位落魄书生梅良玉。单从作家为梅良玉取的这个名字,既是梅花也是良玉,就可以看出他寄予梅花的那腔善良愿望。
好故事难免一波三折,坠入爱河的梅、陈二人处处遭人陷害,他们为掩人耳目,对外只得兄妹相称,实则以夫妻相处。屋漏偏逢连阴雨,此时中原上国又遭北国蛮敌入侵,无能的唐皇一筹莫展,奸臣卢杞趁机再献美人和亲之计,力荐陈杏元作美女肉弹,以其一人之红颜媚力去平息那场战火狼烟,实则继续行迫害梅、陈二人之实。
一对恩爱鸳鸯就这样被奸贼生生拆散,梅良玉依依不舍,送了杏元一程又一程,到了邯郸,已是当时的边疆,二人无奈在丛台执手相看泪眼,洒泪而别。后来的邯郸人把“夫妻南北兄妹沾襟”八个阴文楷体大字,镌刻在了丛台顶层的门楣之上,至今依然在向人们诉说着这个酸楚的爱情传奇。
远赴异国他乡的陈杏元,远没有当年王昭君那份爱国情操,一路悲伤欲绝。当走到中途一悬崖断壁时,毅然纵身一跃,跳下悬崖,以死殉情。文学故事之所以成为文学故事,因其总有一股超现实的正能量,来满足人们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一厢情愿。坠下深渊的陈杏元,居然被游荡于此的王昭君阴魂出手相救,并不惜把陈杏元送回老家,与梅良玉鸳梦重温,喜结连理。就在二人喜极而泣拜堂成亲之时,那棵不知花已凋零了多久的梅树,如他们第一次相逢时一样神奇,灵光再现,居然不顾光阴何时、季节几许,无视自然规律,硬生生二度重开了,且满枝花朵怒放,艳丽夺目,馨香四溢,一个与梅花纠缠不清的爱情故事,由此无比圆满谢幕。至于没有得到美女的北国侵略者是否再次南犯,不按帝王旨意履约的美女是否遭到追究制裁,那些奸贼恶人们还能否善罢甘休……所有这一切已于盛开绽放馨香四溢的梅花无关紧要了。
正是因为现实的残酷,才催生了梅开二度之类文学故事的广为流传。应该感谢梅花,成为人们精神胜利法的强大道具,让我们躲进小楼成一统,暂时逃避现实的孤苦与无奈。
陈杏元是幸运的,尽管命运一波三折,但最终梅开二度,与梅良玉喜结连理,但后来的美女赵京娘就悲催多了。尽管她遇上的不是诸如梅良玉之类的文弱书生,而是武功高强的红脸大汉赵匡胤,然而其结果比陈杏元更惨!
冯梦龙笔下的赵京娘美得无以伦比,集古代四大经典美女之美于一身:“眉扫春山,眸横秋水。含愁含恨,犹如西子捧心;欲泣欲啼,宛似杨妃剪发。琵琶声不响,是个未出塞的明妃;胡笳调若成,分明强和番的蔡女。天生一种风流态,便是丹青画不真!”(冯梦龙·警世通言)
如此貌美惊人的红颜佳人,无奈错生在了五代乱世。那是个“乱世英雄出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的时代,那个时代“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扰乱五十秋”,遍地混世魔王,强梁出没,城头频频竖旗的大王们,你方唱罢我又登场。
在如此纷扰乱世之中,赵京娘居然随父千里单行,到阳曲县北岳庙烧香还愿,不遇歹人劫色才是意外!但有一点京娘还算幸运,劫色的两个响马头目,为一个美女争执不下,只好决定再抢一个凑成一对后,两个山大王再同日成亲。于是赵京娘被暂时羁押在清油观内,强盗们四处搜刮美女去了。在此空当儿,京娘有幸遇上了到此养病的英雄赵匡胤。
冯梦龙笔下此时的赵匡胤,“任侠任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个管闲事的祖宗,撞没头祸的太岁!”遇到此等不平之事,岂能袖手旁观!于是,犹如当年关云长千里走单骑护送二位嫂子一样,赵匡胤毅然决然地把京娘认作妹妹,亲自护送,踏上归乡之途。从太原到蒲州,千里之遥,一路之上,京娘骑马,赵匡胤手持浑铁齐眉棒,马前鞍后不离左右,其间还于中途剿灭了那伙欺男霸女为害乡里的强盗团伙,最终毫发无损地将京娘送到了蒲州老家。
我们该为京娘高兴,前面陈杏元遇到的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梅良玉,他们的生命安危全凭杏元一介女流之力左支右绌,而京娘遇到了力敌万人、气吞四海的赵匡胤,且一路过关斩将,千里奔波,平安到家。该为生逢乱世的京娘击掌庆幸,却不料赵匡胤的千里相送,反而将京娘活生生送上了西天!
