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老童》赵云海散文赏析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好友老童》赵云海散文赏析

去看童国家,这次是永别。

老童去世了。

新买的棺木,摆在他家老屋的堂屋里。双目失明的爱人和患病的大女儿倚在旁边,从外县赶来的亲戚陪着她们,也对我们一行说着感谢……她们很悲伤。老童的爱人说:“您上次夜里看他,他好高兴……”。讲到在武汉读书的小女儿会在今晚赶回送父亲最后一程时,我分明看出她的脸上多了一些期待,似乎对失去老童以后的生活少了些担忧……

我和老童结对,缘于一次走访。利福塔镇舒家坪村的舒书记带我到了他家。看到他们夫妻都是盲人。我们在他家门前泥泞的晒谷坪上坐了下来,想深入了解一些情况。也就是这一次对话,让我更真切地感受到了身上的那份责任,开始思考如何才能精准扶贫……

老童不是人穷志短的人。他介绍自己时,很乐观:我叫童国家,有国才有家的意思。讲到自己的困难时,却欲言又止。舒书记赶忙说:“縣长来了你家,有什么要求,只管讲啊!”他还是沉默着,过了一会儿,才拘谨小声地说出来:“我想要您帮忙修个厕所。”“厕所?”我疑惑地问。他点了点头。我的内心顿时有些不安,这个要求太容易满足,但这个要求又让我隐隐作痛。他家四口人,大女儿17岁,小女儿正上初中,却没有一个可以遮羞的厕所!我站起身,再次里里外外地审视童国家的这个家,这不仅仅是需要个厕所啊!屋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还四处漏风,要安全就得重建,进到家里的水、电、路都需要改造。这应该不是一点点钱就能解决的问题。怎么办?作为县长,或许有能力帮他一把,但其他的干部能做到吗?类似的贫困家庭又该怎么办呢?

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带着“如何让最贫困的家庭都住上安全放心的房子”这个问题,我和县直、镇、村等单位的同志开始调研,多方征求意见,反复论证,决定在不影响原来生产条件的前提下,采取“一户一套,集中住,免费住”的方法。这样,既便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统一配套,又便于相互之间的照顾。也就是后来被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推介的“梯度搬迁”——阳光院建设模式。当年年底,童国家成为“拎包入住”的第一批住户,在带卫生间的新房中过了春节,了却了他的一桩心事。

老童的小女儿童钟双面临中考,老童征求我的意见,我建议她报考免费师范生。但由于成绩不是太好,没考上。上高中还是上职校,还是离开学校外出打工,我和童家一起商量。我明白,老童家要脱贫,唯一的希望就落在这个健康的小女儿身上。而免费师范生无疑是她最正确的选择。童国家这次很大声:“县长,想个办法,把我女儿送到师范,回来当个老师,行不?”免费师范生名额有限,只能择优录取,他家虽然最需要,但我也无法打破教育公平。他的近乎哀求的话,却让我觉得应该再做点什么。能不能针对童钟双这种情况实施教育扶贫?我与教育局的同志一起想办法,积极向上汇报。真的要感谢在这个过程中支持我们的领导。省教育厅批复了桑植县试点实施“县级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在桑植县建档立卡家庭应届初中毕业生中,为本县农村小学选拔并定向培养教师。这一试点,一举多得:一方面,一些贫困家庭的初中生将有机会免费就读师范院校,并保障毕业后就业;另一方面,拓宽了培养经费来源,扩大了农村教师培养规模。定向培养计划的落实,也将使县里农村小学教师短缺的状况得到改善。

童钟双参加全县新增加50名计划的招录,遗憾的是,她未能如愿。和她家庭一样贫困的50名学生却带着意外之喜踏上了长沙师范学院的求学之路。童钟双最终上了解放军三三○三工厂的技工学校。三年毕业后,她将成为这个工厂的正式技工。这是我县与工厂达成的合作协议,在革命老区,开展“招工式招生”的职业教育扶贫。老童对女儿没考上师范有点失望,但,能去武汉上技工学校,仍然让他很开心!

老童病重了,我去看他。打起精神坐在轮椅上的他,依然能听出我的声音,像往常一样开口第一句话还是:“县长,您来哒。”老童得了肺癌,从医院回来后,自知不久人世。他坚持搬回破败不堪的老屋,不想给“阳光院”的邻居添麻烦,也不想给家人留阴影,还说死后就抬到屋后山上方便些……我来看他,他很开心。我说,您的心态好,病就会好。他说,他也是这样想的……我问他,还有什么不放心?他说,感谢县长,遇到您,我命好,我什么都放心……我讲,是现在的政策好,明年小女儿就工作了,你要坚持,把这个时间当成第一个目标。他答应:好……

老童没等到小女儿毕业参加工作,我却记得对他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