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教父罗哈廷——介绍《最后的大佬》
大公司并购攻防战中,老总如能请到高盛或摩根士丹利为其出谋划策,那感觉是很好的,有如《三国演义》中的军阀找到了诸葛亮或司马懿做军师。但拉扎德公司(Lazard)的英雄们不这样看,他们自认为比高盛那些人还要高出一筹。在资本市场弄潮,高盛一靠资金二靠人,而拉扎德的好汉们是只出人不出钱,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客户谋财(很有绍兴师爷的意思)。他们自称“是一批重要的人为另一些重要的人出谋划策”。美国已经有人为他们著书立传了。
《最后的大佬》英文原版封面
20世纪的大独裁者中希特勒排第一,有关他的传记、专著是一本接着一本,鼎盛时期达到一年一本。美国券商当然没有希特勒那么坏,但他们人多,能量非常大,而且也相当坏,所以近年来关于他们的书至少也是一年一本,其中有的还成了畅销书。2007年,关于华尔街的力作便是《最后的大佬》(William D. Cohan,The Last Tycoons,Doubleday,2007)。该书讲述了拉扎德公司的发家史。
“老大嫁作商人妇”
《最后的大佬》的故事以拉扎德公司的历届领导为主线,而领导中费利克斯·罗哈廷(Felix Rohatyn)又是一位灵魂人物。有些人认为罗哈廷是迄今为止最负盛名的投资银行家。罗哈廷1928年5月20日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1934—1942年在法国生活。1942年为躲避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罗哈廷随父母移民美国。罗哈廷毕业于佛蒙特州的一所并不十分有名的米德伯里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主修物理专业。大学毕业之后,罗哈廷进入拉扎德公司在纽约的分所工作,很快便脱颖而出,1961年成为合伙人。罗哈廷就是有赚钱的基因,他祖父就是维也纳股票交易所的成员。犹太人生来会赚钱,至少是比其他人会赚钱,到了美国更是生龙活虎,如鱼得水——美国自由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罗哈廷一生成绩斐然,在投资银行业务方面几乎无人可以望其项背,只有一事遗憾,就是没有当上财政部长。财长位置本来很有可能让他做一任。1992年总统大选之初,克林顿曾经登门拜访过罗哈廷,想请他拉钱助选。罗哈廷阅人无数,但这次却看走了眼,以为克林顿当不了总统,所以对其比较轻慢。他转而支持独立候选人佩罗,结果押宝押错了。而鲁宾却为克林顿筹集了数百万美元的政治捐款。如果罗哈廷认准克林顿是下一届总统,下死力赞助,那么财政部长这把交椅就非他莫属了,轮不到从高盛出来的鲁宾了。
克林顿上台之后还是准备请罗哈廷出山,准备派他去美联储坐一把交椅,当一个副主席。货币政策方面罗哈廷比格林斯潘还要极端,说是新经济期间通货膨胀是只死老虎。这话克林顿爱听。美国总统最喜欢减息,最恨加息。鲁宾与格老私交甚好,不愿意有外人进来搅局。鲁宾、格林斯潘以及他们在参议院的盟友联手,成功地将罗哈廷阻截在美联储门外。最后罗哈廷只能退而求其次,弄了一个美国驻法国大使干干。但这也不错。罗哈廷是从法国逃到美国的犹太难民,回去当大使也算是衣锦还乡了。
罗哈廷和前财政部长鲁宾一样,从公职上下来后在一家大公司找了个闲职。鲁宾是在花旗银行当高级顾问。罗哈廷的名气没有鲁宾的大,去了一家华尔街的二流券商,在雷曼兄弟公司做了一名高级顾问。“老大嫁作商人妇”——并购教父最后也要走这条路。替公司效命的投资银行家是受雇于他人的死士,是冲锋陷阵的雇佣军,是将他人玩弄于股掌之中的交际花。而担任券商的内部顾问则是被包起来的“二奶”。不过,包起来有包起来的好处,这个工作轻松些。做券商比从政强。从政第一天起就必须“嫁人”,从第一天就必须跟人,而且还不作兴改换门庭。否则就会挨骂,被说成是吕布似的三姓小人。
