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长统的人物小记与主要思想
仲长统
人事为本,天道为末。
——仲长统
简介
仲长统(公元179~220年),字公理,山阳郡高平(今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人。东汉哲学家、政论家。
人物小记
仲长统从小好学,博闻强识,擅长文辞。20多岁的时候,到山东、河北、江苏等地游学,与他交朋友的人多对他另眼相看。并州刺史高干曾向仲长统请教当时之事,仲长统对他说:“你有雄志而无雄才,喜欢士人而不能择人,令人担忧。”高干很自负,不把仲长统的直言当回事。不久,高干起兵反叛,被王琰抓住杀死,从此史家都佩服仲长统的远见。仲长统性格豪放,敢于直言,不拘小节,被时人称为狂生。他不愿做官,很想找一个清静的地方,以乐其志。尚书令荀彧久闻仲长统大名,钦佩他的才华,提拔他做了尚书郎。后来仲长统还参与丞相曹操的军务。仲长统每论说古今及时俗行事,常发愤叹息,因此把他的书称作为《昌言》,恰恰可与王符的《潜夫论》相对比。
主要思想
仲长统反对传统的天命说,提出:“人事为本,天道为末”的观点。认为二主(汉高祖、光武帝)、数子(萧何、霍光等)之所以威震四海,是“唯人事之尽耳,无天道之学焉”。
在农业生产上,仲长统认为“天为之时,而我不农,谷亦不可得而取之”。他指出,“和神气,惩思虑,避风湿,节饮食,适嗜欲,此寿考之方也。不幸而有疾,则针石汤药之所去也”。如果舍此“人事”,一味追求“淫厉乱神之礼”、“张(欺诳)变怪之言”、“丹书厌胜之物”,这是通人所深疾的。他说:“知天道而无人略者,是巫医卜祝之伍,下愚不齿之民也;信天道而背人事者,是昏乱迷惑之主,覆国亡家之臣也。”
仲长统把朝代的兴亡分为兴起、保守、没落三个阶段,认为这是天道常然之大数。王朝的兴起是通过战争胜利取得的,灭亡的根本原因则是政治腐败,“怨毒无聊”,“祸乱并起”,并非天意使然。他有力地反对了天命神学的历史观。
愤于社会黑暗腐败,仲长统年轻时曾有出世隐居思想,认为“名不长存,人生易灭”,不如“叛散五经,灭弃风、雅。”他“思老氏之玄虚”,“求至人之仿佛”,成为儒道合流的先驱;他的“狂生”风度,对于魏晋具有某种开风气之意。
从个体养生来说,奉养过厚,并非好事。仲长统认为,今人不像古人那样长寿,正因“所习不纯正”,由个人淫乐,到影响后代,使得今人先天不足,疾病难医,少高寿之人。
对于养生,仲长统形象地提出自己的人生理想,即一种隐居避世、养性保寿的养生术:“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布。木周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舟车足以代步涉之艰,使令足以息四体之役。养亲具兼珍之馐,妻孥无苦身之劳。良朋萃止,则陈酒肴以娱之;嘉时吉日,则烹羔豚以奉之。踌躇畦苑,游戏平林,濯清水,追凉风,钓游鲤,弋高鸿。讽于舞雩之下,咏归高堂之上。安神闺房,思老氏之玄虚;呼吸精和,求至人之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