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文化国学经典解读
勇
『勇,气也。』(《说文解字》)『勇』是在某种信念驱动下,所体现出的一种无所畏惧的行为及精神。指果断、勇敢;孔子把『勇』作为施『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才能成其为勇。勇发乎仁,适乎礼,止乎义。孔子曾多次将勇和智提出来与仁相提并论,『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中庸》),由此可见,对勇的推崇之意。孔子推崇勇,正是因为勇是在仁爱信念的驱使下,所体现出的一种无所畏惧的行为及精神。勇本身所应具有的是仁爱这一道德思想,并符合仁爱的外在表现『礼』,再由人类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中应当遵循之最高原则的『义』来加以节制,这才是儒家所推崇的『勇』。
41
【解读】
《中庸》告知人们调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间关系的“五达道”,而调节这些人际关系靠什么?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就有了三达德。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上下(即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智、仁、勇靠什么来培植呢?靠诚实、善良的品德意识来培植加固。
【原文】
知①、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②也。
——出自《中庸》
【注释】
①知:同“智”。
②达德:通行不变的品德。
【译文】
智、仁、勇是三种天下通行的品德。
42
【解读】
儒家强调儒者之勇的三大标准:发乎仁,适乎礼,止乎义。
发乎仁。勇与仁的关系是,“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勇要以仁为基础,否则就会乱来了。例如,地痞流氓黑社会恐怖组织中,也有很多所谓“勇”者,他们以残害生灵为目的,是不仁不义反道德的。“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论语·泰伯》)
适乎礼。“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仅有卞庄子刺虎之勇还不够,还需用礼乐加以修饰,要接受礼的节制(礼是文物典章制度与社会道德规范的总称),用现代话语来说就是,勇,必须不违反法律和道德。不然,“勇而无礼则乱”(《论语·泰伯》)。
止乎义。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勇如果没有义的约束,对官吏对百姓都有害无益。
【原文】
勇,发乎仁,适乎礼,止乎义。
——出自《论语·宪问》
【译文】
勇,应具有仁爱这一道德思想,并符合礼规范,再由义加以节制。
43
【解读】
子路好勇,故孔子以此教育之。
君子的勇敢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只有一个字,就是“义”。君子只有“义”字当先的勇敢,他才是一种仁义之勇,如果没有这个“义”的话,他会以勇犯乱,以身试法。
孔子的话给我们的启示是:勇敢固然重要,但合乎正义的勇敢才是可取的。
【原文】
子路曰:“君子尚①勇乎?”子曰:“君子义②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出自《论语·阳货》
【注释】
①尚:崇尚。
②义:道义。
【译文】
子路问:“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说:“君子最崇尚的是道义,君子只知道勇敢不讲道义就会作乱,小人只知道勇敢不讲道义就会成为盗贼。”
44
【解读】
荀子认为“勇”可以分为:“狗彘之勇”、“贾盗之勇”、“小人之勇”和“士君子之勇”。“争饮食,无廉耻,不知是非,不辟死伤,不畏众强,恈恈然惟利饮食之见,是狗彘之勇也。为事利,争货财,无辞让,果敢而振,猛贪而戾,恈恈然惟利之见,是贾盗之勇也。轻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这三种勇都是从自己的利害关系出发,并因此危及他人。“士君子之勇”则不然,士君子是儒家的理想人格,具有较强的道德观,在《论语·为政》篇中有千古名句“见义不为,无勇也”,士君子的勇原本就不是为了己身、私利,而是为了正义,为了公利,这才是儒家所推崇的“勇”!
【原文】
义之所在,不倾①于权,不顾其利,举②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③,是士君子之勇也。
——出自《荀子·荣辱》
【注释】
①倾:屈服。
②举:全。
③桡:ráo,屈服。
【译文】
有道义的地方,就不屈服于权势,不顾自己的利益,把整个国家都给他,他也不改变初衷,虽然看重生命,但坚持正义不屈服,这才是士君子的勇敢。