“老大嫁作商人妇”是一个比较好的结果。罗哈廷也是做服务行业的,上年纪后找一家大公司做高级顾问,可以怡然自安。
有思想、有文化的投资银行家
投资银行业务主要是两块:公司上市和并购。而并购业务做得好的投资银行家都是高手。并购业务是块大肥肉,风险小,回报率高。在美国大型并购业务的交易额经常高达上百亿美元。2007年华尔街券商从并购业务中得到的咨询费高达85亿美元。2千万美元的并购咨询费是四舍五入的小数目。大型并购业务中,被收购的公司至少达到收购公司市值的10%,金额至少是二亿五千万美元。2008年通用电器的市值为400亿美元,收购市值4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才算是大业务。至于并购之后企业是否能够成功,券商就不管了——钱到走人,他们早已经扑向下一个目标。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并购曾经是并购史上之最,但已经成为一个失败的典范。当时做这项业务的摩根士丹利和花旗银行后来拉并购生意的时候,也不再吹嘘这项业务了。“相逢开口笑,过后无事样”。并购买业务与阿庆嫂的春来茶馆颇有相似之处。
现在中国公司到海外收购很时髦。背后可能有三种原因:一是企业确有业务方面的战略需要,二是有人好大喜功,三是券商在背后煽风点火,极力怂恿企业搞并购或分拆——并购不成券商也收费。遇到拉扎德公司这样的券商和费利克斯这样的券商老大有什么想法,还确实不好对付,惹不起也躲不起。皮雷里(Pirelli)是意大利的轮胎制造商,拉上法国的轮胎制造商米歇尔林(Michelin),打算以20亿美元收购美国的老牌轮胎制造商费尔斯通(Firestone)。不想此举惹恼了拉扎德公司。米歇尔林曾经是拉扎德公司的大客户,但这次有大交易事先没有与拉扎德公司通气。结果费利克斯亲自操刀上阵,很快说动日本的轮胎制造商普利司通(Bridgestone),由其以26亿美元收购了费尔斯通。
罗哈廷在业内早已很有名气了,做过许多大业务。1986年日本住友银行(Sumitomo)收购高盛股份就是由他操办的。住友银行向高盛投资5亿美元,换得12.5%的股份。但他名满美国是因为帮助纽约市渡过了债务危机。1975年纽约市濒临破产,当时的福特总统反对联邦政府给纽约市出一文钱,态度还很坚决。罗哈廷不畏艰难,赴华盛顿多方游说,终于说服总统援手。
罗哈廷不仅并购事业成功,而且还努力做一个儒商。中国的儒商喜欢舞文弄墨,外国的儒商喜欢谈哲学。高盛前老总鲁宾就喜欢说,他上大学的时候就认识到哲学的重要性。对冲基金大鳄索罗斯希望自己死了以后被人作为哲学家来怀念。哲学是什么?哲学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分辨次要矛盾后抓住主要矛盾。事业成功者如鲁宾、索罗斯,应该是比较懂哲学,至少他们把人这个两脚动物是看透了。罗哈廷略微谦虚一些,只以半个哲学家自居。不过,他写过文章、出过书。1983年他出了一本集子,书名是《经济学和公共融资文集》(Felix,Rohatyn,The Twenty-year Century:Essays on Economics and Public Finance,Random House,1983)。罗哈廷的文章无所不谈,其内容涉及经济、金融、银行和外交。美国的《外交事务》杂志还发表过一篇书评,为罗哈廷的集子评功摆好。《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是份很权威的杂志,在上面发表一篇文章,申请正教授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了。《外交事务》能够发表关于罗哈廷文集的书评,可见其影响力不小。
见血封喉
并购业务做得好的券商大多是人际大师,罗哈廷也不例外,与许多公司首席执行官打得火热,但对手下却非常苛刻,在公司内部是一个独裁者,至少是半个独裁者。他一进办公室,其他小合伙人都赶紧放下手中的活,毕恭毕敬地站起来。有什么办法呢?罗哈廷有这个资本。高盛前首席执行官保尔森说过一句名言:券商20%的人创造了80%的业务。而拉扎德公司80%的业务中,许多是罗哈廷拉来的,他在20%的人的创收中又是高手。