这千里之行,孤男寡女,别说在五代乱世,即使如今也没人相信二人之间清白如兄妹,没有一点儿桃色新闻发生!冯梦龙笔下赵匡胤的生活作风硬是比柳下惠还柳下惠,不近女色的定力比梁山好汉还梁山好汉,赵京娘的贞节同样比祝英台还祝英台!虽然京娘途中曾向赵匡胤表白爱慕之情,但均被油盐不进的赵匡胤严词拒绝了。在世俗的眼神和舆论的压力下,赵匡胤不愧英雄本色,愤然打马而去,堂而皇之地成就他的帝业去了。孤独无助的赵京娘,无奈懸梁自尽,以死证明了自己的女儿清白之身,只留下一首绝命诗,令活着的人咀嚼喟叹:
“天付红颜不遇时,受人凌辱被人欺。今宵一死酬公子,彼此清名天地知!”(冯梦龙·警世通言)
我们的文艺作品中有两种男人最为典型,一种是梅良玉式的白面书生,一种是赵匡胤式的“无性无爱”江湖好汉。与梅良玉同类型的男人比比皆是,甚至比他更为有名,如《白蛇传》中的许仙、《天仙配》中的董永、《梁祝》中的梁山伯、《西厢记》中的张生……这类男人无一不是懦弱无能,毫无主见,唯唯诺诺,均为完全女性化了的奶油小生形象,直至如今的台湾《新白娘子传奇》中的许仙,干脆就用女演员来演,也没人觉得有何怪异!就是诸如此类的男人,常常被美女们爱得义无反顾,死去活来,更没人觉得不正常,并欣然接受,乐在其中。
同样,与赵匡胤同类型的“无性无爱”的江湖好汉,更是大行其道。看看《水浒传》就知道这类男人的队伍何其庞大!一个个梁山好汉,简直就是这类男人的集大成。这类男人的标准是英雄不好色,好色不英雄。即便是正常夫妻,也要被逐出好汉之列。对此,更没有人觉得不正常。这与西方式的有英雄必有美女、有美女必有英雄、英雄救美女、美女爱英雄的文艺作品套路大相径庭。
如果赵京娘遇到的是张生、梅良玉之类的男人或许还能活下去,但京娘遇到的是武松、李逵之类的梁山好汉似人物赵匡胤,命运就悲催无比,只能选择上西天了,否则就会玷污英雄的“高大全”形象。
邯郸人民似乎更偏爱赵京娘,本来按冯梦龙的说法,赵匡胤从太原阳曲县把赵京娘送到山西蒲州(即今天的永济市),行程约千里,所以叫赵太祖千里送京娘。邯郸的武安人民却只让赵太祖把京娘送到今天的武安门道川口上水库,就让她跳湖自杀了。京娘就这样永远地被邯郸人民留在了那片浩渺山水之间。如今京娘跳湖的那泓碧水,已被武安人民自豪地称为京娘湖。赵匡胤的行程在邯郸人民的心中,不仅拐了个大弯,还缩减了大半行程,连五百里也没有了,千里送京娘变得有些名不副实,但京娘与邯郸人民的心更近了,犹如一株贞烈不屈的梅花,世世代代矗立于太行山水之间,迎风傲然独立,风景一支独秀!
赵京娘受到邯郸人民的世代敬仰,而同样是邯郸红颜的美女苏三,在其家乡曲周人心目中的地位不免有些尴尬。在曲周县城西约三公里处,“文革”前曾有明万历17年诰封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王一鹗的墓地,规模宏大。在该墓西北角有一小坟,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很多资料都说这王一鹗就是《玉堂春》里的王三公子,那个偏安一隅的小坟就是苏三死后的葬身之所。“文革”中这些有限的遗迹,也被当成“四舊”收拾得差不多了。
苏三生前在冯梦龙的笔下,与王三公子不弃不离,上演了一出至今仍广为流传的爱情绝唱。死后却被子孙后代们冷眼相待,如此另类处置。这与洪洞县的那座女监又有何不同?九泉之下的苏三与王三公子又该作何感慨?!
或许苏三早已对这个风雪肆虐、梅花凋零的世道习以为常,见惯不惊了。自幼父母双亡的苏三,被人卖来卖去,早已尝尽世间青眼白眼,十六七岁时被人卖到京城烟花柳巷“怡春院”,受尽老鸨“一秤金”的欺侮盘剥,有幸在此遇到了风流才子王三公子,漂泊无依的灵魂才得以稍事安歇停靠。但苏三的厄运并未到此停息,与王三公子的鸳梦未圆,“一秤金”又与洪洞县马贩子沈鸿密谋做局,苏三被骗无奈做了沈鸿小妾。沈鸿大老婆皮氏又与奸夫赵昂设计毒死沈鸿,并买通洪洞王知县,诬陷是苏三所为,将苏三屈打成招,打入死牢。一生命运如此离奇多舛的苏三,估计再也不会在意身后那座坟茔的形影孤单了!
悲催的苏三又是幸运的,同许多雷同的文艺作品一样,王三公子后来金榜题名,咸鱼翻身,一朝权在握,便轻而易举地为苏三报了仇,伸了冤,并鸳梦重温,纳苏三为妾,二人终于圆满终老余生。
“风流弟子知多少,夫贵妻荣有几人?”苏三的幸运,显然不是法治的幸运、人权的幸运、妇女权力的幸运,恰恰是其深受其害的专制权势的幸运、以暴易暴的幸运!
“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京腔京韵的西皮至今依然如行云流水般一代代传唱。何时苏三们能将身离开了那铁幕般的专制社会制度,才有苏三们的真正爱情与自由可言,也才能有苏三身后名正言顺的安身之所!旷野中的梅花才不会在风雪中飘摇,一代代凋零成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