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磨炼不成佛
不受磨炼不成佛
一天,一位雕刻大师在森林散步,无意间发现一块上等木头。大师想了想,最后决定将这块木头雕刻成一尊神像。为此,大师花了很多时间,甚至用尽心血,最后终于雕出一尊深受大家好评的神像。
当大师完成这尊神像的时候,他看了看剩下的木料,其中还有一块较大的,大师想充分利用这块木料,于是把它做成了一只木鱼。
后来,神像被安置在庙里,日日接受信徒们的顶礼膜拜,享受香火美食的供奉。而后来被雕成的那只木鱼,则被放在神桌前,被早晚诵经的和尚们不断地敲打着。
如此悬殊的待遇让木鱼心里很不平衡。终于有一天,木鱼忍不住问神像:“我们同属一块木头,本是同根生,为什么现在你我待遇如此悬殊?你每天享受着供奉,而我却每天要被人敲打。太不公平了!”
神像坦然地说:“当初我被千刀万剐,经受了你不能想象的雕琢之苦,才练就成今天的真身。而你没受一点苦,毫发无损。所以,今天你我有天壤之别的待遇,也是理所应当的。这就叫做‘不受磨炼不成佛’。现在自己是什么,全都是自己过去修来的!”
木鱼听完,哑口无言,觉得刚才自己着实言之有愧。经过神像这样一番开悟,心理终于平衡了。
事实亦如此,任何人在取得一定的成就之前,都必须经受一番磨炼,甚至是别人不能忍受的磨砺。世上没有唾手可得的丰功伟绩,一切成就与辉煌都源自坚持不懈的努力,源自坚忍不拔的忍耐,源自严厉的磨炼。总而言之,一个人在取得成就之前,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必须承受一定的磨砺,甚至是锥心刺骨的历练。
在南先生看来,求法渡众生要先从平凡做人做事开始磨炼。比如去找一份正当的工作,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做人做事,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行动。否则就只是不务正业,活在幻想的虚无缥缈中罢了。
由此我们不难领悟,假如生活是个大磨盘,那么磨炼是每个人都无法躲过的考验。既然如此,就该勇敢面对,逃避或者害怕是没有用的。每个人生来其实都是一样的,为何后天的处境会大相径庭甚至截然不同?这都与接不接受磨炼,接受的磨炼大小有很大的关系。
一个敢于接受生活、社会磨炼,并且真正接受了磨炼的人,往往能练就坚忍不拔和顽强不屈的气质。有句话说,要抬头挺胸地站在人前,背后一定要吃许多苦。正因为如此,南先生才会说,纵然有高远伟大的志向,也要从做凡人、平常事做起,接受社会和生活以及各种磨炼。只有这样才能磨炼自己的心智,发现自己的不足,转变自己的习气,进而积攒成功的各种因素。
也正因为如此,神像和木鱼之间才有着天壤之别的待遇。回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的?一个总是活在幻想和假设里的人,终究会感慨生活或者人生如梦一场,什么都是一场空。因为他们从不会真正投入生活,更别谈创造或者改变生活。如此一来,必然也就谈不上接受生活和社会的磨炼了。
尽管南先生是在告诫学佛的学生,要想获得佛学的真知,就必须先融入生活这个大熔炉,不断磨炼自己的脾性、心智等,脚踏实地地做人、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立地成佛”,也才能真正开发自己的智慧。事实上,生活中的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每一个外表看似光鲜的人,其内心、过去都不知道经历了多少磨炼,吃过多少苦头。生来就享福的人,那种光鲜的背后,并没有内涵。而真正自己接受生活碾磨的人,才骄傲得有底气。而这也正是南先生所提倡的自立。
生活中,我们到底是要做一只一辈子都被敲打的木鱼呢,还是要做一尊受人供奉的神像?这就是接不接受磨炼的不同结局。诚如神像所说的“不受磨炼不成佛”。人生路途中,任何人生结局都是自己书写的,所以,若要享受尊荣华贵,不妨接受南先生的建议,先切实投入生活中,抛开天花乱坠的幻想,接受生活的磨炼吧,坚持下去,你便能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