罗哈廷的手下给他取了一个诨名,叫“见血封喉”,意思是说他对手下很刻薄。按《最后的大佬》一书的介绍,见血封喉(upas)原是生长在印度尼西亚的植物,毒性很大,周围寸草木不生。罗哈廷比见血封喉还毒,给他干活卖命的人累死累活,而且整天还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罗哈廷有比较固定的人员为他工作,通常指定一位级别较低的合伙人负责协调工作,尽职调查、算数字、准备介绍材料,还有熬夜加班,这些具体操作层面的工作,都由他去做。而罗哈廷则负责搞定客户的关键人物和董事会成员。罗哈廷下了死命令,不许手下任何人与客户的CEO直接交往,电话联系也不行。一次,客户的首席执行官当众表扬了罗哈廷的一位手下。罗哈廷恼羞成怒,随即将此人打入冷宫,永不启用。
罗哈廷如此薄情寡意,为什么还有人愿意为他干活呢?问题就在于下面的普通工作人员也有活思想。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罗哈廷的手下也是这种活思想,他们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可以像罗哈廷一样风光露脸。但能够做到罗哈廷这个层次的,毕竟是少而又少。准备献身券商事业的人必须做好思想准备。按《最后的大佬》一书作者的介绍,美国的券商行业,也是“一将成名百骨枯”。
雄风不在
罗哈廷是个厉害角色,公司的其他干将也不是善主。《最后的大佬》揭露了券商内部的斗争。领导不仅对外隐瞒情况,领导之间也是相互隐瞒情况,藏着掖着,许多事情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合伙人达蒙·麦克扎卡(Daomon Mezzacappa)每年拿钱1200万美元(20世纪90年代初的事,价值应合今天的一亿美元)。许多合伙人并不清楚这一情况。他们知道麦克扎卡拿钱不少,但以为充其量不过是600万美元。不仅如此,麦克扎卡与公司的协议还规定,拉扎德公司每年3%的收入归麦克扎卡所有,连续三年不变。三年之后如果达不成协议,则每年2%的收入归他,连续五年不变。他们气愤地说麦克扎卡是“双手搂钱,双脚也搂钱”。
持续不断的内耗终于伤了拉扎德公司的元气。罗哈廷从大使的位置上下来后之所以没有回原处主要有他自己的考虑,但拉扎德公司此时也已经雄风不在,开始走下坡路了。除了公司内部的小气候之外,外部的大气候也是变化的原因。美国券商大多是以小本经营开始,拉扎德公司也不例外。拉扎德公司的全名是拉扎德兄弟公司,英文“Lazard Freres & Co.”。拉扎德公司成立之初是一家卖干货的小店。但随着市场的变化,券商不断地演变,不断地发展壮大,20世纪末纷纷上市。拉扎德公司也面临何去何从的问题。当时拉扎德公司的领导班子并不着急。他们认为,高盛这样的庞然大物越多,客户就越需要拉扎德公司这样的精品店来担任财务顾问。不曾想到高盛大搞关联交易,不顾利害冲突,一个交易中同时充当几个角色,发了很多大财。但到底哪个模式好,现在尚无定论。次级债危机之后,美国“一站服务”的大券商模式受到新挑战。
作者柯恩
《最后的大佬》一书的作者威廉·D.柯恩是记者出身,后来又在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工作过17年,先在拉扎德兄弟公司干了6年,后来进JP摩根发展。出于种种原因,券商的雇员一般都不愿自报家世,离开顾主之后一般也是守口如瓶。但柯恩说出了许多秘闻,说不定他原来就是到这个行业来长期卧底的。
柯恩是调查记者出身,嗅觉比较灵敏,善于发现问题和揭露问题。但有其长必有其短。调查记者的缺陷是文笔略差一些。这也是《最后的大佬》一书的缺憾:文字不够洗练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